他者与主体
——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之比较

2017-07-12 07:25孙云霏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武汉430074
名作欣赏 2017年6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体

⊙ 孙云霏[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武汉 430074]

他者与主体

——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之比较

⊙ 孙云霏[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武汉 430074]

文学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批评实践都离不开“空间”概念,这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空间转向”有着复杂的关系。本文以他者与主体作为二者的根本不同所在。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呈现出“他者”性质:这是一种双重被建构性,表现为分裂、斗争,以“后现代主义”为哲学根源;而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呈现出“主体”性质:这是一种内在性、建构性,表现为整体感知、移情,以宇宙论、生存论为哲学根源。但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本质上应体现人的自由与和谐,体现文学的情感性与审美性,在进行中西对话、吸收借鉴的同时,也应坚守文学的文学性这一底线,不能将其同化为社会批判的工具。

文学地理学 后现代主义 空间 主体 他者

文学地理学经几十年的发展日益走向成熟,从学科定位、理论建设、方法研究、批评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与成就,但仍存有许多含混及问题有待厘清、界定和进行解决尝试,而且在文学地理学内部就一些问题也很难达成共识,故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仍旧任重道远。而每一次进行比较的过程,就是一次进行自我界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对话交流、吸收借鉴的过程。在比较中,不仅要看到二者相异之所在,厘清、界定相异的内容、表现、本质,同时也要看到放置于比较视域中的双方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的原因,也即二者共同讨论的问题是什么,进行比较后对此问题的深化有无促进。本文以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作为比较双方,以文学性作为出发点与比较点,指出二者的根本不同,即他者与主体之所在。在进行比较后,尝试促进比较双方的对话、借鉴,以及在文学批评领域进行空间问题的深化,同时也要注意坚守文学的文学性,不被同化为政治、社会批判的工具。

一、他者与主体的实质:双重被建构性和内在性、建构性

1.他者的实质:双重被建构性

西方自20世纪70年代始,经历着一次称之为“空间转向”的文化转型。“空间转向”以列斐弗尔1974年发表的《空间的生产》为标志,其理论关注的焦点由“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的生产”;文化理论家菲利普·韦格纳将这种空间和文化理论的联姻称之为“空间批评”,并将其和生态批评、伦理批评、性别批评等并列,称之为是21世纪西方最前沿的批评理论之一。空间批评在现象学、形式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领域均产生出批评话语范式,并出现了一批空间批评的理论家、哲学家:莫里斯·布朗肖、加斯东·巴什拉、米哈依尔·巴赫金、约瑟夫·弗兰克、佛朗哥·莫雷蒂、亨利·列斐伏尔、米歇尔·福柯、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戴维·哈维、爱德华·W·苏贾等。就空间批评的主流来看,空间已非是物质空间、自然空间、背景空间或精神空间,而是一种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历史空间,是被建构的空间;另一方面,生存在空间中的人同样被空间建构着,这种双重被建构体现出一种空间的他者性质,并且这种他者性潜在地强迫主体与它进行认同,参与人的主体建构。

以列斐伏尔、福柯等为代表的早期空间批评者,主要着眼于空间的社会定位。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本身是一种强大的社会生产模式和知识行为,他提出“空间再现”,并指出其与生产关系中的秩序设计与强加相关,即控制空间的建构与知识的生产;福柯则提出了更深层次的空间化了的权力观和知识观,强调空间是特定行使权力运作的工具、“知识空间化”等,为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提供了诸多借鉴。由此可以看出,其强调社会的被构成性,同时生存在社会空间中的人被社会空间构成。而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空间文化研究的转向中,批评家们同样关注景观是被社会文化所建构的,而人同样被以空间呈现的文化所建构着,同时深化至历史的、动态的建构理论:克朗提出了空间的文化定位,使空间批评同文化研究紧密联系;爱德华·索亚提出了“第三空间”理论,是一种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而改变着外观和意义的“复杂关联域”。而近年来索亚、詹姆逊等学者从后现代美学、当代政治、全球化、消费与经济等角度阐述了空间的多维属性,涉猎文化、身份、经济、消费等多个层次,同样在于强调这种空间的双重被建构性。

2.主体的实质:内在性、建构性

相对于空间批评,文学地理学则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地理环境要素对作家的内在性构成和作家有意识地使用地理环境因素进行文学作品的建构。

首先,地理对于作家的影响以一种内在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环境对于作家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情感状态、性情感悟等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不同地域的作家有着不同的性格品性,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则体现为不同的意象选用、发生背景、风格格调等的不同。但在此,地理环境所带来的自然与人文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种内在化的渗透、润泽。不同于空间批评中人的被建构性,在文学地理学中,作家虽然被地理环境所制约,但作家是自然接受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作品中体现出环境的独特性,并转化为独特的文学魅力。作家的个性受环境怎样的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学由于地理构成因素的不同,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创作规律,这也是文学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之一。其次,对于作家来说,地理环境对于自身精神品格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成为作品中必不可少的文学要素,体现着作家的创作目的与创作理想,并与现实中的地理环境相互呼应。“如果我们研究作家在一系列作品中集中展示和建构的自然山水环境,可以说明作家的创作心理问题以及美学建构的问题。”这是一种内在性与建构性,体现出作家能动的主体性,并在作品中运用地理环境要素建构作品。

二、他者与主体的表现:分裂、斗争和整体感知、移情

1.他者的表现:分裂、斗争

空间不同于时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空间是分裂的、碎片化的,而不是整一的。这种分裂首先体现在空间的构成性上。在后现代的空间批评中,空间是由一个个的地理坐标构成的,人生活于外在的、他者性的空间之中,对于空间的感知是分裂的、片段化的,而这种断裂的感受也增加了空间中人对于空间的陌生感,从而使得空间愈发是外在的、他者性的;其次,空间携带的社会意义也是分裂的,空间是多面的、被多重符码化的。如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把空间分为绝对空间、纯粹空间、自然空间、物质空间、精神空间、抽象空间、具体空间、资本主义空间、社会主义空间、差别空间、共享空间、生活空间、男性空间、女性空间、中性空间、有机空间、创造性空间、现实空间等。

由于空间是被一系列社会文化所构成的,或者说空间就是社会文化的空间,是社会文化的展现方式,人生活于空间之中,从而被空间所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空间对人有绝对的决定与控制作用。这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空间被建构起来后,就成为客观存在的,从而独立于主观意图的制约,“空间本身既是一种产物,是由不同范围的社会进程与人类干预形成的,又是一种力量,它要反过来影响、指引和限定人类在世界上的行为与方式的各种可能性。”;第二,空间也可以成为一个斗争场域,抵抗的阶级斗争通过制造出独特、有差异的空间,从而拒绝与既有空间同化。列斐伏尔将空间结构分为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和再现空间,分别对应于空间的实际、构想、感知。而其中“再现空间”作为斗争的空间,打破统治秩序的可能场域。

2.主体的表现:整体感知、移情

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感知对于生存于空间中的人来说是整体性的,并在生存、生活中与自然、地理、风俗、文化密切相关。这与列斐伏尔的“绝对空间”相仿:空间由自然因素构成,并且靠血缘、土地、语言等因素相维系。文学地理学认为,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投射、相互渗透的关系。作家会受到自然地理、山水环境的深刻影响。而在空间中生存、生活的人对于空间也常常回馈以移情的态度,即将自己的情感、情绪投射于生存空间中,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将自己的这种与自然互渗的情感表达到作品中,又体现为作品主人公与其自身环境的相互渗透、主人公对于生活环境的移情姿态,山水地理无不带有人物的性情特点、带有故事的整体氛围。

三、他者与主体的根源:“后现代主义”和宇宙论、生存论

西方后现代的空间批评的哲学根源在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后现代主义”起源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现代主义追求完整性、体系性所带来的法制化、理性化、精神僵化,抹杀了人的情感、意欲和本能,逐渐变成了对人的自由创造和发展的束缚,理性批判、自由创造的“现代性”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而“后现代主义”强调人性的多面性、非理性,而这种批判以一种反传统的解构姿态呈现。杰姆逊说:“我们可以用两个重要特点来界说后现代主义。第一,现代主义原型政治的使命感以革命姿态消解;第二,所有极端现代主义所推崇的东西(如深度、焦虑、恐惧、永恒的感情)都消失殆尽,而被柯尔律治称为想象和被席勒的审美游戏所取代。”于是,传统建立在时间基础上的有序性、线性关系便愈来愈被空间性质的非连续性、分裂等所代替。

文学地理学的哲学根基在于中国传统的宇宙论和生存论。《周易》(《乾卦·象传》)中便有这种宇宙论、生存论的记载,即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文解字》:“乾,上出也。”“乾”表示力量,即发生的动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坤即是一种滋养、补给,为生发后提供生长的养分。乾坤二卦对于宇宙初始生成和不断发展做了说明解释:乾是发生的动因、动力,坤是发展的后续给养、源源不断的补充。人在天地之中生存、生息繁衍,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

后现代的空间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哲学根基不同,所面的时代背景和试图解决的问题不同,虽然都涉及“空间”概念,但二者的“空间”所负载的意义可谓大不相同。

四、结论

后现代的空间批评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不同之一即在他者与主体的身份确认上。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呈现出“他者”性质:实质在于空间的被构建性和空间中生存者的被建构性,在外则表现为空间呈现给人的分裂、片段,以及不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的场域,而它的哲学根基在于“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解构思想;而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呈现出“主体”性质:实质在于地理环境对于人格的整体性浸润、塑造,作家自觉接受这一自然的馈赠并将其转化为作品中的选用意象、环境要素、风格氛围等,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是以宇宙论、生存论的传统为哲学根源的。但作为文学批评的方法,其底线在于分析文学的“文学性”,而不在于分析社会、历史、地理等构成。如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提出以空间作为分析问题的本体,进而透过后现代主义文化去深入分析后现代空间结构及其得以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基础。这便是将文学文本作为社会现象的记录文字加以分析,从而借助文字记录还原社会建构的成因,非探讨文学自身。在此则是空间批评与文学地理学在文学批评上的根本分歧所在。文学地理学要发展、要创新,可以也应当与其他批评方式进行对话,相互借鉴,但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文学地理学批评一定要守住文学的最后“底线”。

①菲利普·韦格纳:《空间批评:批评的地理、空间、场所与文本性》,阎嘉:《文学理论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邹建军:《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第43页。

③Wolfreys J.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137.

④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

⑤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文化批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版,第9页。

作者:孙云霏,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体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何谓“主体间性”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