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摘要:以我国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园林施工;技术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推动了城市规模、人口以及工业水平等方面的发展。生态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和建设的开展也有效提高了该地区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因此,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显得至关重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施工技术,可为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1现阶段我国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状况
1.1设计意图难以被领会
任何工程的施工与建设都需要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密切的沟通合作,让施工人员能够较好地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初衷和意图,并通过施工将其中的内涵和深意充分展示在人们面前,同时,也要保障施工可以最大程度展现设计效果。然而在具体的项目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使得原有的设计意图没有得到领会,设计方针被曲解,导致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要求难以实现,同时,工程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1.2对植物移栽和种植保护不足
植物作为整个生态风景园林的核心所在,是整个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的重心,需要采取周密的计划开展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栽植的保护工作,为整个生态风景园林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然而,实际工作的开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尤其是在开展植物栽植保护工作时,由于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对工作的重视,没有认识到植物移栽的重要性,导致在移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植物损伤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开展,而且因植物损伤所带来的成本浪费问题也加重了园林建设的负担。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2.1优化设计图纸
生态园林工程与其它建设工程项目存在较大的差别,首先,需要考虑整体设计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其次,还需考虑成本问题和观赏性。慎重对待图纸方案的规划,检验和探讨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设计问题延续到施工过程中。在工程实施前,制定完备的图纸设计和验证机制,及时地审查与完善图纸。唯有审核通过的图纸才可以投入使用,而且检验工作需要加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实地考察当地的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结合现场规划建筑设计,保障生态景观工程可以顺利实施。
2.2全面保护施工过程中的植物
生态风景園林工程所需的园林植物需要进行专业的保护,尤其是在运出前,需要按照运输的情况采取措施,减少运输过程中对植物的影响。在植物被挖出到重新栽人的过程中,全程保持根系的湿润,同时,尽量避免来自过热、过冷以及撞击等造成的伤害。除此之外,还需明确标识所运输的各类植物,成包或成捆植物的标签包含对植物数量、种类以及树龄等多方面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植物不能在当天进行栽种时,需要尽量将其保存在阴凉潮湿的位置,也可以暂时进行假植。
2.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土壤处理问题
植物扎根于土壤才得以生存,因此,风景园林土壤质地也需要经过科学地分析和设计。首先,要进行土壤的质量检验,确保其中具有足够的养分可以供植物生长和成活,补足不足的营养成分。其次,还需要施用相应的基肥,并采取消毒、客土等措施。
2.4保障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绿化材料的优质性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除了需要保障施工技术和建筑工艺外,更需要严谨挑选绿化材料。无论是树苗的品质和种类,还是建筑物的铺设材料、所用土方的品质、基础设施的材料等,都要按照严格的标准加以控制。
3结语
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需要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开展,还需要能够彰显出一定的园林建设艺术,使人们感受空气和环境日趋好转的同时,也能受到园林艺术的感染,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因此,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是将施工质量和设计艺术进行有机融合,需在施工图纸、植物、土质等方面加强技术控制,确保园林施工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