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清 王晓艳
摘要:就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科学使用做了重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农药选择;施用技术
1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科学选用
1.1首选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农药有以下类别:①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对害虫具有节制特效,且是平安性极高的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抗药性慢等特点。②现代概念的植物源农药,即对害虫有拒食、驱避、阻碍发育、干扰生殖等特异浸染的植物提取物。③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农药(农用抗生素)和植物源农药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对农田自然天敌安全,害虫也不会产生抗药性。如苏云金杆菌制剂(Bt)、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喷可杀、蓖麻油酸烟碱、绿神花宝等。
1.2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1.2.1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我国已制定了79种农药,在32种(类)农副产品中,197项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IS)的国家标准。在农学安全使用中有一项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即指在作物采收前一定时间内必须停止施药。安全间隔期就是让农药残留量自行降低到安全阈值以下。只要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要求施药,蔬菜等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量就不会超出安全阈值,对食用者是安全的,一般称为“农药残留未超标”。
1.2.2有针对性地选用中等毒性农药。实际上绝大多数农药中毒事故都是由于违背于农药操作规程而发生的。在使用低毒农药无法扑灭暴发性病虫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中等毒性农药,但使用这类农药必须注意2点:一是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程要求施药,不能随便增加药液浓度和施药次数;二是要选择其中毒性相对较低的药剂,如杀虫双、好年丰、巴丹等。
1.2.3严禁选用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两高三致)的化学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1059、3911、氧化乐果、杀虫脒、杀扑磷、六六六、DDT、甲基异柳磷、磷化锌、久效磷、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等。有些农药虽然低毒,但是在土壤和作物中残留时间长,也不宜在蔬菜上使用,如三氯杀螨醇等,其成分分解慢,施药1年后作物中仍有残留。
1.3推广土农药
人工制作无公害土农药用以防治蔬菜病虫害时,不仅成本低、无污染、制作简便,而且对人畜无害,可谓一举多得。
2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科学施用
2.1准确诊断,对症下药
在正确诊断农作物所发生的病虫害基础上,充分了解农药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选用合适的农药类型和剂型。如扑虱灵对白粉虱若虫有特效,而对同类害虫蚜虫却无效;劈蚜雾对桃蚜有特效,对瓜蚜则效果较差;甲霜灵(瑞毒霉)对各种蔬菜霜霉病、疫病等有效,但对白粉病几乎无效。在防治病虫害时,为了降低棚内湿度,可選用烟雾剂或粉尘剂。高温条件下使用硫制剂防治瓜类蔬菜叶螨、白粉病,容易产生药害。
2.2把握关键,适期用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危害规律,严格掌握最佳防治时期,适时用药。对病害要求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控制其发病中心,防止其扩展蔓延,一旦病害年夜量发生和扩展就很难防治;对虫害则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生物农药浸染较慢,使用时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
2.3控制药量,调适浓度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和无公害蔬菜标准中,规定了每种农药在不同蔬菜作物上的用量、用药次数、最大允许残留量,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并且要彻底改变随意加大用药量和喷药次数,多种农药乱混乱配的落后习惯。不同蔬菜种类、品种和生育阶段的耐药性有差异,应根据农药的毒性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合气候、苗情,严格掌握药量,防止蔬菜出现药害和伤害天敌,只要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即可。
2.4科学混配,兼治病虫
采用混合用药技术,达到1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但农药混配要以能保持原药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不产生化学反应并保持良好的物理性状为前提。一般各种中性农药之间可以混配,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以混配,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配。但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它农药(包括碱性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如Bt)不能与杀菌剂及内吸性强的农药混用,以免降低甚至失去药效。采用同化用药体例,达到1次施药节制多种病虫风险的目的。
3结论
在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应广泛开展安全使用农药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科学使用农药的意识和水平。实施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吴堡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