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毅
[提要] 西南喀斯特地区加快城镇发展的需求巨大,但却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的约束,必须探索一条适合该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与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具有内在相容性。西南喀斯特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应是符合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城镇体系协调发展为载体,以生态经济为支撑,以人口城镇化和减少农村贫困重点,按照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的生态城镇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模式;西南喀斯特地区
基金项目:贵州省软科学项目:“贵州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绿色城镇化与精准扶贫联动机制研究”(编号:2016GZ95614);商务部联合基金项目:“贵州绿色开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编号:2015SWBZD1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8日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相容性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既坚持将城镇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决心克服以往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已有研究的总结,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将成为新一轮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二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標;三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四是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要建设好生态文明社会,就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通过上面对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涵的概括,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具有很强的内在相容性。在立意上,都体现了全面、系统、包容的广阔视野。新型城镇化战略并不仅仅考虑城镇自身的经济社会问题,而是以城镇化为动力推动未来中国的全面发展,通过城镇化引领整个中国的产业升级、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不是简单生态环保问题。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人类生态系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包括人与自然相关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生态文明是贯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动力。在目标上,都贯穿着公平、协调、可持续的本质要求。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投入、高能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中都包含了城乡、区域、代际之间在发展机会、资源利用、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平等权利;都包含了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国家绿色、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喀斯特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影响
喀斯特在地貌学上主要指通过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侵蚀作用,在地表形成的各种奇峰、柱石、洼地、谷地、大泉,在地下则发育成各种溶隙、通道、溶洞、暗河等现象的地形区。在生态学含义上,喀斯特又可指那种具有高效的喀斯特剥蚀(溶蚀)、以大气降水的地下排泄为主、脆弱性显著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分布,其中西南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喀斯特地区的独特地貌特征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城镇化产生影响。
首先,土地贫瘠,而且易流失、难恢复。在喀斯特地区,同样条件下土壤层厚度比非碳酸盐岩类岩石土壤层薄、分布面积小,而且具有富钙、营养成分不高的土壤成分特点。溶蚀形成各种孔穴、裂隙又为土壤提供流失通道,造成土壤不易保持。这样的土地资源条件给喀斯特地区的城镇化造成了人口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土地贫瘠使农业产量低下,土壤易流失、难恢复导致农耕开垦后土地石漠化,可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农业能够容纳的人口有限;另一方面城市大规模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更突出。
其次,水资源分布不均,地表大多呈“喀斯特干旱”。喀斯特地区溶蚀作用使得喀斯特水文存在地上、地下两套系统。西南的喀斯特地区虽然气候湿润,降水丰沛,但因岩层漏水,大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造成地表径流不发达,加之土层浅薄、保水力差,更加剧了地表缺水程度,进而造成许多地方的干旱和半干旱。这样的水资源条件使城镇规模扩大过程中面临缺水的风险。
再次,森林资源脆弱。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壤形成困难、水分层较深,对植被的发生和保护具有很大的限制。在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中,森林是维持系统平衡和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森林中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具有良好的吸水功能,形成良好的滞留水层,因而大大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可能。如果森林遭到破坏,就会造成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环境进一步逆向退化,一旦出现石漠化,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城市大规模开发一旦对脆弱的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对于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将造成难以修复的负面影响。
最后,地形条件也在空间上给城镇化造成了制约。喀斯特地区的地形崎岖,以山地为主,平坝、河谷地带所占比重低而且单位面积较小。这不仅限制了城镇的发展规模,而且在城镇范围内往往也会受到山地、坡地对内部空间结构的分割和限制。因此,降低了单个城镇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总之,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崎岖的地形条件,决定了该地区城镇化面临着生态环境承载力低、地域扩张的空间较为有限的制约因素。同时,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原因,目前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在农村还有大量贫困人口和农业剩余人口需要转移;而另一方面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也造就了绚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姿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开发旅游资源,都需要以城镇发展为支点,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可见,加快城镇化在喀斯特地区比其他地区具有更大的需求。
三、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基本模式
面对加快城镇发展的巨大需求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约束条件,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须探寻一种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处于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之中。城市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是系统内外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人流、物流、能流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整体。因此,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应该符合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城镇体系协调发展为载体,以生态经济发展为支撑,以人口城镇化和减少农村贫困为重点,按照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式,實现城乡一体的生态城镇化。
在城镇空间结构方面,要对西南喀斯特地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明确城镇化重点发展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据此制定城镇规模上限,调整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强调各级城镇在规模和功能层级上的分工与协调,形成联通城乡的有序梯度节点。
产业发展方向要与生态环境的约束相适应。第一产业要在保持水土、保护林地、草场的前提下,以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通过农牧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增加效益;第二产业要淘汰造成污染的企业和生产方式,严格执行清洁生产标准,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弥补污染防控成本;大力拓展第三产业,重点是结合喀斯特地区秀美多姿的自然环境优势,围绕“生态产品”的供给做文章,生态产品主要指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提供更好的生态产品不仅可以创造大量服务业岗位,而且可以给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产生很强的联动效应。构建起经济效率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就业带动强的产业体系。
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创建和谐宜居社会作为根本归宿。以新型社区和新型社会组织为载体,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城乡人口有序流动、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和均等的公共服务,生活方式低碳环保,生活条件便利、宜人,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社会阶层基本呈橄榄型分布的包容和谐社会。
主要参考文献:
[1]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
[2]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
[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4]黄英,魏成熙,汪远品,王红.喀斯特区域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25.4.
[5]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
[6]李玉辉.喀斯特的内涵的发展及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岩溶,2000.19.3.
[7]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
[8]李程骅.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