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山
【话题导入】
论据是议论类文章中证实论点的依据,或者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材料,或者是客观的事实材料。恰当地选择,充分地使用好论据,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在论据的选择、使用上,要求必须真实、确凿,要和观点相统一,必须力求典型性,概括性。同学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这方面往往会出现一些失误,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材料要和观点一致
材料和观点不一致,是同学们议论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毛病之一。有些同学在写作时,缺乏对材料具体深入的分析,把一些实质上不能证明观点的材料拿来用,结果使文章出现材料是材料,观点是观点,二者没有逻辑联系的现象。例如有一篇题为《谈自信》的学生作文,中心论点是“自信是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中有这样一段:
世界上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都是具有自信心的人,他们的每一项科学发明或发现,都离不开自信心这个坚实的后盾。欧立希发明六0六,前六百零五次实验都失败了,到了第六百零六次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在六百零五次以前的某一次失败后便失去了实验下去的信心,他将会功亏一篑,造成终身的遗憾。德国物理学家伦琴的研究工作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物理学分支,一八九五年冬,他在研究所进行阴极射线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光,他没有放过这次偶然的发现,证实了“x射线”的存在。他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摘取了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大奖。
这段论述运用了两则材料,第一个材料是恰当的,欧立希能经受住失败的打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里自信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第二则材料就不合适了,伦琴发现“x射线”,虽然含有自信心导向成功的成分,但这个材料的主要指向却应该是:科学发现中许多看似偶然的东西,却都蕴含着必然的因素;或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取决于研究者独特的发现、认识能力;或者是成功不能放弃任何机会等。像这样不能与观点保持一致的材料,再好也不能要。
二、论据要有典型性
说到论据要典型,我们可以联想到韩愈的散文《师说》,在证明“圣人无常师”这个分论点时的举例。作者是以孔子为例,孔子是万世景仰的“至圣先师”,他尚且如此,其他人那就更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了。这就是典型论据的作用,可同学们的作文,道理分析不足,往往只在論据材料的罗列上下功夫,但所列举事实材料又时常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普遍意义,论据虽多,却抓不住本质,说不到点子上,致使论证没有力量。也有的同学注重讲道理,可多放“流弹”,射不中目标,翻来覆去纠缠不清。例如《谈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的片段: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几乎都离不开书这个阶梯。特别是优秀的作品,对人的情操的陶冶,知识的丰富,智慧的启迪,更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的写作,必须有很好的语文水平。茅盾正是有很高的语文水平,才写出了《子夜》这样的优秀作品;鲁迅能写出《呐喊》《彷徨》,如果没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可能吗?另外,人的发展也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都是文言文写的,要读懂它,弄通它,就必须学好语文。
就当今形势来看,我国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相互间的交往中,文字交流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用词造句稍有错误,就会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就是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也一日不可离开语文的,发短信、微博,微信聊天离不开语文,读书看报离不开语文,看电视,语文水平不高,在接受上也是会受影响的。
这两段文字中的论据,如果单从量上说,可以说是够多了,一是优秀作品的写作必须有较高的语文水平,像茅盾写《子夜》,鲁迅写《呐喊》《彷徨》;二是我国古典作品都是文言文,要读懂它,弄通它,就必须有较高的语文水平;三是对外开放的形势需要我们学好语文;四是平时的生活无时无刻离不开语文。可对这些论据稍作分析便会发现这些并不能十分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缺乏深入分析的材料罗列。前三条有着明显的局限性,缺乏普遍意义,第四条尚可以,可又失之狭窄,没有展开。论据虽多,但不够典型,道不出事物的本质,使全文的论证缺乏力度。如果本文的证明从语文是从事各门学科学习的基础,是进行各项工作都无法离开的学科这些角度选择材料、运用材料的话,以上失误就能避免。
三、论据要有概括性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事实论据用的是比较多的。在事实论据的运用中,对事实材料进行叙述时,要力求概括,有时只要把能证明论点的那一部分说清楚就可以,不需要非得有头有尾。可在初学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叙述过详过多的问题,这是个失误,也可能是为了凑字数。有一篇题为《天才与勤奋》的作文就犯了这个毛病。其中,有这样一段:
古今中外的成才者,无一不是靠勤奋努力取得成功的。高尔基就是这样一位典型。他出身寒苦,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里,只上到小学二年级,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终于成为一代文豪。小时候的他读书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在他做学徒期间的一个偶然机会里,他得到了一本书,他是多么想把书尽快读完啊!可师傅根本就不给他看书的时间,白天让他不停地劳动,晚上不给他照明的蜡烛。夜里,他躺在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睡,满脑子想的都是读书、读书,但黑夜里根本就无法看书。突然,他发现室内有点一微弱的光,过去一看,原来是月光照在一口铜锅上的反光。在反光下可以模模糊糊地看清字迹,高尔基十分高兴。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勤奋苦读,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就这样,高尔基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走上了成功之路。
这段文字中,以高尔基勤奋读书的例子来证明勤奋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作者怕交代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怕读者不明白高尔基是怎样勤奋刻苦的,因而进行了极为详尽的叙述,使叙述占了过多的篇幅,这就未免有点喧宾夺主了。出现此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作者没有认识清楚在议论文中举事实的目的在于说理。所以,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对事实论据的叙述一定要力求简明扼要,不要像记叙文中那样详细完整。简洁是议论文例证的基本原则。
四、论据间的关系要协调
论据的安排运用,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使用事实论据,所列举事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可混乱无序。要么按性质的不同分开类别,要么按时间的先后排好顺序,要么按证明观点的主次安排。如果运用的是几个并列的事实材料,那么在叙述的详略上要力求协调;涉及到人物,称谓上也要注意协调一致。在这方面,《崇高的理想》一文,论述“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就一直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纪念”时,有这样一段:
众所周知,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扁鹊深入民间,“周游列国”“随俗为变”,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出身贫苦的黄道婆,她从海南黎族地区回到故乡,把当时海南岛先进的纺织工具和她熟练掌握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家乡的人们。这些人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尊重、怀念。汉代的霍去病,为了国家的强盛,戎马一生。宋代的岳飞,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离妻别母,转战疆场,最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屈死在风波亭中。文天祥,抗击元兵进攻,坚贞不屈,被敌人抓住以后,仍旧临危不屈,和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誓死不投降。清代的林则徐,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腐朽的当权派作斗争,及至充军伊犁,他一点也不灰心,一直没有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而且在那里和群众一道修水利、栽葡萄,为当地人民造福。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他奋斗了四十年……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的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
这段文字论据之间的关系就很协调,虽然列举的事例很多,但是,秩序井然,毫不杂乱。夏禹、李冰父子、扁鹊、黄道婆是大发明家、科学家,属于一类,放在一起;霍去病、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孙中山是人民英雄、民族英雄,属于另一类,放在一起。而且,在列举时,严格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因为每一类中的例子几乎是并列的,所以在叙述时没有过详过细的现象,文章显得整齐协调,几乎形成了两组排比句式,很有气势。
至于人物称谓的协调,是指对所列人物称名字都称名字,称官职都称官职,不能一个这样称,另一个又那样称。如“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总理、刘少奇、朱总司令、邓小平……”这样的称谓就是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