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港宝”

2017-07-10 07:44玄圭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身份上学深圳

玄圭

把孩子生在香港,这曾经是一件令人无比向往和艳羡的事。

但当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开始享受香港的福利时,一切会如想象得那么完美吗?

家有“港宝”,是前途光明,还是未来渺茫?不经历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

为什么要去香港生孩子?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答案。12年(幼儿园到初中)中英文免费义务教育,进入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优先权;去130多个国家免签,移民加拿大、意大利和英国享受宽松政策;全亚洲最高端医疗、福利补贴;父母随子女长期在香港居住和工作的可在60岁后移民香港……当然除了这些,去香港生子,也可以逃避二胎政策尚未放开之际的高额罚款。

从2001年香港《基本法》明确规定:“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中国内地居民在香港所生子女,可以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直到2012年4月,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梁振英叫停赴港生子,整整12年,内地夫妻在香港生下的“港宝”(双非儿童)人数高达20万。而这些孩子中,最小的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那么,因为父母费尽心思而获得“好身份”的孩子,过上了令人向往的生活,享受到香港诸多福利了吗?

2017年2月,记者采访了几个“港宝”家庭后,却发现现实有点儿出人意料……

不后悔生,也不害怕养

2017年2月,一则“女子每天花费225元跨省进京上班”的新闻刷爆网络,但笔者在跟帖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声音。来自深圳的伊然说:“成年人跨省进京上班算什么?深圳至少有5万个‘港宝,最小的只有3岁,每天花费四五个小时,跨境到香港去上学……”

笔者与伊然取得联系,得知她是一位“港宝”妈妈。她8岁的女儿,已经跨境上学近5年。既然如此辛苦,为什么还要去香港上学?伊然说:“孩子生在香港,是香港人,当然要在香港上学!”

今年29岁的伊然是深圳人,高中毕业没多久就结婚了。当初去香港生孩子,是因为身边很多人都去那边生,所以她也一窝蜂地赶时髦。除此之外,还因为她的大姑子嫁到了香港。有大姑子夫妇的帮助,伊然省了不少心思和钱。联系生产医院中介的费用、生产前后租房的费用、去医院的交通费用都省了,只花了在医院生孩子的4万多元。2009年1月,21岁的伊然在香港生下了女儿锦宝。

把孩子生在香港的最大一个好处,是让孩子从小就可以接受香港的教育。从上幼儿园开始,中英文双语教学,直到初中毕业,整整12年,香港孩子都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这是很多如伊然夫妇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不惜花费比内地贵得多的费用,也要去香港生孩子的最重要原因。

2011年夏天,提前一年为女儿物色香港的幼儿园时,伊然才明白,“免费”义务教育对“港宝”来说,可望而不可即。住在深圳,去香港上学的“港宝”,每月需要支付1500元至2500元的校车费用。如果父母自己接送孩子,那么两人交通、过关费用,每个月算下来也不下2000元。

其次,香港幼儿园都是个人创办,学费是其主要经费来源。但之所以说免费,是因为香港政府按照个人家庭收入情况,对6岁以下在香港幼儿园就读的儿童实行学券计划。学券可以直接抵用学费,家庭如实申报个人收入状况,从而领取一定额度的学券。伊然申请的幼儿园,每月收费4500元,她申请到的学券为2500元,所以她还得支付2000元的费用。加上母女俩每天往返于深圳与香港的交通、过关费用,女儿跨境到香港上幼儿园,每月要花费4000元左右。而这些,在深圳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市级幼儿园。

为了解決经济上的紧张,借着送锦宝去香港上幼儿园之便,伊然也开始了香港代购的生活。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后,伊然开始周转于香港各大商场和超市代购。“说得好听点儿是代购,在香港本地人看来,我们就是‘水客。”

代购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伊然每天拖着两只29寸的巨大行李箱,在香港的大街小巷穿梭。曾有一个朋友陪伊然去逛了一天,逛到下午3点她快哭了:“这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儿!这钱我赚不了!”伊然说:“为了孩子,再苦也值得!”

如今锦宝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成绩优秀,说一口流利英语,粤语歌唱得特别棒。和在深圳读书的同龄孩子相比,锦宝更优秀和懂事。大家族聚会,其他孩子玩儿手机,锦宝却抱着一本英文漫画书看得津津有味;不小心碰到别人,她一定说“对不起”;父母给她做饭,她总是会笑着说“感谢”……孩子身上的这些优点,伊然知道都得益于在香港的教育。所以,伊然觉得女儿每天辛苦跨境上学是值得的。

现在,锦宝8岁了。她和妈妈不得不早上5点半就起床,吃完早餐后匆忙跨境去香港上学,下午4点放学后,锦宝会陪妈妈一起购物。饿了,妈妈带她去快餐店吃饭,顺便把当天的家庭作业也完成了。母女俩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回到深圳的家里时,常常已是晚上9点多了。伊然说。她和女儿早就养成了秒睡的本领,有时站在地铁上都能睡着。回到家吃完晚餐,女儿上床睡觉,伊然和丈夫还要打包当日购买的货物,直到快递员取走后才能睡觉。从女儿去香港上学到现在,伊然每天顶多睡5个小时。“女儿基本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其实不太够,但实在抠不出时间来了。”

伊然还不到30岁,但她说不会再要二胎了,和丈夫努力把锦宝培养好,争取让她在香港读完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这样才不辜负她的“香港身份”。而按现在香港高中平均每年10万港元学费算,到锦宝上高中时,每年得多少钱,伊然还供得起吗?加上香港对代购的管理越来越严了,如果万一做不了这一行,靠什么支付女儿将来昂贵的学费?

伊然沉默片刻后说,做代购这么多年,为顾客买过无数奢侈品,但她从来没舍得给自己买过一支超过50元的口红。但这样节省的好处是,她已经攒够了女儿读完初中的钱。至于以后,她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

“要是到时供不起,孩子就回深圳读书呗!”伊然只是随口一说。但对很多“港宝”家庭来说,让孩子能在深圳上学,却是当下最迫切的愿望。

有钱生,没钱养的愧疚与尴尬

“都怪我没本事。”在被问到为何不再让儿子宁宁继续在香港上学,洪智诚摇头叹息。

宁宁是洪智诚的第二个孩子,2007年在香港出生。他坦言去香港生老二,就是为了规避超生罚款。洪智诚说,当时去香港生孩子,从联系中介到选择生产医院,生产前后租房住宿,加起来11万元。当时,深圳对超生家庭的罚款在18万元左右,这样一算,去香港生子当然更划算。但洪智诚万万没想到,省去了超生罚款,后来为孩子花的钱却更多。

决定把老二生在香港时,服装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洪智诚不缺钱。“既然不缺钱,那就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老婆当时39岁了,觉得去香港生更安全。”洪智诚说。儿子出生时,大女儿已经18岁了。

洪智诚让儿子在深圳上完了3年私立幼儿园后,才正式去香港上小学。因为经济条件允许,洪智诚的妻子去香港租房陪读。在深圳福田区某高档小区,洪智诚拥有一套170多平方米的房子。但在香港,他们每月花费8500元,却只能租到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单间。“放一张高低床和一个课桌,就摆不下其他东西了,卫生间是5家人共用的。”洪智诚的妻子说,但比起其他租住铁皮屋的家庭,他们算好的了。

儿子每个月学费2500元,兴趣班3000元,加上房租、生活开支,洪智诚每个月要给香港贡献2.5万港元。与此同时,在澳洲留学的女儿,每年至少要20万元人民币。但洪智诚一度觉得游刃有余。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服装厂开始走下坡路,到2015年下半年彻底倒闭了。好在当时在澳洲留学的女儿已经完成学业,找到了工作。

节省开支的第一步,就是让妻子回到深圳,而宁宁则开始每天早出晚归跨境上学。早上5点半就要起床,晚上6点才能到家,一直住在香港的儿子哪里吃得消?一开始又哭又闹不去上学,到后来不哭了,老师却反映宁宁老是逃课。

这样下去如何是好?思前想后,洪智诚决定把宁宁接回深圳读书。妻子坚决不同意,两人差点儿离婚。

但是回到深圳读书,比登天还难。深圳大多数公立小学不招收香港籍学生,“勉强愿意收的,我又看不上。深圳最好的公立小学也和香港的没法比。”洪智诚说,上不了公立小学,只能选择港人子弟学校或港人办的私立学校。但是这些学校收费昂贵,而且至少要提前一年报名。

怎么办?洪智诚一度想让孩子放弃香港身份。但香港身份一旦获得就是永久性的,根本无法放弃。摆脱不了香港身份,就无法在深圳上户口。洪智诚甚至想让孩子去农村上个户口,这样就能想办法在深圳或老家上学了。妻子依然不同意,还骂他:“有钱生没钱养,拥有双重身份,万一人口普查时查出来怎么办?”

比起身份本身,孩子上学更要紧。好在2017年1月底,洪智诚和妻子达成一致,先把宁宁送到深圳梧桐山某私塾学校上学,包吃包住,每月4000元,这个价位,洪智诚勉强能接受。但是,私塾和香港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完全不一样,转眼开学20天了,宁宁天天哭着要去香港上学。洪智诚觉得很对不起儿子,他后悔当初倚仗“财大气粗”把他生在香港,到后来却捉襟见肘把他带回深圳。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把儿子给毁了。

但是接受采访时,洪智诚说:“他一定会东山再起,挣够钱去香港买房子,让宁宁在香港读完高中、大学,成为真正的香港人!”

在赴港生子的人群中,有少部分是不缺钱的富豪或明星。他们要么在香港买了房子,孩子不用忍受跨境上学之苦;要么孩子就在内地上私立学校,等大一些送出国留学。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只要一个香港身份。但这些人,毕竟是极少数。

一个生在深圳,一个生在香港

39岁的安聍是某名牌大学教育学硕士,比她大两岁的丈夫是深圳某外企中层领导。今年是夫妻俩来到深圳的第10个年头,他们有一对可爱的儿子。大儿子7岁,就读于深圳某公立小学,5岁半的小儿子,就读于香港粉岭某政府幼儿园。

“我们在深圳算收入不错的家庭,住的房子也算高档小区。但是,我们租不起香港的房子,更别说买了。”安聍说。香港最低房价是8万到10万元一平方米,而且非港籍(孩子未成年,只能以父母名义买)要缴纳25%的印花税。当初小儿子出生在香港一家私立医院,前后花费近5万元,儿子出生后有黄疸,如果在生产的医院治疗,至少要花费上万元。热心的主治医生伸手相助,主动为安聆介绍了一家公立医院,还为安聍写了医生信。安聍拿着这封信去医院挂急诊,没花一分钱就治好了孩子的黄疸。“香港医院的急诊科模式就像美剧里的一样,非常有秩序和专业。这让我觉得当初把孩子生在香港是明智的。”安聍说。

孩子在香港出生,拥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可以享受公立医院优质的免费医疗。但后来她才了解到香港的医院采用预约制,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如果孩子生活在深圳,感冒发烧或其他急性病,预约香港的医院,再过海关去治疗,时间上根本来不及。但因为是香港身份,安聍又无法为小儿子在深圳申請医保。所以对生活在深圳的“港宝”来说,深圳和香港两地的医疗福利都享受不到。

小儿子在深圳上了一年幼儿园后,开始了跨境上学。安聍给孩子选择的是坐全程直达校车。每天早上5:55起床,6:25在小区门口坐上校车,香港的时间观念很强,迟到10秒钟都不行,你也不能因为自己有事,托邻居或朋友帮忙接送孩子。而在深圳上学的大儿子,可以比弟弟晚起一个多小时,放学后,他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和小朋友玩。

一个家庭两个孩子,生物钟却完全不同。“但是和哥哥相比,弟弟更有时间概念,尽管只有5岁多,但他能自己吃饭、穿衣,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安聍说,在香港上了一年幼儿园,小儿子性格明显开朗大方了很多。

现在安聍还是觉得把孩子生在香港更好。“早知道就把老大也生在香港了。”这样她就会选择去香港陪读。租房子也好,像朋友一样考香港大学的研究生也罢,总会有办法。在内心深处,安聍还是觉得亏欠大儿子。但是,给了小儿子香港身份却让他辛苦奔波,把大儿子生在深圳却有更多时间陪他。对两个孩子而言,他们更喜欢怎样的方式呢?安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和很多“港宝”家长一样,安聍希望能看到更为灵活的政策,让她能自由选择孩子在深圳还是香港上学。但是她不想让孩子放弃香港身份,她说,深圳的公立幼儿园、小学招收台湾甚至美国籍的孩子,但就是不招收香港籍的孩子。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回到深圳上学,上访甚至打官司。

采访最后,她说:“香港政府福利、学校额外福利,我们都可以不要,只是希望孩子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里,接受相对先进的教育好好长大。我也不希望孩子因为‘港宝身份而受到任何歧视和差别对待。”

安聍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对于“港宝”群体的认同问题,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息过。安聍有一次送孩子去香港上学时,就曾被几个戴口罩的年轻人尾随喊口号。她还知道,儿子所在的班级全部是“港宝”,将近40人,而香港土生土长的孩子的班级,不到20人。

记者就此采访了曾在2016年深圳两会上,提交《将港澳籍学童纳入公办学校教育的提案》的深圳市政协委员陈昳茹,她认为:“港宝”上学难和身份认同是两个最突出的问题,而孩子的教育问题会在家庭和社会上引发负面情绪,最终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她也相信相关政策会尽快出台。

一些慈善组织也在为帮助双非儿童做着努力。2010年,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及深圳市罗湖区妇女委员会合作成立了“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帮助深圳跨境学童和其家庭学习英语、粤语、繁体字,帮助他们了解香港社会。中心负责人王艳冰说:“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没有人放弃他们,他们是天使,不是‘夹心饼干。”

是的,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看起来更为“显赫”的身份认证,还是极其普通却足够欢乐的成长空间?是为了成为“人中之龙凤”,3岁开始就像大人一样在路上奔波,还是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在熟悉的环境和父母身边,无忧无虑地长大?看完上面的几个故事,那些如今还在钻天打洞去香港甚至国外生孩子的父母,或许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文中除陈昳茹、王艳冰外,其他人物皆为化名。)

猜你喜欢
身份上学深圳
当下深圳,魅力何在?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上学啦
跟踪导练(三)(5)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第二届深圳时装周永不止步的时尚舞台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