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舟 张建 王五洲 陈瑞佶 付华 窦乐 李猛
摘要:旨在揭示优质玉米新品种‘皖玉708适宜密度,为品种推广和高产创建提供依据。连续2年在宿州市农科院农试场,按差数7500株/hm2作为一个密度阶梯,45000~90000株/hm2共6个密度处理,分析其产量及相关性状。结果表明:‘皖玉708单位面积产量与密度成抛物线关系,其最高产量在密度为67480株/hm2时获得,到达最高点后继续增密产量减幅较小,呈平滑下降趋势,产量与穗粒数负相关,与千粒重关系不明显;‘皖玉708最佳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在增加种植密度的情况下追施穗肥,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皖玉708;穗粒数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7030042
0引言
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速度逐渐放缓,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提高单产已经成为粮食增产主要途径,粮食总产中高产田块的贡献率为54.1%。玉米是中國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安徽省作为黄淮海生态区南部重要的玉米产出省份,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已达95.10万hm2。
玉米生产是群体生产,合理的增加密度是获得较高单产的关键措施,密度与产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密度增长时,穗粒数等比下降,千粒重呈线性下降趋势。玉米品种存在最适密度,黄淮海地区半紧凑型玉米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为68600株/hm2,密植玉米品种最佳种植密度在9万株/hm2附近,高产玉米产量取决于穗粒数和穗粒重,增加穗粒数是提高穗粒重的关键。随着玉米品种快速更新换代,耐密品种逐渐成为主流,同时各种栽培措施的应用,这些研究结果能否直接适用于安徽省玉米新品种,需要进行试验研究。安徽省玉米新品种‘皖:K708由宿州市农业科学院选育,于201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号:皖玉2012002),近几年在安徽省推广面积较大,笔者通过设置不同密度处理对玉米新品种进行高产栽培实践,研究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皖玉708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探索该品种最适种植密度,为制定该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依据,对提高安徽省玉米单产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本研究田间试验在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朱仙庄镇试验基地进行,2014—2015年两年重复,砂浆黑土土质,有机质含量1.54%。
1.2试验材料
以玉米新品种‘皖玉708进行试验,‘皖玉708种子由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3试验设计
按差数7500株/hm2为一个密度阶梯,设置从45000~90000株/hm2共6个密度处理,2014、2015年2年试验,每个处理5行区,行长6.67m,行距60 cm,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密度为副区),3次重复。
6月中旬人工3粒点播,6月底出苗,田间无缺苗,生育期内管理措施同国家区域试验。
中间3行收获,脱粒后测定鲜重,由PM-8188-A型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折算为14%标准含水量后计产。
1.4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均以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玉米产量及其产量相关因素
2年试验,6个密度处理,重复3次,共18个小区,实收单产9748.4~12122.4 kg/hm2,田间性状统计见表1,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呈下降的趋势,但千粒重下降趋势较为不明显。‘皖玉708产量(y)与千粒重(X1)、单穗粒数(X2)、种植密度(X3)进行多元回归方程见公式(1)。
由表2可见,产量相关各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表现为种植密度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2.2产量和构成相关因素的关系
2.2.1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 在密度范围内,最高单产出现在67500株/hm2的处理。由图1可知,‘皖玉708单位面积产量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回归分析可得拟合方程,见公式(2)。模拟曲线最大产量为11456 kg/hm2,最适密度为67480株/hm2,这与田间试验中67500株/hm2的处理平均产量较为近似(见图1)。
2.2.2产量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关系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皖玉708穗粒数与产量呈曲线关系,拟合方程,见公式(3)。但千粒重与产量关系不显著。
2.3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
2.3.1种植密度对穗粒数的影响玉米新品种‘皖玉708穗粒数与产量呈曲线关系,拟合方程,见公式(4)。穗粒数与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拟合方程,见公式(5)。品种表现出穗粒数与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见图3)。
2.3.2种植密度对千粒重的影响 由图4可见,‘皖玉708千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极显著,呈极显著负相关,拟合方程,见公式(6)。这里75000株/hm2密度下千粒重有一个明显的下降,综合田间数据分析,可能是由于82500株/hm2密度下空杆率明显提高,但75000株/hm2密度下空杆率没有明显提高,造成该处理穗籽粒数较多,从而千粒重偏低。
2.4稳粒数与千粒重的关系
由图5可见,‘皖:K708千粒重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拟合方程,见公式(7)。随着穗粒数的减少,千粒重也随之降低,但千粒重与产量相关不明显,所以随密度的增加,穗粒数的下降是制约产量更重要的因素。
3讨论
产量变化最敏感因素是种植密度,玉米产量与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笔者对玉米新品种‘皖玉708在皖北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皖玉708产量与密度呈极显著二次抛物线关系,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玉米新品种‘皖玉708可在偏低种植密度下利用较高的单穗生产力达到高产,在较高密度下可以通过农艺措施降低空秆率,利用群体生产实现高产。试验期间玉米新品种‘皖玉708随种植密度提高,空杆率和倒伏率有增加的趋势,生产上需要适当关注。
前人研究表明群体密度的增加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措施,但过度强调增密同样会对产量产生负面影响,‘皖玉702是在安徽省审定并进行较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新品种,适时的研究该品种各密度梯度下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对于适宜安徽省气候条件的玉米新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提供数据支撑,为提高安徽省玉米单产具有一定意义。
4结论
(1)通过对玉米新品种‘皖玉708两年的栽培研究,最适种植密度为67480株/hm2,综合农艺性状数据,‘皖玉708大田生产如想获得较高的单产,应将种植密度控制在67500株/hm2左右,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
(2)‘皖玉708其穗粒数与产量均和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虽与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产量相关不显著,因此,在适当增加密度的前提下追施穗期肥,提高穗粒数是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
(3)但本研究仅选在安徽玉米主产区的代表地区宿州市进行,选择地区较少,且只进行了2年试验,安徽省气候条件多变,下一步将开展多年多地区对玉米产量等性状及群体内个体间光合及透光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