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龙江县房产局)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建筑工程施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但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降低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其中,砌体裂缝就是建筑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之一,砌体裂缝的出现影响了砌体的抗震性、耐久性以及整体性,并降低建设质量,是建筑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对砌体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对砌体裂缝进行有效防治。
关键词:砌体裂缝;原因;防治
建筑施工中的砌体结构是指以砌体为制作基础的结构,其结构砌块包括石结构、砖结构、其他材料在内的砌块。砌体裂缝是砌体结构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其余质量问题还包括砌体稳定性、刚度、强度缺陷等。砌体裂缝的存在會对建筑外观造成破坏,还有一定的结构安全问题,严重者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砌体裂缝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要求施工单位探究裂缝产生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砌体结构安全稳定,提高建筑施工整体质量。
1 砌体裂缝产生原因
对砌体结构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砌体裂缝的产生原因一般可总结为两种类型:一是由于砌体稳定性不足或者缺乏承载力造成的裂缝;二是因地基沉降不均匀或者温度发生变化而出现裂缝,这类裂缝是砌体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
1.1 温度变形
1.1.1 受日照以及气温变化影响,不同结构位置和不同材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同时又受到强力的约束,从而产生了较高的温度应力。一般砌体裂缝多见于混凝土结构平屋盖混合结构房,因房顶盖受到较长时间日照,其温度远远高过墙体,并且因为房顶和墙体所用建筑材料不同,有着不同标准的温度膨胀系数,使二者间的变形不一致,出现八字形裂缝。
1.1.2 墙体中混凝土收缩剧烈,经常在现浇雨棚中有较长梁的墙面两端,多为斜裂缝。
1.1.3 环境温度或气温有较大温差。房屋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伸缩缝设置,且房屋长度过长,当出现较大温差时会在房屋内部造成贯穿全屋高度的竖向裂缝。
1.1.4 受地基影响温度产生砖墙变形。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如果在冬季进行砌体结构施工,当同时处于无供暖情形中时,受地基影响使砖墙产生收缩,在窗台以及其下方砌体中有斜向裂缝产生。
1.2 地基沉降不均匀
1.2.1 有较大沉降差。易出现在高度面积较大的砖混结构建筑中,若两端沉降差大于中部时,会出现八字形裂缝,若两端沉降差小于中部,则出现倒八字形裂缝。当一端沉降较大且地基突变,则会产生竖向裂缝。
1.2.2 地基出现局部塌陷。常常出现在古井或者防空洞上方的砌体中,地基的局部塌陷会导致砌体出现斜裂缝。
1.2.3 地基出现冻胀。北方地区的土具有冻胀性,并且由于缺少足够的基础埋深,会使砌体出现竖向裂缝或者斜裂缝。
1.2.4 地基浸水。当地基类型为湿陷性黄土或填土地基时,会因局部浸水产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八字形斜裂缝的产生。
1.2.5 地下水位降低。在有较高地下水位的软性土的地基中,由于周边的工程施工通过人工方式降低了地下水水位,使原有建筑的地基出现附加沉降,砌体出现裂缝,产生斜裂缝。
1.3 砌体干缩裂缝引起的裂缝
施工过程中,将不同出厂日期干密度不同的砌块或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混砌于同一道墙上。造成含水率较高的块体收缩变形较大:反之收缩变形较小,这种不均匀变形会使墙中部产生不规则裂缝。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砌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墙裂缝较内墙严重。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1.4 施工质量低劣
(1)组砌方法不合理,漏放构造钢筋。内外墙不同时砌筑,又不留踏步式接槎,或不放拉结钢筋,导致内外墙连接处产生通长竖向裂缝。(2)砌体中通缝和重缝过多。外墙因集中使用断砖而出现裂缝。(3)脚手架的放置不当。窗间墙留的脚手眼位置不合理而导致砌体开裂。
1.5 其他原因
(1)地震作用。多层砖混结构在强烈地震下产生斜向或交叉形裂缝。(2)机械震动作用。如爆破引起邻近建筑物墙体裂缝。
2 常见裂缝的处理方法
(1)填缝封闭。常用材料有水泥砂浆、树脂砂浆等。这类硬质填缝材料极限拉伸率很低、如砌体尚未稳定,修补后可能再次开裂。(2)表面覆盖。对建筑物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的裂缝,为了美观的目的,可以采用表面覆盖装饰材料,而不封堵裂缝。(3)加筋锚固。砖墙两面开裂时,需在两侧每隔5皮砖剔凿1道长1m(裂缝两侧各0.5m),深50mm的砖缝,埋人钢筋1根,端部弯直钩并嵌人砖墙竖缝,然后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嵌填。(4)灌浆加固。有重力灌浆和压力灌浆两种。当裂缝较细,数量较少,已基本稳定时,可采用灌浆加固方法,灌浆材料一般有纯水泥浆、水泥砂浆、水玻璃砂浆或水泥石灰浆等。对于宽度为3mm左右的裂缝可以灌实,若裂缝宽度>5mm时,可采用水泥砂浆进行灌实。对于水平的通长裂缝,可沿裂缝钻孔,做成销键后再进行灌浆。(5)钢筋水泥夹板墙。墙面裂缝较多,而且裂缝贯穿墙厚时,常在墙体两面增加钢筋(或型钢)网,并用穿墙S型筋拉结固定后,两面涂抹或喷涂水泥砂浆进行加固。(6)外包加固。常用来加固柱,一般有外包角钢和外包钢筋混凝土两类。(7)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常用作加强内外墙联系或提高墙身的承载能力或刚度。(8)整体加固。当裂缝较宽且墙身变形明显,或内外墙拉结不良好,仅用封堵或灌浆等措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这常用加设钢拉杆,有时还设置封闭交圈的钢筋棍凝土或钢腰箍筋进行整体加固。(9)变换结构类型。当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砌体裂缝时,常采用这类方法处理。最常见的是柱承重改为加砌一道墙变为墙承重,或用钢筋混凝土代替砌体等。(10)将裂缝转为伸缩缝。在外墙上出现随环境温度而周期性变化,且较宽的裂缝时,封堵效果往往不佳,有时可将裂缝边缘修直后,作为伸缩缝处理。
结束语
砌体裂缝的产生影响砌体结构质量并对建筑整体质量也有不良作用,还会导致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降低,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重视对砌体结构工程的预防,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砌体裂缝,针对具体问题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晓宁.浅论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
[2]孟辉.砌体裂缝的产生及处理措施[J].砖瓦,201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