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治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的分析

2017-07-10 13:42王楠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0期
关键词:危险性环境治理矿区

王楠

(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摘 要:矿山由于地质条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矿山开采活动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矿山地质环境,从而导致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工作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矿山环境治理作为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稳定性,预防矿山地质灾害的重要工程,对矿山环境治理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的分析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历史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矿山地质灾害相关概述出发,对矿山环境治理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常见技术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矿上环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

引言: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提升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提升,矿山开采呈现规模化发展现象。部分矿山企业为获取高的经济利益,对矿山进行过度。无秩序开采,从而导致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对此,矿山环境治理工程中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优化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矿山环境治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矿山地质灾害相关概述

矿山地质灾害又被称为“矿井地质灾害”、“矿区地质灾害”以及“采矿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在进行矿山开采活动时,由于受工程需求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矿区地质、自然环境、水文条件等发生巨大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矿区资源环境、生存资源以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与危害的灾害[1]。

矿山环境治理是基于矿山地质灾害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用以预防矿山地质灾害,提升矿区地质环境稳定性,保证矿山开采活动稳定与安全实行的重要建设工程。因此,要想实现矿山环境治理的顺利完成与优化发展,对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包括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体危险程度、地质灾害形成原因等)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依据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评估与预测,为矿山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2矿山环境治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

2.1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相关规定可知,在矿山环境治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应注重以下几点技术要求:首先,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需对各项矿业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资源、水文地质环境等;其次,结合矿山类型,合理选用采矿方法,建立采矿工程,并侧重于主体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矿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估;此外,注重矿山建设经济效益,对矿山环境、资源、保护对象、规模等进行全面评估。

2.2地质环境条件危险性评估

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大体可概括内部因素(包括地形、地质结构、岩土层物理性质等)与外部因素(包括地上开凿、低下挖掘、废土堆积等人为因素以及温度、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因此,在对地质灾害危害性进行评估时,应依据建设项目要求以及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度进行危险等级评估,用以明确保护主体,制定治理規划标准。对此,可通过地质勘测对“原有矿山地质灾害程度”、“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震动峰加速度”、“人为破坏活动”、“水文地质条件”、“岩层属性”等地质环境依照不同阶层(复杂、中等、简单)进行划分,制定“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表”,为地质环境治理提供参考数据[2]。

2.3矿山地质灾害范围危险性评估

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立对矿山环境治理实行的准确性、优化性、高效性以及明确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在对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进行确立时,应结合建设项目设计需求,包括矿区用地、采矿流程、工程设施以及地质灾害来源、矿区生活与管理区域、周边居民区以及泥石流、地裂、塌陷等地质灾害可能涉及的区域范围进行确立。例如,在对“露天开采型”矿井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进行确立时,除对泥石流、崩塌、水污染等常见地质灾害影响范围进行确立时,也应注重边坡不稳定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的计算与确立[3]。此外,如果矿区危险性评估边界存在高边坡、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潜在因素时,应将治理评价与治理范围延伸至边界区外一百米以上。

2.4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估

由于矿山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进行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时应对危险性自身危险程度以及存在的差异性、类似性进行全面分析与统计,从中探寻各危险性因素存在的关联性,并根据危险等级制定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例如,根据地貌特征、开采程度、岩层厚度、地面塌陷部位、矿井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水文地质条件、居民分布等情况对危险系数进行划分,用以明确治理目标、防治难度程度以及防治效益,从而制定治理规划与方案,并科学选用主动,如排水、高压注浆、削方等方法;被动,如抗滑桩、竖井桩、回填等方法;以及复合型,如锚拉桩、锚拉墙等防治措施,进行矿山环境治理[4]。

结论:总而言之,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也是核心内容。矿山环境治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的有效应用与创新发展,对明确与掌握矿山地质灾害潜在危险因素,提升地质灾害勘察与治理质量,降低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率,促进矿山企业安全、稳定与可持续生产与运营具有重要促进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彦花,叶国华.基于粗糙集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广西梧州为例[J].灾害学,2015,02:108-114.

[2]蒋剑,郑剑锋,陈雪源.广西资源县某萤石矿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对策[J].山东国土资源,2015,01:50-54.

[3]董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在新能源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以辽宁省某地面光伏发电工程建设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76.

[4]李洪卫.管线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灾害评估——以辽宁省某供气工程建设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5:118.

猜你喜欢
危险性环境治理矿区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