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7-07-10 12:34唐苑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开放参与兴趣

唐苑

摘 要:本文着力探究教师投入情感,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情感;兴趣;参与;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170-01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是启迪灵魂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是否快乐,是否有所收获,都是由教师来调控和掌握的。语文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快乐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注重情感投入

每节语文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教师都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情感传递给学生,向每一个学生展现自己的激情,让孩子拥有深情满满的语文课堂。

1、激发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我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2、注重“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通过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话别的情景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时我用富有激情的导语、过渡语反复咏唱“亲人们深深呼唤‘再见了亲人”这样一咏三叹的方式,将课文中所体现的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表达出来,而且将学生的感情也激发到了高潮,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二、引导学生参与

1、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参与。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学生不能为参与而参与,应让学生明确参与教学活动的目标,要让学生有参与探求的愿望和迫切的心境,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参与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

2、贯穿认知过程,引导参与。教学中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发现”,经历类似科学家那样发现真理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和理解这个过程,并能掌握前人总结的一系列科学方法。教材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关键。学生如能亲自参与重点知识的获取过程,突破难点的教学实践活动,就能使他们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3、抓住反馈信息,引导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加强对反馈信息的控制和调节,指导教学,使教学处在动态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善于捕捉反馈的信息,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听取学生的发言,查看他们的习题,了解问题,启发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知识。

三、创设开放课堂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课堂教学虽已改变了“师授生受”的格局,但传统教学中很多方面仍直接或间接地扼制着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快捷地学好语文,运用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在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把学习语文和学生的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三个联系:即与课外读写活动联系,与火热的生活联系,与其他学科联系。

1、加强课内外结合。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是上课时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将对学习毫无热情;而开放式教学则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事先预习新课、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对新课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人教版第三册)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不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妈妈各自传播种子的特点,还在课前查阅了资料,知道了别的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样,通过课堂组织交流,使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 扩展了视野。

2、加强学生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语文作为一种学问,它通向最广阔的生活领域。我们在向學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将五光十色的生活巧妙地引入课堂。今天的学校处于社会的包围之中,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信息大潮的冲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天地就有多大。

3、加强学科间的融合。《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前言部分已阐述到:应拓宽语文学习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必须做到跨学科的糅合。只要确立“时时可以学语文,处处都要用语文”的理念,语文这潭活水将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各科“农田”。如在学习了《黄山奇石》(人教版第三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想象这些奇石还像什么?并要求学生用水彩笔画一画,再配上一段话。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个个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解放”学生的思维和手脚:课文中涉及到的地名、方位等,课前可让学生查一查;与美术相联系的,可让学生动笔画一画;能陶冶学生情操的,可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在音乐声中加深理解、领悟;能激发学生真情实感的,可让学生写一写。

总之,教师要投入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达交流,自主探究,积极创造一种留有余地、富有人情味、充满创造气氛的语文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开放参与兴趣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