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
鲁迅的当下价值,并不在于他对事物的具体看法。他对一些具体人和事的观感、看法或某些历史性思考,当然会随时代变迁和历史变化而回归于历史之中并受到反思和探讨。他和他同代人间的那些分歧和争议,也因事过情迁而具有了比简单判明是非更为丰富的内涵。但鲁迅开启的为中华民族发展而上下求索的精神,他以“韧性战斗”精神和紧张思索为中国人的未来进行的探索,直到今天都还让人感动。鲁迅逝去80年之后,世界的一切都变化了,中国也由一个积贫积弱、面临多重困境的社会,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全球化消费与生产的关键环节。虽然中国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但我们无疑站在了新平台上,也开始在全球发挥中国的影响力。在此进程中,鲁迅及其同代人为中国的富强所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历史报偿。
鲁迅当时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下始终没有丧失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力”,没有失掉对于中国富强的信心,而是在不同方向上艰苦探求,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予人们感染,召唤人们为民族发展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努力。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至今仍能让人感受到分量和意义。一些人对鲁迅的“反传统”有非议,认为他对传统仅仅否定。但鲁迅在那种特殊环境下对于中国参与世界的坚定信念,其实和他批判的锋芒与反思的力量一样,虽然只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侧面,但却意义和价值巨大。今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肯定和当时的鲁迅有所差异,但正是在他的思考之中,正因有他站在现代的平台上对中国“国民性”进行反思,中国的“现代性”才得以确立。
有了鲁迅的反思和批判,我们今天才有机会寻求对传统更丰富和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才可能在激烈的否定之后,更从容地寻求一种历史“合力”。孔子和鲁迅看起来是差异很大的不同人物,但他们实际上都是中国历史连续性的一部分,都是当代中国所需要的宝贵思想和精神资源。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不同侧面的思考,今天已经处在崭新全球位置的中国才有了在自身发展中把这些方面综合起来的可能性。就是这样,我们从前辈勇敢探求和思考的精神中获取激励,在新时代中通过不断思考,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新的历史平台当然需要新的角度和视野,鲁迅思考和探求的勇气和深度都会不断给予我们启迪。
鲁迅在1908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中有一段极具启发性的论述,这展现了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信念和期许:“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样才能让中华文明“屹然独见于天下”。鲁迅正是从他青年时代开始就抱着对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念来发出他的声音,作出他的思考。鲁迅在他的位置上为现代中国开启了独到的思想空间,而今日中国正是需要这种思想的力量,融会中西古今,通过自身的文化创造,为世界和中国作出贡献。
我们今天尤需思考的是,在全新的历史平台上,我们该如何回应鲁迅的信念与期许?
(选自《环球时报》,有删节)
思路拆分
文章第一段有的放矢,針对鲁迅的当下价值这一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鲁迅开启的为中华民族发展而上下求索的精神,他以“韧性战斗”精神和紧张思索为中国人的未来进行的探索,直到今天都还让人感动。文章第二、三段联系一些人认为鲁迅对传统仅仅否定的看法,抓住人们关心的这一问题,解释鲁迅对于中华文化所持的观点——“鲁迅在那种特殊环境下对于中国参与世界的坚定信念,其实和他批判的锋芒与反思的力量一样”,帮助人们辨清是非,纠正错误。作者辩证说理,实事求是,防止了片面化和绝对化。文章第四段引用鲁迅的话说明鲁迅“对中华文明发展的信念和期许”。
这篇文章采用了叙、析、评相结合的结构,“叙”的部分主要是对鲁迅“对中华文明发展的信念和期许”的介绍,“析”的部分主要是对这一思想进行揭示,“评”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鲁迅在当下仍有其重要价值。整篇文章侧重于“分析”,作者分析时立足于鲁迅的思想在当下的价值,将对鲁迅思想素材的叙述与对其的分析评论融合在一起,值得考生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