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与设计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应对

2017-07-10 11:53王峰宋云龙
价值工程 2017年20期
关键词:勘察问题分析基础

王峰+宋云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十三五规划的全面铺开,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管廊、地铁、长大隧道等不断修建,基建领域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对建筑施工的要求更加严格,做为能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与设计变的特别重要,所以加强岩土工程勘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与设计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将来的工程项目勘察工作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導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urban underground corridors, subways and long-large tunnels has been built. The field of infrastructure ha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more demands o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so the basic technology and desig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projec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o to strengthen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several problems that are prone to the basic technology and desig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hoping to play a certain role in guiding the future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关键词:勘察;基础;设计;问题分析

Key words: survey;foundation;design;proble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0-0023-02

1 勘察基础技术与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施工准备不完善

岩土工程勘察要求:建筑工程在进行勘察之前,必须收集有地形与坐标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尺度、荷载、结构特点、基本形式、基础变形深度的基础资料。有些勘察单位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了减少资金与时间的投入,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充分的收集整理和核对,也没有完全了解业主设计想法,弄清拟建物的工程特性。并且将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的勘察纲要重视程度不够或者直接忽略,导致勘察工作没有规范,不能高效完成或不能满足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失去了纲要的指导意义。

1.2 施工不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与设计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基础,基础作业不完善,施工不规范,对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必然造成严重影响。有些勘察单位,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勘察手段极为老套单一,采用的技术手段保守落后,测试方法的研究,主要原因是勘探设备,该方法使用不当取土器规格、勘探手段的适用性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深入理解缺乏合理性。如CPT设备没有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进行定期校准,普及率不严格控制,甚至只是使用CPT所有可供选择的调查工作;在砾石土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不连续的;在标准贯入试验、不时不删除孔底废土条件等。勘察报告内容的书写也容易出现不规范状况,比如缺乏对勘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资料,使得地基设计某些工序不能正常开展,延误工期。在岩土工程勘察时,往往只关注工程的重点区域,对其他区域的勘察力度不足,频次不够。另外,岩土工程勘察有一定的地区限制,这使地基设计工作的难度增大,不能保证其准确性与合理性,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甚至打断建筑工程施工进展。

1.3 从业人员业务能力不够强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广博的知识面、优秀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严谨的态度。但是目前许多从业者并不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无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整合并加以利用。同时,地基设计人员也缺乏全面的空间分析技巧,个人经验不足,无法有效应对遇到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目标不明确,设计效果脱离实际。如果是岩土工程的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工程理论知识,良好的实践经验,能够分析和判断工程问题才能处理好上述的问题,要想完成岩土工程的勘察,唯一的办法就是有机结合这三种能力和素养。

岩土工程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根据不同的阶段和任务的过程,分为分析、评价和总结三个不同的阶段和步骤,我们可以推断,所积累的经验是理论知识在中国的技术人员。在实践经验的重点使用一些当前的岩土工程项目,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应用,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只有经验与理论的有效结合,最大化两者的效果,只有一个是不科学的。

2 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与设计的分析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

2.1 粉土及粉砂地基承载力问题

对于粉土及粉砂的选择时,要对其粘粒含量是否小于10%的选取深、宽修正系数ηb、ηd,如果修正系数过大,那么粉土修正之后的承载力特征值就将会变得不稳定。正常情况下粉砂的修正值为ηb=2、ηd=3,但饱和、松散稍密的粉砂不选择修正系数。为此,必须根据不同的地方经验,选取合适的深、宽修正系数。

2.2 建筑工程分级问题

同一幢建筑按不同的规范有不同的分级,如一般的七层建筑,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基础设计等级属丙级工程,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二级工程等,不同的建筑分级要根据不同的规范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从而采取不同的设计原则,避免因为分级不清问题,给工程项目的实施和评价带来负面影响。

2.3 基础方案的选择

因根据场地大小、地层情况、该区域成功经验以及勘察数据等进行综合衡量,择优选择,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同时,基础方案的选择应公平公正公开,不应与不正当利益挂钩,严格落实方案选择和审批流程。若设计单位按勘探单位提供的基础方案形式进行设计,责任由勘探及设计双方共同承担;若设计单位自己设计,责任由设计单位自己承担。勘探单位一方面不能受甲方影响或认为设计单位提供的地基基础方案一定行而更改勘探报告的基础方案建议;另一方面勘察单位也不能以自身单位利益的驱动而片面提供本单位具有的桩机类型的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3 岩土工程勘察基础与技术普遍问题的改进方法

3.1 认真筛选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业务水平是影响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完整与正确的基础,是勘察基础与技术工作合理与科学的关键。所以一定要严格筛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加大力度,持续更新勘察设备,不断创新技术手段,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一定要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各项数据的勘察记录,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整理,严格审查,确保地基设计工作能及时有效的开展,另外,我们在学习或者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特别关注该理论知识所传递和表达的更加实质的原理,进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3.2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需要用到的资料、人员调配、工具等一定要准备齐全。在岩土工程勘察前要做好勘察纲要的审查工作,一定要加强对纲要的编写与审查力度,并检查分析评价结果是否有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并及时更正并完善,确保勘察纲要的准确完整。另外,在施工前还要加强对施工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地形多样,气候环境复杂,不同的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要针对地理环境以及地貌差异,选择不同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确保其准确,并进行不同的地基设计,使其科学合理。

3.3 优化勘察设计最佳方案,提升其经济性

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规则的前提下,优化调查方案的要求,提高勘探效率,降低调查成本。因为研究经济的调查手段和最低工作是最合理的能够实现同样调查的目的和任务的方式。所以设计者应从侧面提高相应的单位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只要通过优化的研究,通过比较和优化技术方案,在一定条件下的调查费用,就可以节约效果。例如:“普通桩孔桩的桩端直径达3~5倍,且不小于3m,大直径桩不小于5m要求。如对总体布局60m钻孔勘探方案,根据钻井资料的控制,孔桩的分布应具有较好的桩端持力层且孔桩基础应能满足设计要求,基于一般60m或50m。勘探孔桩的基础上应由项目负责人审查,以此可以节省了大量的工作,实现经济效益。选定的土壤测试项目就成为了经济利润的另一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引起调查人员和技术人员更多的关注。

3.4 重视学习规范、规程

国家标准是强制性的,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调查,评价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求评价、从业人员必须注意的规范、规则的学习和掌握,充分了解规则,以避免如土壤或原位测试数据,一系列的工作量布局问题是不够的,地震分类错误。此外,员工必须认真学习规范、规章和规定。挖掘包含在潜禁令中的潜在信息,禁止,可以,应该,而不是这些词的含义,提升理解的理论水平。

3.5 四新技术在勘测基础技术和设计中的运用

岩土工程深埋地下,地质情况复杂,结构多变,尤其现代建筑结构荷载越来越大,沉降要求越来越严,要全面掌握地底情况,勘察难度较大。为此我们应该考虑应用四新技术去解决问题,掌握国际国内最新的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科研成果,在勘察理论、勘察技术、勘测设备及分析简算方面不断与时俱进。比如尤其是在条件恶劣的地段,我们可采用声波探测仪器激光、GPS定位等技术,提高勘察效率和准确率,还能探查到以往人工难以探查的部位。这样不仅仅可以加快勘察的速度,而且准确率更高,做“无一遗漏”。比如,我们可以进入岩石和土壤样品的日常监测参数的数据库,它是很难获得可靠的参数,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方法和数据分析、比较与计算;对地质不稳定地区,我们可以考虑离心模型、智能化技术,如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岩土采样和土壤界面划分。

4 结语

作为岩土工程方面的一个技术人员,必须要做到有机结合理论与经验,相关操作规范及规程的要求要熟练掌握,进行操作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建筑建设前的第一道“安检”,是对岩土工程基础勘察,而建设项目的周围的环境情况、场地的地质情况以及工程建设岩土的条件,要与工程所在地的施工经验、区域地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以免由于方案选择不当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最终保证工程能在安全中进行建设,保证施工的高效运行。因经验有限,在文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进波.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3).

[2]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彭柏兴.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剖析[J].城市勘测,2004(5).

猜你喜欢
勘察问题分析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矿山地质勘察和勘察灾害防治问题探讨
浅谈推行水利工程勘察(测)监理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