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丹 程 芳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研究
吴 丹 程 芳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急诊抢救室接收的急诊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91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抢救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室中,对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应用,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急诊抢救室;应用
在医院当中,急诊抢救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室,主要是针对危重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转送到其它相应科室进行后续治疗。在急诊抢救室当中,护理服务至关重要,对于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后续治疗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患者急诊抢救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基于此,本文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急诊抢救室接收的急诊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急诊抢救室接收的急诊患者182例,其中男性患者103例,女性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91例,年龄在24~67岁,平均年龄为(40.6±3.4)岁;对照组患者91例,年龄在22~65岁,平均年龄为(39.1±3.5)岁。所有患者均由急诊抢救室进行急诊抢救,所选患者中,不包括合并严重慢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严格进行用药及输液管理,急诊抢救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安排相应科室接诊。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进行护理。①护理人员采取弹性排班制度,减少交接班的次数,以及交接班时间,确保患者随时能够传呼到护理人员[1]。②针对患者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③急诊患者向专业科室的转入,以及进入使用手术室等,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第一时间接受到手术治疗[2]。④在患者转接的过程中,急诊抢救室的护理人员与接诊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交接工作,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等进行详细的告知,同时将患者的病情资料、急诊抢救资料、护理资料等一并转交给转接科室人员。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取自制问卷的方法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在医院当中,急诊抢救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室,在急诊抢救室当中,医生和护理人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任务。护理人员在对急诊抢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一切的护理活动,都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对自身的责任意识、专业素养等进行提升,在护理中做到细致、耐心,避免发生护理差错,从而更好的为急诊抢救工作提供帮助[3]。在急诊抢救室接收的患者当中,通常都具有治疗复杂、病情危重、起病急骤等特点,大多数患者都会存在较大的身心压力,因此会对急诊治疗及治疗后的恢复造成不良的影响。
对此,在急诊抢救室当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使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并对患者的护理要求进行最大限度的满足,帮助患者调节好心态,更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高质量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急诊抢救治疗的成功率,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在急诊抢救室当中,对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应用,相比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全面提升护理质量,让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经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5.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抢救室当中,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方法进行应用,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1]王波,吕东清,张晶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222-224.
[2]陶明,杨华,提凯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9):145-145.
[3]卢晓莉,许湘湘,蒋丽莉等.新型管理模式下急诊抢救室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9):66-67.
[4]马俊杰,巩翠雪.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组织管理及实践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4):44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