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富川上洞村平地瑶民俗音乐文化调查报告

2017-07-10 01:19广西师范大学541004
大众文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平地瑶族出游

方 静 (广西师范大学 541004)

广西富川上洞村平地瑶民俗音乐文化调查报告

方 静 (广西师范大学 541004)

富川平地瑶属盘瑶分化出来的一个支系,经过瑶族先祖的不断迁徙,平地瑶族民开始定居在湘桂边界的山脚、丘岗等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而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平地瑶族群文化逐渐变得多元化。平地瑶民间音乐文化、民俗节日众多,本文主要围绕富川上洞村平地瑶极具民族特色的“朝踏祖公”民俗节日中的音乐文化特征,进行探讨研究,了解这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特征。

平地瑶;民俗文化;音乐特征

广西为全国瑶族主要聚居地,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富川、恭城、都安等地。富川平地瑶属盘瑶分化出来的一个支系,平地瑶民族节日种类丰富,在民俗节日“朝踏祖公”仪式中,包含了当地民间歌曲、舞蹈等内容,民俗节日是扎根于民族本土文化积淀而产生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平地瑶族群的文化特征及民族特色。

一、文化生态环境概况

(一)上洞村生态环境

据民间调查访问,上洞村里一直流传着“千家峒”出走记述与传说,很多瑶族同胞都说他们的先祖是从“千家峒”逃走出来后,几经迁徙才到富川定居的,因此在民族节日中常会出现唱诵“千家峒”历史的部分。上洞村是一个行政村,包括六个自然村,即唐姓大寨村、庙脚村、新村、盘姓背后村、沈姓上门村、下门村,统称上洞村,全村皆为瑶族。

上洞村属喀斯特地形,可耕地面积约1600多亩,多种植玉米、黄豆、高粱、小麦、红薯等农作物,此外,土坡上还种植茶籽树、杉树等,茶油与菜籽油可供食用。到2006年时,该村逐渐发展种植脐橙与药材等,村民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二)宗教信仰

平地瑶的宗教信仰包括祖宗崇拜(如祭祀“盘王”,先祖等)、神灵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山、水、牛、鸟类等)。1宋代以后,道家和佛教相继传入瑶族地区,人为宗教的特点逐渐明显,鸦片战争后,天主教逐渐传入瑶族地区,瑶族宗教信仰日益复杂,解放后,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瑶族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

(三)民俗节日

上洞村平地瑶民间节日众多,几乎每个月都有民俗节日,其中除了与汉族共同有的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本民族节日有盘王节、“砍牛节”、招鸟节、社王节等。节日期间活动包括民间歌曲舞蹈,以娱人、娱祖、娱神。其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为“朝踏祖公”,在仪式中包含大量乐舞与民歌文化,内容富有极强的民族特色。

二、“朝踏祖公”仪式

俗称“还愿”,是瑶族同胞最隆重的节日。但根据采访调查,现今,上洞村平地瑶族民更多将“盘王节”称为“朝跶祖公”,意为还愿、祭祀先祖,祈福安康。“还愿”,时间是不统一的,有三年或五年还愿一次,这俗称“还小愿”;还有十二年、二十四年还愿一次的,俗称“还大愿”。还小愿以村寨小型为主,还大愿则联村联2 。节日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然后宰猪、杀鸡、做糍粑作为节日祭品。还大愿时,由村庄头人组织“祖先”出游队伍(头人、道师、长鼓、芦笙队、抬轿队、撑纛队)游历各村寨,每到一村寨,都设有三牲祭品由村方学士喊祭宣读祭文(其祭文见附录),然后跳长鼓舞,表示虔诚祭祀。在还愿期间,请戏班唱戏作乐,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装参加节日活动,节日时间有三至五天,十天半月不等。

三、仪式内容

(一)参加人员

“朝踏祖公”仪式的参与人员分工十分明确,且各方面的负责人员分配的很恰当,分别有负责仪式大小事项准备安排的头人,是由村里每户人家出一个男性所组成的队伍,头人里又会选出领头人,据村民说头人的管事者,在仪式中的任何决策都是极具权威性的。还有师公,此次仪式是从湖南请来的四位汉族道公,歌娘;在仪式进行中演唱民歌的歌者,舞师;在仪式中跳芦笙长鼓舞,以舞步来愉悦祖先的舞师,仪式中舞师共有六人,两男四女。还有就是在负责出游时的抬轿队,共有18人,皆为男性。在出游途中的旗手,为村民组成,不论年纪大小,襁褓中的婴儿都会抱出来,由其父母亲为他拿旗子,可以感受到当地村民对祖先的崇敬与信仰之情。还有负责整个仪式治安的治安队,共29人,在出游过程中全程维护队伍秩序,解决出游途中的各种状况,这是以往仪式中不曾有的安排,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全体村民的团结,集体感强,与对“跶祖公”仪式的重视。

(二)仪式流程图

三、仪式中的音乐文化特征

在“朝踏祖公”仪式中,平地瑶族民常以民间音乐、舞蹈的表现形式来祭祀祖公,在仪式中,贯穿每一个仪式部分的芦笙长鼓舞,3以芦笙音乐旋律为主体,融合师公的吟唱及作法事器具的铜铃声响,以及大小长鼓、小铜锣打击的节奏声,以无实词意义的号子唱声以加强音乐的节奏,烘托气氛。师公在仪式中所念诵、唱诵的经文旋律,分别有说唱结合、唱诵、念白等表现形式。并且平地瑶当地民歌也融合参与到了仪式活动中,在抬“祖先”出游的仪式中,当地年长的老人家会在出游途中一直演唱“祖宗歌”、“出游歌”等,唱词内容都为叙述、唱颂祖先的事迹,表达瑶民对祖先的崇敬。

(一)芦笙长鼓舞中的号子音乐特征

芦笙长鼓舞的人数通常由4到六人组成,其中芦笙与长鼓的数量为正比,在舞蹈中,常伴有无实词意义的号子吆喝声,极具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

谱例1:

1.调式旋律特征

这首号子为五声调式,旋律起伏较为平缓,音程以跳进、级进为主,最大旋律音程为四度音程,最小音程为一度进行。骨干音阶为“re-mi-sol”,且旋律多次重复出现“re-mi-re”的音列组合,旋律具有重复性,开口音与结束音部分,都是使用无音调旋律的吆喝声。

2.节奏节拍特征

节奏为均分律动型,节奏型以后十六分节奏型为主,其次有附点节拍型、八分音符为一拍及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拍型。节奏较为规整,节拍的强弱变化与舞步节奏相呼应,易于以吆喝号子的节奏带领舞蹈者的舞步节拍。

3.唱词特点

唱词以“吼”这一无旋律音调的衬词开头,整首号子中的唱词皆为“吼、呀、噢、啤”等语气衬词,有利于烘托舞蹈的整体氛围。无固定唱词,皆以舞蹈者在舞蹈中吆喝号子时的即兴发挥,唱词常以语气衬词的重复组合形式表现。

(二)仪式中民歌的音乐特征

在仪式活动中,平地瑶当地民歌“喇咧乡”也参与其中。“喇咧乡”为当地的一种民歌体裁,指唱词是以“喇-咧-乡”为歌曲开头,且在歌曲中以“喇-咧-乡”三个衬词为过渡,演唱语言皆为平地瑶瑶话。在“祖先”出游的途中,每到一个庙堂,当地村民变会开始演唱“出游歌”,以此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神灵与祖先的崇敬。

谱例2:

这首《出游歌》从音乐体裁上看,属于民歌小调。在仪式活动中,村民用于抒发情感、娱乐消遣时所演唱的歌曲。

1.调式旋律特点

全曲为五声调式音阶,主干音为“do-re-sol-la”四个音级。旋律起伏较大,以跳进、级进为主,最大音程旋律为六度,最小音程为二度音程进行,起始音与落音皆为主音“do”,旋律走向变化丰富,自由延长音较多,即兴性较强,旋律中采用了大量的倚音旋律,使整个歌曲的旋律色彩更为丰富。

2.节奏节拍特点

节奏以记谱大致可判断为4/4拍,但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通常会即兴自由发挥,整体节奏型为非均分律动型,以短长型为主。歌曲中有大量加倚音的节奏型,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型为主,其次为后十六分节拍型,节拍自由舒展,表现出了平地瑶民歌节奏舒缓、自由的特点。

3.演唱形式

乐曲通常以2人或2人以上人数合唱,根据“喇咧乡”的音调旋律,即兴编唱不同的唱词内容,演唱地点没有限制。根据演唱场合及歌词内容,进行分类,如:婚嫁时唱的歌曲为“送嫁歌”,在祭祖仪式中所演唱的颂扬祖先事迹的为“祖宗歌”,在祖先“出游”时所演唱的为“出游歌”,唱词内容大致为:游庙游到xx庙,恭请庙神来村里看戏。

四、结语

平地瑶在继承盘瑶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平地瑶族群文化,由此也促进了民俗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一个族群的文化发展,与其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承是息息相关的。在民俗仪式中,常常包含了这个民族最具特色的民间歌曲、舞蹈、历史文化等内容,是最为直接地可以让人们认识,了解一个族群的音乐文化内涵。

[1]引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族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03).

[2]引自盘桂兴编著的《上洞村志》

[3]引自覃爱民著《平地瑶的民间音乐—舞蹈文化探究—以广西贺州富川平地瑶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A],2009(04).

猜你喜欢
平地瑶族出游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高楼万丈平地起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与伙伴一同出游
边走边看
遇到一条蛇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薇coco薇》编辑们的出游心水鞋包推荐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