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出生,就受好奇心的驱使出现了探索的欲望。随着肢体动作的发展和视野的扩大,对事物的关注和探索兴趣也渐浓。在探索中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积累了经验、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科学探索精神、形成了主动思考习惯,终将使今后的学习受益无穷。
天生的小小探索家
孩子一出生,是通过口来探索周围的环境;9个月后能两指对捏,喜欢通过手的抓握、敲打、推拉来认识事物;1岁左右明白客体永久性存在,更热衷于积极的探索。
游戏一 品尝——满嘴找世界
初级 每个都要尝一尝 可主动拿各种食物(水果、蔬菜、各种点心等)让孩子用敏感的舌头舔舔,品尝不同的味道。
晋级 我的小手是玩具 孩子吸吮手时不用紧张,1岁前是口腔敏感期,只有充分满足了,才不至于以后发展成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当他吃手时,只要洗干净手即可,或买牙胶给他咬。
游戏二 操作——我想玩就玩
初级 敲敲打打好过痛 给孩子不锈钢汤匙,让他敲击不同的物体和平面,如敲碗碟、书本、桌子等,让他在敲击中感受不同的声音。
晋级 推推拉拉真有趣 妈妈和孩子一起把小球推到对面爸爸那里,爸爸再推回来,让孩子感受球的运动。还可以在玩具汽车上绑一根绳子,让孩子拉着它跑,体验手没有接触汽车,汽车却还能动的神奇感觉。
游戏三 变化——你去哪儿了
初级 玩藏猫猫找爸妈 在妈妈的脸上蒙块布,掀掉再蒙上,如此反复。爸爸还可以在屁股后面绑个东西当尾巴,用衣服把“尾巴”藏起来,露出来甩几下,再藏起,一定会逗得孩子大笑。
晋级 神奇抽屉变魔术 往空抽屉里放一件玩具,让孩子关上抽屉,“咦,玩具没了!”再拉开,“咦,玩具又有了!”这是让孩子感受物体的消失与出现,初步建立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妈妈提问
宝贝:抱抱
抱抱现在12个月了,一切他看到的东西都要往嘴里咬一咬,有一次我们没注意,他就把积木塞嘴巴里了,这是他在用他的小嘴巴在探索世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需要纠正吗?我有点揪心。专家回答宝宝爱咬东西,可能在口欲期(1岁前)未被满足,导致现在补偿;更多原因是长牙了会痒。可提供牙胶、咬牙棒或苹果块、橘子瓣等让他咬,或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被咬的玩具从他手上换下来;或立即拿个小方盒放到他的下巴下说:“这个玩具就要掉到盒子里睡觉了,123,啪哒,进来了!”并帮助孩子从他嘴里拿下。不要强行阻止其咬物,否则孩子会焦虑,发展成以后咬物、吃手的不良习惯。
蓝盒宝宝BKIDS声光变色龙 第一眼看到这款变色龙,就被它憨态可掬的形象吸引了。这款俏皮可爱的变色龙,可以让宝宝的学习充满无穷的乐趣!它有4种纹理且色彩鲜艳的形状认知与识别,宝宝在玩耍过程中,加入英语单词的匹配记忆,促进其识别能力。高级阶段调色板功能听声配对,MIX成不一样颜色,让宝宝玩得好开心!
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
随着宝宝1岁半之后的能走会说、视野扩大,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更强烈了,想知道这是什么邪是什么。同时,也对物体之间的因果感兴趣,通过探索,初步理解行为与结果的关系。
游戏一 我有好办法
初级 间接取物我聪明 把可以拖(拉)的带绳子的玩具放在离孩子比较远的桌上,也可以在玩具下垫张纸,鼓励孩子去拉纸而不是拿玩具。晋级床下取球办法多当皮球滚到床底下或东西掉到沙发夹缝里时,鼓励孩子自己去取出来。如果不会取,就提示他:“取不到是不是手不够长?不够长怎么办?有没有比手更长的东西?找找看。”找来工具勾出皮球后,再问孩子还有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取皮球,以此锻炼思考能力。
游戏二 玩耍——我不是捣乱
初级 扔扔捡捡不厌烦 有些孩子会反复扔东西玩,妈妈可示范给他看,当他扔的时候,可引导他同一物品用不同力度扔,不同物品用相同力度扔,把物品转换方向扔下去,看看都会是什么结果。
晋级 水中击物溅水花 在洗澡间准备一大盆水,让孩子站远点,往水里用力扔小石头,观察水面如何溅起水花及溅出水花的大小。
游戏三 思考——可以这样做
初级 借用工具装豆子 要求孩子不用手,看会不会找到身边的工具来搬运豆子,比如问他:“怎么把一堆黄豆快速装到罐子里呢?”或把一粒花生米丢在水杯里,要他借用工具把水里的花生拿出来。
晋级 动动脑筋搭积木 孩子玩积木搭建时,尽可能引导孩子思考和尝试,比如问他:“两个桥墩一个桥面,就搭成桥了,那妈妈想要滑梯,怎么搭呢?”看孩子会不会抽掉一块作桥墩的积木或换一块更短的积木。当然,要完成这个任务,前提是孩子见过、玩过滑梯。
妈妈提问
寶贝:小汤圆
儿子1岁半了,最近看到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地上丢,你越是和他说不要丢不要丢,他就越是来劲,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他的这种行为?
专家回答 孩子在探索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扔”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用力扔会怎样?往远了扔会怎样?扔下去有声音,会变换位置,还会扔成好几块,太有意思了,好有成就感!加上有了逆反心理了,所以你的阻止反而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不妨顺势而为,找可以扔的东西让他扔个够,并帮他拾起来,让他继续扔,引领他观察,让他在这个游戏中不断研究、探索和思考。
蓝盒宝宝BKIDS声光学步车 这款声光学步车和一般的学步车造型不同,它更像一辆真正的小车,第一眼就能让宝宝爱上它。更棒的是,这款学步车有多彩的按钮、闪烁的灯光、令人兴奋的声音以及各种各样的纹理,这些都会燃起宝宝内心的好奇感。3合1的功能,可以让宝宝尝试更多的探索,鼓励宝宝站立、走路和运动。
探究事物本质尝试解决问题
2岁以后,宝宝常通过问“为什么”来探索周围世界的因果关系,借助具体的操作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会在操作中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一 思考——爱问“为什么”
初级 我知道“为什么” 孩子3岁左右时很爱问“为什么”,这是求知欲和探索心的表现。妈妈可装傻:“哦,我也在想为什么天上有太阳呢,你说为什么呢?”这是给孩子思考问题的机会。不管孩子回答出什么,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该表扬。
晋级 妈妈老问“为什么” 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大人可以主动问,以便让孩子形成思考的习惯,有助于理解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游戏二 实验——小小科学家
初级 汽车实验可真 多让孩子拿玩具汽车尝试在不同的路面上开,观察有没有留下辙迹,又是怎样的辙迹。还可让孩子观察在斜坡上开和在平面上开又有何不同。让孩子对“阻力”“速度”等概念有个大致了解。晋级水怎么变样了把一杯清水放进冰箱,半小时后取出,让孩子看到结冰的样子,再放在炉上加热,直至变成水,再煮开变成水蒸气。让孩子直观地看到水的三种形态以及是如何变化的。
游戏三 解决——你说怎么办
初级 难题也难不倒我 有意给孩子制造点难题或示弱,让孩子来解决。比如“笔帽怎么套不上笔了呢?你快来帮帮妈妈吧”!
晋级 如果A那就B 和孩子一起玩玩“如果”句式吧。“如果遇到坏人了怎么办?”“如果下雨没带雨伞怎么办?”孩子就会在假设的情景里展开想象,激发思考,努力想办法解决。
妈妈提问
宝贝:米兰
女儿28个月了,她往往对一些事物比较感兴趣,也喜欢尝试着去探索,可是我发现她在探索的过程中一旦受挫就容易发脾气,并且会没了耐心。该如何培养孩子在好奇探索过程中的耐心?
專家回答 孩子的动作能力有限,如手的精细动作不够好,手眼不协调,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不会掩饰情绪,意志力薄弱,遇到难题就会发火,失去耐心。大人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其哭泣,情绪自然流露;多鼓励、支持和安慰,把乐观的态度传递给她,用幽默、轻松的态度看待失败,比如“哈,积木又倒了,它想倒下来睡觉了呢!”“螺丝拧不上去?这么不听话?没关系,再试试!”让她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重新再来就是了。
蓝盒宝宝BKIDS多功能学习桌子 这款多功能学习桌,真是名副其实!不仅可以让宝宝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在积木桌上做造型拼搭,还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单词积木城堡学习英语单词,城堡同时还能播放美妙的音乐。另外,桌面的接口可以跟乐高的接口互通,这也是这款学习桌的亮点之一。积木台下面就是收纳箱,宝宝玩好了还可以自己整理玩具。总之,这就是一款绝佳的寓教于乐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