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董富秋
一、自己动手,优化教具资源
案例:笔者在教授足球的脚背外侧运球时,设计了让学生利用挂图自主学习运球技术,再请部分学生进行示范,然后教师强调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之后学生进行练习的教学环节。但是,笔者学校没有现成的足球脚背外侧运球的技术挂图,笔者通过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也未找到合适的图片。于是,笔者在“爱奇艺”中下载了一个足球脚背外侧运球的教学视频,用抓图工具从视频中获得连续的动作技术图片,并利用“美图秀秀”在图片相应位置输入文字:“支撑腿屈膝缓冲”、“运球脚脚跟抬起”、“脚尖内旋”、“用脚背外侧中后部”、“推拨球的后下部”等。另外,笔者在强调运球技术时,还选取了一只触球部位粘好便利贴的足球鞋作为教具。
效果:学生根据挂图,认真研读动作要领,快乐地做模拟练习,有难度的动作,学生之间依据挂图展开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练积极。
分析:当前,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教具配备情况与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且日常使用的体育器材成人化,导致教学形式单一、乏味,影响了学生学练运动技术的实效和兴趣。课例中,笔者自制切合球类教学实际的挂图,并运用带标记的足球鞋作教具,不仅形象、准确地标明技术重点,而且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足球运球动作顺序,快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运用自制的授课教具,不仅丰富了学生学练足球脚背外侧运球的教学资源,而且倡导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不仅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还要做学生、家长开发教学资源的指导者,大家齐心协力,创作出更多的服务于教学的用具。
二、梯度培训,优化师资资源
案例:笔者学校的教师参加市足球教练员培训时,除了做好培训笔记之外,还对培训内容进行录像、拍照,返校后,及时对学校的7名体育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
效果:通过此种方法,笔者学校的体育教师的足球授课水平和课余训练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分析:外出培训的教师在参加集中培训时,较好地掌握了培训内容,返校后立即梳理材料、整理课件,及时组织校级培训,将专家传授的经验和方法快速辐射传递至在校教师手中,教师们经过消化吸收,灵活融合于教学中,极大地推动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执教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影响较大,因此,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优化师资资源,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农村教师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学校抓住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契机,让体育骨干教师在掌握好培训要领的前提下,组织校级培训,使市级培训活动得以延伸,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得以延续,优化了师资,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
三、家校共育,盘活家庭资源
案例:笔者学校的2名学生家长在大学期间是校排球队成员,技术好,身体素质好。在举办家校联合活动期间,征得2位家长同意,聘请他们为校排球队编外教练员。在每周二和周四的课外活动时间教授学生技术,从排球基本功到排球比赛有条不紊地教授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排球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
效果:经过2年的刻苦训练,校排球男队获得市级排球联赛第3名,女队获得市级排球联赛第1名,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练排球的积极性。
分析:在案例中,学校充分利用学生家长具有的排球专长和示范效应,教授排球基本技术,亲身参与孩子活动,家长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让他们和孩子们一起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孩子共同成长。亲子活动激发了学生学练排球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排球技能。
家长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作为教师应当知道家长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更新理念,充分重视和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和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将潜在的家长资源变成有效的课程资源,弥补学校师资资源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开發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