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强++李木衡++于洪波
引言
永豐优8653是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用永丰A与R8653组配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稻米品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培育优良不育系和恢复系,采用优优结合的配组方式,选育集优质、高产的杂交稻新组合,可以同时满足人们对稻米品质和产量的需求。
1 选育过程
1.1 恢复系R8653的选育
以抗病材料HR865为母本、以“桂99”为父本,杂交后确立育种目标,经历多代筛选,选育出优质多抗恢复系“R8653”。
1.2 不育系永丰A的选育
2002年晚季在湛江以黄壳香选和带弱感光性保持系种质26B(协青早B/博B)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新保持系永丰B,以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与永丰B杂交和连续回交,于2008年育成新不育系永丰A。
1.3 杂交稻新组合永丰优8653的选育
2012年早季在湛江以自选高产、优质籼稻三系不育系永丰A与迟熟、抗病籼稻恢复系R8653测配,育成优质、抗病、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永丰优8653。
2 产量表现
2014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05.13公斤,比对照种博Ⅲ优273增产10.6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475.11公斤,比对照种广8优169增产11.2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晚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72公斤,比广8优169增产6.82%。日产量4.06-4.35公斤。在广东省两年的多点试种中,表现高产、抗病,无论沙田、坭田均表现较好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主要农艺性状
永丰优8653属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6-117天,与对照种博Ⅲ优273相当,比对照种广8优169长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耐寒性中弱。科高103.2-104.5厘米,亩有效穗17.8-18.3万,穗长23.6-24.5厘米,每穗总粒数140-145粒,结实率82.6%-86.6%,千粒重25.0-25.3克。
3.2 稻米品质
永丰优8653粒型细长,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3级,整精米率47.8%-62.5%,垩白粒率16%-25%,垩白度1.5%-2.9%,直链淀粉14.6%-15.6%,胶稠度76-77毫米,长宽比3.3,食味品质分82-83。
3.3 抗病性
2014、2015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抗性鉴定为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74.29%-81.82%,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65.38%-73.68%和92.86%-100%,病圃鉴定叶瘟1.3-4.5级、穗瘟2.0-3.5级;感白叶枯病(Ⅳ型菌7级,Ⅴ型7-9级)。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早造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秧龄25-30天左右;晚造在7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秧龄16-18天。分蘖力中等适当密植,插足基本苗,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插秧每667m2插1.6万科左右,每科插3-4条秧苗,基本苗数在5-6万条之间,有效穗数要求达到18万穗以上。
4.2 平衡水肥管理
一般每hm2施纯氮150-180kg、采用重底早追的原则进行,移栽3-5天后施追肥,氮磷钾比例1∶0.5∶0.8。施肥应达到保穗数,促大穗、增粒数、攻结实、争粒重的效果,提倡多施农家肥。
泥皮水移栽,浅水回青促分蘖,够苗后及时露晒田,中后期水分按干湿交替的原则进行管理。
4.3 病虫害防治
永丰优8653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因此,在白叶枯病多发地区栽培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同时要认真做好田间病虫害调查,结合病虫害测报站的情报,进行病虫害防治。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合理安排抽穗扬花期
在雷州半岛春制把抽穗扬花期安排在4月底至5月上旬,秋制应把抽穗扬花期安排在9月中下旬。
5.2 准确安排播差期
在广东春制种,播差期以叶差为主,第一期父本5.9叶时播母本,一二期父本相隔1.5叶;秋制以时差为主,父本于7月上旬播种,播始期75天左右,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早播15天,一二期父本相隔5天。
5.3 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
永丰A、R8653分蘖力强,应疏播培育多蘖壮秧,冬春制种,父本6.5-7叶期,母本5叶期移植;秋制种,父本6-6.5叶期,母本5叶期移植,父母本均宜插双株。父母本行比以2∶15为宜,插植规格父本宜16.5cm×25cm,母本宜13.5cm×16.5cm,父母本间距30cm,保证母本足够的穗数,培育强大父本,建立高产群体。
5.4 科学喷施“九二○”,提高自交结实率
永丰A对“九二○”反应迟钝,宜在抽穗5%左右进行“九二○”喷施,每hm2 总用量550g左右,分两次喷施,用量根据气温不同适当增减。父本R8653对“九二○”反应敏感,花期相遇时,父母本同时喷施 “九二○”。
5.5 做好隔离措施,严格除杂,确保种子纯度
在制种田四周必须确保安全的空间或时间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杂交种子生产要求不少于200米的空间隔离或不少于25天的花期隔离条件。前作为水稻的田块要严格处理秧田和本田的落田谷和再生禾头;始穗后每天上午在散粉前将杂株除净,确保杂交种子纯度。
*通讯作者:于洪波,(1978.5-),本科,广西大学,农艺师。
作者单位: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