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英文化差异 适时渗透德育

2017-07-08 18:28梅江燕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动物德育

梅江燕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观念不断更新,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学习英语除了能获得语言知识以及交际能力以外,还能充分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英语课堂上结合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异的同时适时渗透德育,能使学生在保持中国美好品德的同时培养出适应国际交流的品质。

一、 了解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收获的重要前提。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正是他们探究揭秘的驱动力。在英语课堂上,抓住引导学生探究的良好时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如抓住时机向学生讲解英语文化背景,比对中国传统文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中国传统节日比对英语国家的重要节日。《新起点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Special Days”中学习了节日词汇,如New Years Day,National Day等。课堂上,让学生将这些节日分成中国节日和西方节日,在小组中分享通过各种方式查阅到的资料,相互介绍这些节日的由来以及当地人庆祝的盛况等。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中国和西方的节日都和国家的文化起源密不可分。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伴随一年的农耕生活应运而生,而西方的节日大多都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这是最大的不同。但也有相同之处,比如中国的中秋节和西方的感恩节就都是人们为了感谢上天的风调雨顺所带来的丰收而进行的庆祝节日。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节日的单词读音与由来,而且了解了不同国家的人如何庆祝不同的节日。

人与人之间的愉快交流是建立在有共同语言的基础上。有时,在英语中一个看似简单的单词,由于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就不再只是了解单词词义那样简单了。

【案例二】颜色词的另一层含义。在英语中颜色词有着很深的意义。例如,red一词,红是一种热烈的颜色,它象征着鲜血、烈火、生命和爱情;代表着勇猛,鼓舞着人的情绪。在我国,红色是火,是吉庆、热情的象征,但在英语国家人的眼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险或暴力,常用来表示“愤怒”。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不能正确理解这样的英文單词。

二、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注重德育的渗透

一是德育的重要意义。《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通过英语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在英语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非常重要。英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与爱国主义情怀,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品质的目的。

二是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地球环境的良好意识。《新起点英语》中,分别在三、五以及六年级学习有关动物的内容。三年级学生学习用简单的话语形容身边小宠物的外貌,在写写、画画、说说的过程中感受小动物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五年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用所学语句描述动物的外貌、生活地点以及爱吃的食物等内容。六年级则是对与科学知识融合性更高的动物种类的有关方面进行表述。无论哪个年级在学习有关动物的内容时,笔者都会在课上展示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告诉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参与到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行动中,尤其是保护世界上的濒危动物,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三是热爱祖国,培养“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豪感是每位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而只有通过对中国真正的了解,才能产生爱的感受。通过六年级上册In China一课,学生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傲立世界之巅。在这一课中虽然学习的是地点、方向以及著名事物等单词,但当在课上展示中国地图时,笔者发现学生好像对它很陌生,甚至对某些省份、地区在中国版图上分布的地理位置都不知道。鉴于此,学生课下对中国各个城市的方位做了进一步了解,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接下来播放的视频中,演示了中国几个著名城市的名胜古迹以及人文文化,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声声惊叹。除了这一课中学习的九个城市外,笔者还鼓励学生介绍一个文中没提到的中国城市,并说一说它的特点。学生将查阅结果以短文的形式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图文并茂,印象深刻。这一单元结束后,学生对祖国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立体,增强了“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四是了解文化,尊重他人。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这一美好品德是不分国籍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对此又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中国就要按照中国传统与人交往沟通,而在英语国家就要遵循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开展交流。中国人讲究尊重老人,关心父母,说话要用敬语“您”等;逢年过节要相互拜访,并带上礼物表示祝福;接待客人要热情,尤其讲究要多“让”,客人推辞时还要再让,以表示主人的真诚。可是很多英语国家在这些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其接人待物的方式也有所区别。西方人无论老幼,只要关系亲密的都是直接称呼名字,如孩子直呼爷爷的名字。对此,我们难以接受,但是他们却认为这是一种平等的表现。过节上门拜访时,他们也会带去礼物,主人会当着客人的面把礼物打开,以表示对礼物的喜爱;吃饭喝水时如果客人说“No, thank you”时,就不会继续“让”,因为他们会认为再继续让就是强人所难,令人难堪。所以,在英语课上教师要告诉学生:“中国人说‘不,谢谢是客气一下,而跟英语国家的人说就会被当真了。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交流方式,这样无论谁都会认为你是个会做事、会说话、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结束语

当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他们就已经成为跨文化的小使者。英语教师在结合教材知识点进行教学的同时介绍不同文化背景,适时渗透德育,以培养学生适应不同文化需求的良好品质。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适当的渗透教育,教育内容不能太空、太大、太抽象,否则不易被理解。即教师要把教育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学有所得,真正理解并掌握,以便于他们能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运用。

总之,要想学好英语,就要了解文化差异,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因为这对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动物德育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哈哈镜
哈哈镜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新目标英语中考总复习文化背景知识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