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苏闽
【摘 要】为了保障企业的长效安全生产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论文在探讨企业生产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安全意识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安全意识的对策,进而增强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实现无事故作业环境,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Abstract】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long-term safety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safety, elaborates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role in safety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the feasible, thus enhancing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accident free work environment,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关键词】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技术创新
【Keywords】 safety awareness; safety management ;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F0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15-02
1 引言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环境、人和物(设备)这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它们组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我们把它叫作安全系统。如果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存在缺陷,都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做好生产安全工作,就必须紧紧围绕安全系统中的这三个因素,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在这三个因素中,环境因素中的安全“意识”是很少有人谈论的一个话题,但这种“意识”环境在加强劳动保护、促进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是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人为”上,个人认为“人为”意识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對生物节律的不良反应敏感所导致的安全意识“窒息”好奇,好冲动、爱出风头等特有的个性特征使人产生的安全逆向思维;人的意识模糊、决策思维失误及知道甚少。
再次是物(设备)的因素,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设备处于正常完好状态,不带病运转,且企业职工严格遵守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就可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生产安全意识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安全意识是人脑对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安全思维的映射,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意识的存在会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即在事故发生之前,及时发现问题,同时采取解决措施、运用行之有效措施进行制止或防范,不能任由事故的发生,再就事论事的进行安全教育。
3 影响职工安全意识的因素分析
在生产工作中,影响职工安全意识的因素主要有学习、教育因素、宣传、奖惩因素、责任义务因素、想象向往因素、心理状态因素五大类。其中凡是经常性地组织工人开展多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和进行安全知识学习的单位都极少发生事故。在事故发生现场以血的事实来教育大家,使所有职工都警钟长鸣,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
责任义务因素是指职工对家庭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对安全意识会产生一定的弱化作用。奖惩因素是行政行为,部分职工存在着不求“有奖”、但求“无罚”的思想。
在承担一项工作后,心理素质高的人,往往考虑较多,通过自己的思维运作,会联想工作的全过程,比如如何更高效地去完成工作,从而获得怎样的效果,工作安全性是否能得到保证等。在经过通盘的研判之后,就会制定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然后开展实施,这样,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做到避免失误。
而心理素质低的人,往往表现出因工作陌生而焦虑,开展工作按部就班,以早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这种工作思想状态的人,必然被动,准备不充分,存在各种问题,导致的最后结果是工作质量无法保证、低标准、体系混乱、危险性大,工作结束后,留下安全生产隐患。
生产安全工作创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应放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上,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尤为重要,“未亡羊、先补牢”,这就是安全管理素养。在现实行动中切实把“安全至上”放在最高位,明确表明“安全第一,质量第二,进度第三”,做到“安全不保证不生产、安全问题不解决不过关”,把生产安全问题当作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4 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五步法
第一,加强安全思想文化建设,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将安全文化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善于开展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简单明了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既有强制性的措施,也要有富有人情味的说服教育。改变那种缺少人情味的片面做法,从系统化的角度来探索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的方法。形成一个相互指导、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安全管理体系,变领导的监督为职工的安全需求,变领导的强制管理为职工的自我管理。
第二,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谨防不健康的心理对安全意识的弱化作用。一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发生事故的频率比较高,特别是那些遭受过打击或挫折,遇有特大喜事的人,更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表现出动作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和蛮干、乱干。单位各级组织要做好职工安全心理状况的跟踪调查与测验,筛选出有不健康心理状况的职工,予以适当的心理干预和辅导,引导其向健康心理转变。同时还应创造各种各样的便利,保护广大職工的身心健康。经常性地开展团体活动,促进人际交流,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生活习惯,并推动其在工作上能有所追求,有所成就,有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机会。
第三,注重家庭的感应效果。让职工家属的叮咛、嘱咐作用渗透到强化安全意识之中。因为身边的人最能够及时掌握职工喜怒哀乐的瞬息万变,可随时“敲敲警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单位的工会组织还可以在职工家访接触中增加安全意识,交流思想动向。
第四,坚持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松懈,督促职工从思想上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针对安全意识淡薄的员工,应加强对其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
第五,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根据职工的年龄、文化水平、岗位的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安全意识的深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不同形式的有效方法,努力使职工对生产安全的认知和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增添新动力,再展新作为。
安全是一种保障,从近处来看,安全是保障企业高速发展的前提,是保住我们职工饭碗的需要,从长远来看,安全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需要。事故就在极为短暂的一瞬间、就在思想麻痹的一刹那、就在制度执行的不严格中悄然发生。
命运是公平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幸福地生活、平安地生产、长长久久的生命,让我们自觉提高安全管理意识,爱岗敬业、遵规守纪,积极履行安全职责,为共同创建和谐的经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清军.国企改制与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D].北京:清华大学,2007.
【2】余钟夫.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