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被公认为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最具开创新和经典意义的一批壁画。被视为中国现代壁画创作的一个高潮。机场壁画在完成之后,就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他在诞生之初就引发了美术界的大讨论。另一方面,机场壁画也成为日后壁画创作的重要范例和借鉴资源。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首都机场的壁画及艺术家作品个案的具体分析,强调艺术家个体的艺术探索成就在现代公共壁画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场壁画;袁运生;张仃
位于北京东郊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始建于1958年,机场主建筑以白色和浅蓝色为主色调。建筑外部造型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巨大海鸥。建筑面积共二十多万平方米,候机楼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候机楼共三层,有贵宾厅、休息厅、中餐厅、西餐厅等十多个厅。
首都机场的壁画是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仃领导下,由四十多位画家、工艺美术家以及壁画专业的部分学生创作绘制的。壁画主要安置在候机楼里,共有七幅大型壁画,还有玻璃画、磨漆画、贝雕画等多件美术作品。壁画总面积将近500平方米。作品从1979年春天开始创作到当年9月26日落成,历时270多天,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壁画创作活动。除了壁画的主要设计者、参与者之外,壁画的完成同时也涵盖了了全国17个省市的40多位美术工作者参与创作,其中包括江西景德镇陶瓷厂、河北邯郸磁州窑厂、北京昌平玻璃厂工艺技术工人的通力合作。
壁画分别安置在候机楼二楼的东、西餐厅和贵宾休息室。二楼的东餐厅有两幅壁画。东墙饰张仃设计的《哪吒闹海》,西墙是由袁运甫设计的《巴山蜀水》。二楼西边有两个餐厅,西北的厅内有两幅壁画,东墙饰袁运生设计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西墙饰由肖惠祥设计的《科学的春天》,西南餐厅的西墙饰祝大年设计的《森林之歌》,而贵宾休息室里的两幅壁画则分别是张国藩设计的《民间舞蹈》,另一幅是权正环、李化吉设计的《白蛇传》。在候机楼二楼过厅东西两面墙分别镶嵌有两件以《祖国各地》为题的玻璃刻画作品,而候机楼各处分别安置数十件绘画、磨漆画、贝雕画、书法作品,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黛色参天》《白孔雀》《南海落霞》《北国风光》等。
作为改革开放时期艺術领域的当头炮,首都机场的壁画可以说是结束了壁画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时代,不仅开启了壁画艺术的新篇章,审美功能得到更大的还原,也从思想上开启了民众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为首都机场壁画的总领导人,张仃先生也是为机场创作了壁画《哪吒闹海》。此画是根据神话小说《封神演义》里的故事创作的。描绘了追求正义、不畏强权的小英雄哪吒的形象。画面采用了中心对称的构图,运用理想主义的装饰性构图将“哪吒出世”、“勇斗恶龙”、“复仇再生”三个部分巧妙安排,作者在造型上着意于方中见圆、圆中有方的表现特色,给人以刚劲、锋利、浑厚之感,将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用壁画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而要说首都机场壁画群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以说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这幅作品不仅艺术表现力强更是当时社会极具争议的代表。袁运生在这幅作品中采用大动势的韵律构图,力图表现傣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善良刚强之美。对发饰、裙布花纹、龙舟、陶罐、鸟蝶等细节都做了认真的描绘,尽量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民族风土人情和民间艺术风格的健康纯真。除此之外,此幅壁画中大胆绘入3个沐浴的傣家女裸体。此画一经展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在那个思想尚未完全解放的时代,公共区域中出现裸体女人的画像可谓是前所未有。作品在绘制初期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曾在裸女的胸部上绘有一道细线,袁运生谎称那是尚未完成的衣服的线条,待作品正式完成后却并没有衣服的影子。一时之间,关于此画是否可以展出在社会各级引起讨论。后来此画经邓小平同志首肯后才得经展出。据当时的海外媒体称,“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壁画群出现后一个多月,首都机场门前的广场上停满了载客前来参观的大巴,人们拥进裸体女人壁画所在的餐厅,迫不及待想看一下是否真的如传言所说,在公共场合出现了裸体艺术,一时之间,全国上下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袁运生的这幅壁画。虽然此画反响空前,但也有一些部门负责人以民族关系的理由加以反对此画的展出,后来争论升温,《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中的三个裸体被披上了一层透明的纱衣。甚至到1982年,此幅壁画前还立起了一堵三合板做的假墙,以此封住裸女画面。直到1990年,机场重新装修的时候此画才得以重见天日。
用现在的眼光看来,裸体艺术不算什么新鲜事物,是大部分民众可以接受也能理解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那个年代甚至更早以前,艺术更多的可以说是服务于政治的,不管是中国古代还是文革时期,壁画都是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途径。荀子有云:“上者不美、不饰,不足以一民”,所以壁画大多都是为了政治需要而创作,个人情怀的表现极为少数。首都机场壁画群的出现,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政治需要更多的也代表了那个时期中国美术界的艺术情怀。《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出现,更是代表了思想上的开放,也代表了中国艺术开始逐步走向自由艺术创作之路。
首都机场壁画群的落成,确确实实的是激励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国内艺术创作争鸣不断,这个时期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创作和理论建设对开拓视野、反思民族文化形态、强调与当代世界同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艺术家们开始用艺术为社会发声、为自己发声。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众文化市场机制下的艺术开始有了商品性,这一时期的壁画创作以不同于机场壁画时期,壁画创作一路开始沉寂。
而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新的机场候机楼投入使用后,原机场壁画所在的老候机楼就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人们不得再见的到那些震动美术界跟乃至全国的壁画作品,甚至连壁画是否还存在都不得知晓。旧首都机场壁画群留给我们的只能是向往跟回忆。不过,单就那个时代而言,旧首都壁画群也算是开启了艺术反映公众精神,突出公众社会意识、代表时代精神的艺术先河,甚至也可以说是为中国现代壁画的发展开创了道路,为现代壁画从理论到实践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从那之后,壁画已不仅仅只是一种绘画方式,而更多的是展示每个作品在艺术追求上的不同个性,这表达了艺术家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经验,也营造出了整个空间中的艺术氛围。
参考文献
1.《袁运生首都机场壁画创作前后》王端阳
2.《从机场壁画看中国现代公共壁画的创作文脉》 吴啸海
3.袁运生《壁画之梦》
作者简介
黄辰(1993-),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设计学(环境艺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