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女生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2017-07-07 02:17刘珍庞淑兰
职业·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攻击性

刘珍?庞淑兰

摘 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职女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中职女生攻击性行为的现状,探究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与中职生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攻击性问卷中文版三种方式,对秦皇岛市三所中等职业院校的中职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秦皇岛市中职女生童年期心理虐待阳性组检出率为38.2%,忽视阳性组检出率为43.7%,心理虐待和忽视组检出率为29.5%;攻击性平均分为63.73,攻击行为处于相对中等偏下水平。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总分及各维度与攻击性均成正相关。结论为中职女生遭受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忽视越多,攻击性水平越高。

关键词:中职女生 心理虐待和忽视 攻击性

近年来,中职学校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引发了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2013年青少年罪犯总数为2655439人,其中未成年人占青少年罪犯的21%;青少年刑事犯罪总人数达到1158609人,占刑事罪犯比重的22%。同时,在对未成年女性犯罪类型的分析中,以性犯罪和暴力犯罪最为突出(占86%),犯罪的手段也从语言威胁发展到暴力殴打甚至持刀伤人,更出现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重伤)等严重的攻击性行为。由此看来,未成年攻击行为引发的暴力事件不再只多发生在男性身上,未成年女性的攻击性行为也值得更深一步的探讨。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许多研究表明,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儿童时期的虐待经历会显著增加攻击行为与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有研究者对受到过情感虐待的幼儿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较从来没有遭受过虐待的幼儿,受虐待儿童表现出对同伴或父母较高水平的攻击行为,且遭受过虐待的儿童表现出的这种侵犯行为会持续贯穿于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

一、调查对象、样本、方法及质量控制

1.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河北省秦皇岛市三所中等职业院校的女生,包括医药卫生、维修制造、学前教育及文学艺术专业。

2.样本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82份,回收率为99.0%,其中有效问卷1758份,有效率为97.6%。

3.研究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攻击性问卷中文版和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进行调查。

4.质量控制

正式调查前对问卷进行统一编号,对调查人员和协助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调查内容、调查目的及意义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填写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问卷,并现场检查问卷的遗漏情况,如有遗漏,现场补全,力求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5.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758名中职女生。其中文科872人(49.6%)、理科886人(50.4%),一年级587人(33.4%)、二年级560人(31.9%)、三年级611人(34.8%),家庭所在地农村1116人(63.5%)、城市392人(22.3%)、城镇250人(14.2%),独生子女476人(16.6%)。家庭经济情况以一般为主,父母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其次为高中和大专及以上。

将童年期心理虐待均分≥1为心理虐待阳性组,童年期心理虐待均分<1为心理虐待阴性组。童年期忽视均分≥1为忽视阳性组,童年期忽视均分<1者归为忽视阴性组。在调查研究对象中,心理虐待阳性组占总人数的38.2%,心理忽视阳性组占总人数的43.7%,心理虐待和忽视阳性占总人数的29.5%。中职女生的攻击性得分最小值为31分,最大值145分,平均分为63.73±19.96分,攻击行为处于相对中等偏下水平。

中职女生心理虐待和经历与攻击性的相关性分析见下表。

表 中职女生心理虐待和经历与攻击性的相关性分析

项 目 身体攻击 言语攻击 愤怒 敌意 自我攻击 攻击总分

心理虐待

总分 0.313** 0.244** 0.259** 0.390** 0.364** 0.375**

责骂 0.291** 0.247** 0.286** 0.399** 0.360** 0.379**

恐吓 0.270** 0.210** 0.241** 0.336** 0.286** 0.323**

干涉 0.260** 0.189** 0.171** 0.297** 0.307** 0.291**

忽视总分 0.308** 0.245** 0.245** 0.318** 0.295** 0.338**

情感忽视 0.291** 0.232** 0.237* 0.317** 0.292** 0.327**

教育忽视 0.279** 0.231** 0.214** 0.270** 0.261** 0.298**

身体/监督忽视 0.227** 0.206** 0.179** 0.219** 0.198** 0.244**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二、调查分析

1.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了秦皇岛市的三所中等职业院校1758名女生进行调查研究,在专业和年级上人数上分布基本达到均衡。生源地大多數为农村,符合我国中职院校的现实情况。在1758人中,16.6%人为独生子女,83.4%不是独生子女,由于多数为农村户口,并不受国家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中职院校的录取分数较低,在校学生成绩较差,也受到父母文化水平的影响。在所调查的女生中,父母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大多数。所以从总体上看,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情况准确,能够较好地反映中职女生的基本情况。

2.中职女生心理虐待与忽视与攻击性现状

本研究显示,心理虐待阳性组占总人数的38.2%,心理忽视阳性组占总人数的43.7%,心理虐待和忽视阳性占总人数的29.5%。从总体情况看,中职女生在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情况达到近三分之一的阳性率。女生的攻击性平均分为63.73分,攻击行为处于相对中等偏下水平。

3.中职女生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攻击性的关系

在相关分析中,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攻击性成正相关,说明中职女生童年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对攻击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中职女生童年期遭受心理虐待和忽视程度越高,攻击性水平越高。国内许多研究中都得出了同样的结果。无论从家庭还是个人角度,心理虐待和忽视都表现出对青少年行为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教育观念以及父母自身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行为方式和性格发展。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相对于成长在一个充满爱关怀的家庭,受到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孩子会产生异常心理图式,影响认知功能,同时造成情绪应激障碍和行为问题。

三、小结

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是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从早期家庭教育的角度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或找到有效的中介因素,为中职女生攻击性行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徐偉.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分析及其预防对策——基于1997-2013年的统计数据[J].青年探索,2015(6).

[2]崔海英.花季之殇:未成年女性犯罪之心理特征和危险因素[J].青年探索,2016(2).

[3]嵇弘.儿童期虐待、情绪调节习惯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4]Emily Crawford, Margaret ODougherty Wright. The Impact of Childhoo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on Interpersonal Schemas and Subsequent Experiences of Relationship Aggression[J].Journal of Emotional Abuse,2007(2).

(作者单位:刘珍,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庞淑兰,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猜你喜欢
攻击性
多措并举,“小霸王”成“小暖男”——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探索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驾驶愤怒与攻击性驾驶行为研究综述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Small Towns Mark The Way Forward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中职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