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萍
(中宁县第十小学,宁夏 中卫 755000)
现有的研究缺乏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关注,而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主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情况,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实现发展,真正领悟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问题在语文学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不能或不会主动产生问题,更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堂自主提问意识和能力迫在眉睫。
一、提问及学生课堂提问的内涵
“提问”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连接教师和学生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师教学的最好起点就是提问,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加强课堂提问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从理论研究角度来说,“课堂提问”依据提问对象的差异,可以分为教师课堂提问和学生课堂提问。“提问”可以定义为“提出问题来问”。《西方教育词典》提出了教师提问和学生组织问题的概念,而王晞等编著的《课堂教学技能》将“课堂提问”定义为“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围绕教學内容,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也是学生围绕学习中的疑问向教师提出问题”。
综合教育者对“课堂提问”的定义界定,笔者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定义如下:学生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依据学习的文本内容,深入探究和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而提出的针对性问的题,这一问题是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学生自主提问实际上是建立在教师“课堂提问”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学习的内容,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疑问,或对于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与能力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生主动提问意识的有效对策
1.分解提问方法
在现代课堂教学改革中,为确保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在问题提问环节,教师就需要将繁杂的问题分为诸多小课题进行分别提问。其作用在于将课程进行分解分级,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调整,以此来实现对课题不同层次问题的逐步改善。
2.激将法形式的提问方式
在现代化教学的过程中,一进不如一退。在日常的课程讲解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再激动,教学也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教学问题,激将法形式的提问方式就可以更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作用是明显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三、提问方式教学的应用展望
随着现代化教学的不断推进,针对农村初中教学的任务不断改良,结合有效的教学机制进行综合性教学方式的改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从现代化教学的应用领域来看,合理的教学方式是有效推动现代教学任务提升的一项主要措施,通过在任务目标上的自我学习培养,实现对不同领域内教学任务的推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改革来说,提问方式的教学改革是一种合理的教学形式。通过行为意识上的刺激,更好地满足学生在个人能力培养过程中自身行为意识的成长。而在应用现代理念进行分析后,也可以得出合理结论: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理念进行质量、目标等多个方面的培养,并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现代教育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现代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对整体教学任务进行合理改革,以此来促进对教学现代化的推进。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逐渐发展,在进行现代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推动学生在不同领域内的自我提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我成长情况,从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出发,保证学生敢于提问,敢于接受提问,为学生提供更加直接的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相应的教育措施的应用,从而实现对现代化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魏琳.小学语文课堂理答现状及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李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运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