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凤
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老家的大宅院中度过的。
那间宅院很大,现在看来,虽然比不上北京的四合院,但在我心中却是相当精致的一件“古董”。那雪白的墙、幽绿的苔草,有种天然的无法言说的协调。宅院中间有片很大的空地,是用水泥浇的,右边有个大花坛,里面种着无花果树和枣树。
那时曾祖父还在,我就是在这里和曾祖父、爷爷奶奶过着自己清闲的“小日子”。那时的我,不像别的“野孩子”,总是在外面疯,疯到夜幕降临时才蓬头垢面地回家。其实,我对于他们的“疯”是心生羡慕的,于是我总是自己一个人在庭院中闹腾。
记忆中那件幸福的事,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那天,我骑着自己的玩具小车,摆动着手臂, 扭动着小身板,在空地上转悠。地面上的坑坑洼洼让我在车上一抖一抖地“颠簸”着,屁股也随着这“韵律”一上一下地被“狠狠”地砸在小车的座板上,可是我丝毫没感到痛,反而觉得有趣极了!于是乎,我便没完没了地一圈又一圈地享受着“飙车”的乐趣。
其时,耄耋之年的曾祖父正坐在藤椅上晒太阳,看着我骑车转圈,便有些“迂腐”地担心我会摔跤。他皱着眉,手中的褐色拐杖用力地戳着地面发出 “笃笃”的声音,稀疏的头发也随着手的抖动而晃动,土黄的脸不知为何变得有些红润,没了牙的他上下两层嘴皮蜷曲在嘴里,口齿含糊不清,可我并不懂曾祖父的“咿咿呀呀”,只当他在自言自语罢了。我两腿蹬车加快了转圈的速度,车轮子摩擦着地面发出“哐哐哐……”的声响,可我并不在意,只是感觉这样刺激极了!车子越转越快,视线中的一切变得模糊,仅留下那一片片色块。曾祖父见我还不停下来,便再次“警告”着我,发出更大更急的“咿咿呀呀”声,但早已玩欢了的我怎还会在意?车继续飞快地转动着……突然,玩具小车发生了侧翻,直接把我摔出车外,狠狠地砸在了地面上。这一下,我被摔蒙了!我好长时间没反应过来,傻了一般躺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儿,针扎般的痛,迅速在全身蔓延开去。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那哭声好像是要把天上的白云撕碎似的,上氣不接下气的,不知道是被痛哭的,还是被吓哭的?
曾祖父蹒跚地挪近我身边,用颤抖的左手摸着我的脸,脸色惨白,褐色的拐杖狠狠地敲打着这个让我“屁股摔成四瓣”的“罪魁祸首”的地面,发出“笃笃”的声音,嘴里还在念叨着什么。泪水铺满脸颊的我,有了曾祖父替我“报仇雪恨”,不由得破涕为笑。
奶奶听闻,急匆匆地小跑出来,叫着“囡囡——囡囡——”,我在泪光中,瞥见奶奶的手里还拿着一根没去头的蒜薹。
现在想想那时真是蛮幸福的,像个小公主一样被他们守护着……
渐渐地,人大了,树老了,岁月走了。可大宅院还在,小公主的幸福还在。
指导老师:莫爱琴
【徐老师评】
作者选取了一件充满童趣的“飙车”事件来表现自己幸福的童年,展现“小公主”被众多长辈呵护的感人场景。开篇以回忆的口吻把时光拉回到童年的大宅院里,接着简要描述大宅院的幽静环境,为下文的活动作铺垫。其后写小孩子的贪玩“飙车”的乐趣,有动作有心理,真实自然。这当然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到此为止,文章就显得浅白。意外的发生,让“幸福”来得更为刻骨铭心。曾祖父的两次警告和用拐杖替我“报仇雪恨”的举动,让这件事变得极富冲击力。这里小作者着重描写曾祖父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抓住特征细致入微,很好地表现出其“护犊之心”,于是一个慈祥可爱的老人形象呼之欲出了。之后奶奶的出场也较为巧妙,由此形成了一个温情的“场”,凸显出小作者童年的“幸福”。文章结尾用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对亲人离去的缅怀之情,含蓄隽永,回扣“幸福”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