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滋味的食物

2017-07-07 21:53柴小君
大学生 2017年6期
关键词:食神白米左宗棠

柴小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曾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等院校交流。

汉学研究风起云涌

哥廷根大学有悠久的汉学研究基础和学术传统,季羡林曾多年在此学习,这些都使得该校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声望。徜徉哥根廷大学在东亚研究中心(Center for Modern East Asian Studies,简称CeMEAS),我发现这里的中国元素明显多于其它元素,就连网页中院系的名称也是用德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书写的。主墙面利用光与影的结合,使得用汉字书写的 “道可道,非常道” 不断幻化出现;办公室的背景墙被各色中国书法、字画等装饰物点缀;布告栏里张贴着用德语与中文双语书写的关于中国研究相关的讲座、社团活动的各种海报。虽说是东亚系,但几乎所有活动都是与中国有关。初来时,我甚至误以为整个东亚中心的办公区都是汉学系的。

停留在“贫穷”和“功夫”

在这里,最吸引我的莫过于FILMZYKLUS,即展映與某一话题相关的电影,然后进行讨论的观影活动。中国的饮食、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农村等题材经常会轮番出现,在电影的选择及海报的制作上也都十分耐人寻味。在2016年~2017年秋季学期的FILMZYKLUS活动中,以“民以食为天”为主题,主办方选择了《舌尖上的中国:自然地馈赠/主食的故事》(中国大陆,2012,A Bite of China :Gifts from Nature /The Story of Staple Foods)、《饮食男女》(中国台湾,1994,Eat Drink Man Woman)、《寻找左宗棠》(美国,2014,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白米炸弹客》(中国台湾,2014The Rice Bomber)、《世界最大的中国餐馆》(英国,2008,the Biggest Chinese Restaurants in the World)、《食神》(中国香港,1996,The God of Cookery)6部电影。

从电影类型来看,主要以纪录片为主。《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好评如潮,内容就不再赘述。《世界最大的中国餐馆》是BBC拍摄的,记录了拥有5000个座位、1000个员工的湖南“西湖楼”的故事。《寻找左宗棠》则是电影制作人Ian Cheney以美国中餐馆招牌菜“左宗棠鸡”为主线的纪录片。透过这道已经美国化的中餐菜和它神秘的制作方式,展现了关于移民、适应和创新的故事。《饮食男女》与《白米炸弹客》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剧情片,特别是后者,改编自2003到2004年之间在台湾发生的“白米炸弹案”(一名出生于彰化农村的“白米炸弹客”因反对开放稻米进口,多次于台北的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放置爆炸物,并曾引发数次爆炸)。

饮食在中国文化里占了很大的比重,从饮食角度洞察中国文化,的确有趣并且具有代表性。西方人从饮食视角出发,想认识“真实”的中国,原本无可厚非,但从他们选取的电影、海报制作所展现的内容中,我却对他们的解读感到不是滋味。

事实上,中国美食类的优秀电影还有许多,比如徐克指导,张国荣主演的《金玉满堂》、刘涛主演的《烟花三月》、黄渤主演的《蛋炒饭》等。而FILMZYKLUS名单中更多的是西方人眼里中国社会问题的片子。比如在“民以食为天”的大标题海报中,中国的美食是一屉外观并不美观的包子配上并不考究的筷子与小碟,与我们印象里装在精美盘中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或是早已烂熟于心、耳熟能详的几道硬菜大相径庭。

活动中的6部电影,最让我意外的是《食神》的入选。但看到周星驰着练功服、腰间系经典中国红丝带,手持炒勺的海报时,我忽又理解了,毕竟功夫是外国人眼中中国文化的又一重要标签。《食神》中,落魄后的主人公正是在少林寺三十六房之一的厨房,学得一身绝世厨艺,自创“黯然销魂饭”,重新夺回食神之位,这种小人物的起起落落,似乎也符合外国人对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下的大众际遇的认识。

责任编辑:曹晓晨

猜你喜欢
食神白米左宗棠
致大海(组诗)
白米青蒿社饭香
爱情没什么逻辑,就看谁追得合你心意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食神练习生
第一道 食神英雄帖
食神大会初赛
食神英雄帖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米垩白米的检测方法
左宗棠挥师定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