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绍华
『古塔昏鸦』名不虚传
文 孙绍华
锦州这个地方历史悠久,名字也很多,几经更改后用锦上之州来概括这个美丽的地方。说锦州城悠久,因为锦州城曾经是春秋时期北燕国的六郡之一。远古时代,锦州这里是退海之地,湖泊多、群山多、森林多、野兽多,气候宜人。锦州城南面的渤海湾里海产品丰富,尤其盛产梭鱼、螃蟹、虾爬子、海蜇。周边海域岛屿秀美,人杰地灵。大凌河、小凌河、女儿河里鱼虾鲜美,土地肥沃,农作物品种繁多。
渤海湾北面是帽儿山,西面是虹螺山,东面是紫荆山,飞禽走兽数不胜数,自然风光奇妙绝伦。尤其是观音洞里的“池塘松雪”一景,更具传奇色彩。
地处三面环山、南临渤海的锦州城素有辽西走廊重镇之称。若将中国地图比作一只报晓雄鸡,那么锦州城正处在咽喉的位置上,是进关连接中原、出关进东北的必经之路。从远古时起,每当盛夏来临,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靠天吃饭的农民都会到海边去游泳,久而久之,锦州市民养成了爱洗海澡的习惯。
到了辽代,锦州城已经发展成为辽西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内集市、商铺、饭店、戏台、妓院很多,城南的女儿河和小凌河绕城而过,既起到了护城的作用,也给锦州城增添了一道靓丽景观。
辽道宗清宁三年,也就是公元1057年,为了收藏皇后所赐的舍利在锦州城建筑了一座古塔。此塔整体用实心砖砌成,密檐式结构。塔身高57米,塔体为8面,每面雕有一尊佛像,3个宝顶和两位飞天翱翔于上。佛像端坐龛中,肋侍肃立龛旁。塔檐共为13层,每层各角都有楠木挑梁,上托檐角,下缀铜铃。塔身镶嵌的金刚、力士、宝盖、花卉细致丰满,栩栩如生,堪称中国古代雕塑之瑰宝。塔顶早在永乐年间被明朝军队用炮火摧毁,塔身砖、梁柱、斗拱也多有脱落,塔座于1933年曾用青砖进行过维修。锦州城古塔体量恢弘,是辽西最高的古代建筑,也是如今京沈铁路线中唯一坐火车能观赏到的辽代古塔,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辽代能建筑这样规模的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听老人讲,当时建塔的工匠们特别伤脑筋,由于还没有发明绑架子的工艺,塔身太高只能采用土屯的方法。整个工程浩大,造型繁杂,虽有能工巧匠如云,但建塔的难度可想而知。
喜欢从平地建塔大概是辽代的一大特点,锦州城古塔就是从平地上建起来的。据说,辽代在所辖区域共建了40多座塔,在山上建塔却为数不多。要在锦州城内建筑57米高的塔,就是说建塔时的土方也要囤积57米高。聪明的辽代人分工明确,匠人们一层一层的筑塔,力工们一层一层的屯土。塔封顶后,从远处望去仿佛就是一座新形成的土山。要不是身临其境,根本不会想象得到土山里竟然会蕴藏着一座57米高的塔。塔建好后,在监工们的指挥下,力工们用土篮子、柳条筐从塔顶开始一点点把囤积的土运走。经过夜以继日的劳作,这座工程浩大、投入巨资、工期超长、雄伟壮观的古塔呈现在了锦州城的西南端。
据考证,锦州城古塔是辽西一带塔体最高、塔形最繁杂、工艺水平最高、耗时最长、外观最壮观的砖塔。由于锦州城古塔地理位置十分显赫,所以成为锦州城的明显标志。这座古塔建成不久,野鸽子和乌鸦发现了栖身的好去处,白天它们四处觅食,晚上成群结队飞回塔体栖身。由于野鸽子和乌鸦太多,没有抢到位子的只好围着塔身转圈飞,发出的叫声能传遍半个锦州城。
每当夕阳西落,无数的鸟汇集在塔身周围,形成一个奇妙的景观,引来很多人前来观赏,古塔昏鸦便成了锦州城八景之一。当下,古塔昏鸦美景还在,只是野鸽子和乌鸦没有以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