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侨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持续农业·
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
黎 侨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目的]通过探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试图找出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出路,以期为可持续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递进法,分析发展低碳农业的背景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挖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为之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发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农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差异明显及农业技术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由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带来的生产无视生态、分散经营无视集约经营等所致。[结论]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为此应着重加强农村建设,培养农村服务人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经营化等。
低碳农业经济 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能源消耗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1],因此探索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2]。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缓解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阎元礼[3]研究提出低碳经济时代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机生态农业等是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低碳农业发展的体制创新,治理保护环境、统筹发展经济,以保障低碳农业的持续发展[4]。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粗放,能源利用率较低,为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基于此,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试图找到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出路,以期为可持续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为应对气候变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我国为此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即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农业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产业,农业生产与土壤、水体、气体等自然因素相辅相成,高碳的投入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水资源枯竭、食品安全性降低、温室气体增加及面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5~6]。发展低碳经济,农业生产系统责无旁贷。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生物固碳、开发生物质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等举措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维护农业经济与生态经济平衡关系均将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低碳农业应突出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产品开发、发展生态经济,应突出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固碳减排,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同时降低农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因此,农业经济发展不应单纯以追求生产效益为最终目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7]。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指出,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由此可见,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线。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8]。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开始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现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我国农业产出与消耗和发达国家相比[9],具体见表1,人均耕地面积发达国家是我国的2.5倍,万元GDP用水量仅为我国的0.037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高出我国2倍。综上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表1 中外农业产出与消耗对比
农业指标(单位)中国发达国家人均耕地面积(hm2)0.0860.22单产水稻(kg)420495农业科技贡献率(%)5280以上万元GDP用水量(m3)3991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30-4080以上
2.1 农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但国家的环保教育和宣传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化肥的施用,在带来高产的同时,土壤、地下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产品农残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且农业生产后的秸秆焚烧,不仅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还严重破坏空气质量。
2.2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我国西部地区交通、水电和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与机械智能化生产相差甚远。许多水利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容易造成旱涝,致使农业抗灾能力减弱,严重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部分山区蓄水能力弱、排灌设施欠缺,影响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
2.3 农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自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指出调整经济作物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以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不断完善,农业结构得到优化。但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不突出,导致农牧结合不紧、种养循环不畅、市场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仍存在。且在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同时,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成本与效益及生产与环境等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久发展,我国农业结构进入全面升级的关键时期。
2.4 农村经济差异明显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农村经济存在很大差异。如我国东部地区,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农民收入可观。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国家改革政策迟缓,农业难以进一步发展,以至于我国东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从《中国统计年鉴》来看,东部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几乎每年是西部地区的2倍甚至更多。
2.5 农业技术型人才缺乏
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缺失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统筹推进农村实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但由于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年轻农民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老弱妇幼或教育程度较低的青少年不能正常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内在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富裕的农民以股份制的形式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外援与内在有机结合,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10]。水利设施改造、道路建设、新能源开发及机械智能信息化是实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强化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力度,确保发挥最大且持续化的经济效益。
3.2 提高农民低碳环保意识,强化农村环保观念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低碳农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农民自身,提高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将低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在农村营造浓厚的环境法制氛围,使农民从思想上理解低碳环保与他们自身利益密切相关,要想改变农村,发展农村,必须拥有低碳环保意识。只有农民低碳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才会更加重视环保,进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收入,调动农民在低碳环保方面的积极性,使得农村环保观念得以强化。
3.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低碳经济下产业经营化
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利用低碳经济发展优势产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低碳信息化及产品质量标准化。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农产品质量标准化通过制定实施一定的标准,把该标准贯穿到农产品生产前后的各个环节当中,为低碳农业产业化打好基础。反过来,发展低碳农业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11]。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在大规模生产下,可以有效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4 加大农业低碳化生产路径
农业低碳化虽然是低碳农业经济的一部分,但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政府及部门负责人应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复合型农业生产模式,利用低碳农业技术,加大农林牧渔业的协调发展[12],开展资源循环和废物利用模式,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如饲料、肥料、材料等。
3.5 大力培养低碳型农村服务人才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需要人才的投入。首先,可以采取集中、定期、个别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加强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次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抓好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围绕高效特色农业,全面、系统、连续、科学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实用科技人才、企业优秀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对招聘的大学生村官应优先向农林专业倾斜。同时应注重培养现代农业后备人才,通过“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方式,每年选拔本地应届高考生到农林院校学习,重点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素质较高的具有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及事业单位、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农业企业等从事经营与管理、推广与指导等工作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将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益的农业经济模式。基于此,根据目前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着重加强农村建设,培养农村服务人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经营化等,为发展低碳农村经济做好铺垫,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带动农业发展的进步。
[1] 卓骁峰, 孙海清.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商场现代化, 2015,(11): 268~270
[2] 习近平. 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人民日报, 2007,(9): 1~3
[3] 阎元礼. 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析.中国农业信息, 2016,(08): 8
[4] 杜受祜. 低碳农业:潜力巨大的低碳经济领域.农村经济, 2010,(04): 3~5
[5] 何蒲明.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前景与对策分析.农业经济, 2012,(01): 52~54
[6] 李虎, 邱建军,王立刚,等.适应气候变化:中国农业面临的新挑战.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 2012, 33(6): 23~28
[7] 刘军. 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析.中国农业信息, 2016,(3): 17~20
[8] 陈修宏. 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代经济信息, 2014,(7): 341
[9] 王殿安, 王凤羽.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农业经济, 2011,(12): 25~27
[10]张开华, 万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6): 53~57
[11]胡新良. 低碳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江汉论坛, 2011,(08): 15~19
[12]李颖, 葛颜祥,梁勇,等.农业碳排放与农业产出关系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 2013, 34(3): 60~65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W CARBON ECONOMY*
Li Qiao
(Chongqing City Vocational College,Chongqing 402160,China)
During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environment,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closely dependent 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cause a larg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a damage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economy, and then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chang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w-carbon econom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summed up the gaps between China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consumption ratio,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roving the basic meaning of farmer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o on.Finally, it summarized the waysto develop agricultural ec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w carbon economy, so as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low carbon economy; agricultural economy;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modern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427
2016-12-13
黎侨(1983—)女,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贸、物流与货运。Email: 179577035@qq.com
*资助项目:重庆市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职业能力的“报关业务操作”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153285)
F320
A
1005-9121[2017]041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