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方言的音系特点及新老两派差异

2017-07-06 02:06任冲
现代语文 2017年5期

摘 要:近几十年来,山西阳曲方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本文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阳曲方言新老两派的语音调查,对比分析了新派和老派阳曲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以此揭示阳曲方言的变化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关键词:阳曲方言 音系特点 新老差异

一、引言

阳曲县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因“河(滹沱河)千里一曲,曲当其阳”而得名。阳曲县东连盂县,西接静乐县和古交市,南与太原市交界,北与忻州市接壤,东北、东南分别与定襄县、寿阳县为邻。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阳曲方言在分区上处于并州片和五台片的过渡地带,按照侯精一《山西方言的分区》的划分,阳曲方言属于并州片的晋阳小片。

阳曲方言按照声、韵、调的不同,可分为三个方言小区,即黄寨区、西山区和东山区。除了阳曲方言内部的差异外,在各个方言小区中也存在新派和老派的差异。本文从语音角度把阳曲话分成新派和老派来进行分析。本文所谓的“老派”是指一部分阳曲老年人所使用的语言,发音人年龄为六十岁左右,是世居阳曲的“本地人”;所谓的“新派”是指目前大多为年轻人所使用的语言,发音人年龄为二十五岁左右,在阳曲出生长大。本文新派和老派的调查点均为阳曲县黄寨镇。

二、阳曲方言的音系特点①

(一)声母

阳曲方言的声母共有22个(包括零声母)。各声母及其代表字如下:

p 八兵布别 p? 派片怕盘 m 麦明门魔 f 飞风冯饭 v问危温味

t 多东到夺 t? 讨天太同 n 难男脑 l 路连老蓝

ts 糟主资质 ts? 从虫刺吃 s 散丝书双 z 认日热软

t? 精经九酒 t?? 秋抢清全 ? 泥年女你 ? 线虚响谢

k 贵狗高共 k? 开亏跪看 ? 岸熬袄安 x 好灰红话

? 月王元耳

说明:

1.[v]齿唇摩擦较轻。

2.[n]与开口呼、合口呼相拼是[n];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是[?]。

3.[ts][ts?][s]的发音部位比北京话的发音部位稍稍靠后。阳曲方言中没有[t?][t??][?][?]舌尖后音。

4.[?]是舌根浊鼻音。

5.[?]不和开口呼韵母相拼([a?]和[ai]除外),也不和合口呼韵母相拼([u][u?][u?]除外)。

(二)韵母

阳曲方言的韵母共有36个。各韵母及其代表字如下(字下畫“—”的为白读音):

? 资知师丝 i 第米戏星 u 古苦五猪 y 雨绿玉兄

a 爬他茶瓦 ia 架牙嫁家 ua 花瓜夸话 ya 曰

? 个歌波河 u? 坐果过课

? 胆三南山 u? 短官关欢

i? 写年盐姐 y? 靴权

? 糖党上航 i? 响讲香良 u? 床王双光

?o 保烧宝跑 i?o 摇浇笑桥

ai 盖二白开 uai 快怪

ei 斗豆飞赔 iei 油秋六袖 uei 贵回对鬼

? 俺

?? 深根灯争 i?? 心新硬星 u?? 寸东春滚 y?? 云兄用群

a? 盒塔八法 ia? 鸭夹匣 ua? 刮刷

?? 十色热壳 u?? 活国出绿

i?? 接急药学 y?? 月橘绝学

说明:

1.[a]作单韵母时,实际音值是[?];和[i][y]介音相拼时,实际音值是[a];和[u]介音相拼时,实际音值是[ɑ]。

2.[ya]韵母在阳曲话中能写出的汉字,目前只有一个“曰”字。

3.[?]韵母实际发音中的舌位比北京话中的[?]的舌位要偏后。

4.入声韵有[a?、ia?、ua?][??、u??][i??、y??]三套。在[k][kh][?][x]声母后的[??、u??]受舌根音声母的影响,主元音略后,实际音值接近[??、u??]。

5.[x??]韵个别字也读为[xa?],二者可自由变读,如“盒”。

6.部分入声字已舒化,如“六、白”。

(三)声调

阳曲方言有五个单字调(不包括轻声):

阴平上 312 东该灯风懂古鬼九

阳平 43 门龙牛由铜皮糖红

去声 454 冻怪半四卖路硬乱

阴入 4 谷百节搭哭塔急月

阳入 212 毒白盒罚食杂舌宅

说明:

1.阳曲方言中古平声清音声母字和古上声清音声母、次浊声母字今单字调相同,称为阴平上;古平声全浊声母、次浊声母字今读阳平;古上全浊声母和古去声今读去声;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今读阴入;古入声全浊声母今读阳入。

2.去声是一个升降曲折调,调值为454,部分字降幅不明显,实际调值为45,部分字升幅不明显,实际调值为54。

3.阴入调是高平短调,调值为4,发音短促,喉塞成分不明显。

4.阳入调为降升短调,调值为212,喉塞成分不明显,部分字声调读如阴入调,如“罚”。

三、阳曲方言新老派的语音差异

阳曲方言中,新派和老派差异的形成受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年龄的差异是新老两派阳曲话使用者的最大不同点。下面举例说明新派和老派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差异。同一例字的老派和新派的读音用符号“-”隔开。

(一)新老派声母的差异

经过调查发现,阳曲方言新老两派的声母基本相同,古知庄章组与精组合并,读为[ts][ts?][s]。

(二)新老派韵母的差异endprint

1.就深、臻、曾、梗、通五摄而言,深臻摄与曾梗通摄合并,即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老派均读为[??],新派则由鼻化韵[??]变成鼻音韵尾[??]。例如:沈[s??312]-[s??312]、醒[?i??312]-[?i??312]、滚[ku??312]-[ku??312]、涌[?y??312]-[?y??312]。

2.在老派的发音中,还保留着[?],即“俺”,但是在新派中却已经完全消失了。

3.在老派的发音中,[ya]韵母只有一个能写出来的字即“曰”,现在已不常用,在新派中则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三)新老派声调的差异

1.老派有五个调类,而新派有六个调类,新老派声调的主要差异在于阴平。老派的阴平有明显的曲折,并且与上声的调类和调值一样,形成阴平上,即312调值;而新派的阴平则是一个明显的降调,与上声的曲折调显然不同。例如:开[khai312]-[khai31]、天[thi?312]-[thi?31]、新[?i??312]-[?i??31]。

2.老派的去声为曲折调,且调值为454;新派的去声为升调,调值为45。例如:动[tu??454]-[tu??45]、罪[tsuei454]-[tsuei45]、快[kuai454]-[kuai45]。

3.阳曲方言的入声可分为阴入和阳入,通过新老两派的对比,发现新派的阳入明显减少,有一部分阳入变成了阴入,例如:碟[ti??212]-[ti??4]、集[t?i??212]-[t?i??4]、习[?i??212]-[?i??4]、别[pi??212]-[pi??4]、舌[s??212]-[s??4]。有个别阳入字已经舒化,例如:白[pi??212]白色-[pai43]白色、入[zu??212]出入-[zu45]出入。还有个别阳入字在新派中出现了文白异读的情况,如:式[s??212]款式-[s??4]款式/[s?45]竖式。除此之外,个别在老派中可以自由变读的入声字,在新派中只有一种读音,例如:盒[x??212]单盒子/[xa?212]盒子-[xa?212]盒子。

四、阳曲方言语音变化的原因

“语音演变的规律或音变规律指语音从前一状态到后一状态的有规律、有次序的变化。同样的语言现象在不同地区的演变方向、演变规律可能是不同的,因而在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中会呈现出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②

语音演变的原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就是指受共同语或其他方言甚至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而造成的音变。内因是指由于语音内部发音机制或语音系统要求保持某些特定音类的区别而发生的音变。内因导致的演变过程往往是渐变的,外因导致的演变过程则往往是突变的。

(一)音变的内因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变化都要受到系统的制约和影响。王力(2002)认为,“方言中某些语音成分的变化主要不是以个体为单位的自由行动,而是声韵调各个不同层级的集群的集体性变化。也就是说,语音变化要受到语音系统的制约,具有系统性。”如:阳曲方言中老派把深、臻、曾、梗、通五摄均读为[??],而新派则由鼻化韵变成鼻音韵尾[??]。

(二)音变的外因

1.普通话的影响

普通话的影响是阳曲方言语音变化的主要外因,向普通话语音靠拢是阳曲方言语音变化的总趋势。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汉语中的各个方言都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和制约,阳曲方言也不例外。从阳曲方言老派和新派的比較中便可以发现,新派的声韵调都开始向普通话的方向发展。这就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的发展、交往的频繁、文化的普及、特别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加速了阳曲方言向普通话集中靠拢的进程。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这种趋势会日益加强,同时阳曲方言自身的特点也会在普通话的渗透下渐渐消失。

2.邻近方言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阳曲县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经济也快速发展,有大量的人口涌入,特别是黄寨镇周围村镇人口的大量进城,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阳曲方言的演变。除此之外,阳曲方言处于并州片和五台片的过渡地带,也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

3.地理位置的影响

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阳曲县是太原市的郊区县,南距省城太原17公里,是太原的北门户。20世纪80年代以后,凭借着靠近省城的地理位置因素,到省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阳曲县人大幅增加,这势必也将太原方言带入阳曲,使得阳曲方言发生变化。

五、结语

经过对比发现,阳曲方言新老两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韵母和声调方面,这说明阳曲方言在受到普通话影响的同时,也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密切,古老的方言特点在不断地磨损、流失,这将会是文化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方言的抢救和保护。

注释:

①本论文所用的音系为乔全生教授在2016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

程·阳曲”中所确定的。

②徐通锵,《历史语言学》,P113。商务印书馆,2008年。

参考文献:

[1]孟庆海.阳曲方言志[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Z].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4.

[3]阳曲县志编纂委员会.阳曲县志[Z].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4]乔全生.晋方言语音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任冲 山西太原 山西大学文学院 030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