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体范畴一直是汉语学界长期关注的热门话题,它涉及如何认识事件和事态、动词的事态结构、动词事态特征跟时体标记词的互动、事态的量度等诸多问题。前人的研究尽管已经涉及到这些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关文献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整体而言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讨论的话题比较分散,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至今未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适应于上述诸领域的理论分析模型;二是研究的基础基本建立在国外某种时体理论之上,限于汉语自身特点,得出的结论解释力有限。税昌锡教授的新著《基于过程的汉语事态表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以下简称《事态研究》)在充分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典型范畴等理论和方法,就上述诸领域进行多角度系统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对推动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的深入研究富有启示意义。
一、重新界定“事件”和“事态”
《事态研究》第一章着力讨论“事件”和“事态”,因为时体范畴的研究跟如何认识“事件”和“事态”有着紧密联系。作为语言学意义的“事件”虽然在中外文献中被广泛提及,但缺乏严格而统一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事件对应于实际言语中的语句或场景描写所表达的内容,二是事件对应于行为过程达到终结点或状态发生了改变的情状。这两种认识都不能有效揭示时体表达的复杂性。第一章在充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力避前人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过程哲学动态过程观的角度将“事件”定义为:“事物或实体随动词表示的动作或关系的变化而从一种事态变为另一事态,再从另一事态变为又一事态直至该事物或实体发生本质改变的过程。”而“事态”则是事件随时间展开过程中呈现的内部状态。事件过程结构及事态过递转化模式可用图1表示。
图1:
→活动前●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遗留状态持续→
“事件”和“事态”在随时间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动态特征,第二章将其动态特征概括为时空性、动态性、次序性、周期性、接续性和过递性,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汉语时体的文献注意到“了”“着”“过”的时体义有变体的存在,如“了”既可以表示开始态也可以表示完成态,“着”既可以表示状态持续也可以表示动作进行,“过”既可以表示完整性经历也可以表示反复性经历。这些变体意义的来源可以在上述模式中得到清晰的展现,如图2所示。
图2:
过1 过2
可见,汉语中典型的时体助词“了”“着”“过”,其主要功能是标示动词在随时间展开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事态,它们彼此分工,互为补充,一起描写事件展开的全過程。
二、基于过程看汉语动词的事态结构
建立上述事件过程结构及事态过递转化模式,汉语动词事态结构的讨论便有了一个易于操作的平台。第三章指出,传统时相、情状、时体研究存在着某些局限,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时体观是对情状的内部时间构成进行观察的不同方式,关注的是情状的时间组织和时间视角,允许观察者脱离于事件随时间而展开的连续过程,将目光投注于事件随时间展开的具体的某一阶段。而事态则重视对事件随时间展开的全程扫描,虽然具体观察的对象往往也只是事件过程中具体的某一阶段。简言之,在事件的展开过程中,传统时体研究的观察来自于外部视角,而对事态的观察着眼于事件展开过程中内在的连续、继起或过递关系。
《事态研究》不拘泥于国外种种时体理论,而是强调汉语动词事态特征的刻画。第四章按照过程和历时观的思路,在事件过程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讨论汉语过程动词的事态结构并概括其类型。研究表明,“了”“着”“过”各有分工,互为补充,三者可以标示事件随时间展开所呈现的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遗留状态持续,以及活动经历和遗留状态经历等七种事态,从而对一个完整事件进行比较精细的刻画。其中“了”和“着”的交替使用可以描述事件随时间展开的动态性过递过程,“过”则标示活动或遗留状态的经历事态,不参与事件不同事态动态性过递过程的展开。根据动词内在语义结构中是否具有“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遗留状态持续”,以及是否具有“连续性活动经历”“反复性活动经历”“遗留状态经历”等事态特征,可以将汉语描述事件展开的动词大致分为十种事态结构类型:活动起始动词、活动终结动词、强活动过程动词、弱活动过程动词、弱活动过程过递遗留状态动词、遗留状态过程动词、弱活动终结过递遗留状态动词、活动持续动词、遗留状态持续动词、活动过程过递遗留状态过程动词。该书对孟琮等著《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所收录动词的事态结构类型的数目和百分比进行了详细统计,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三、基于过程看时体助词的语法意义
迄今,汉语时体研究基本是在国外某种时体理论基础上展开,相关成果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且不说“着”和“过”,单就“了”而言,学界已先后提出过“完成”“实现”“实现-延续”“完成-延续”“实现过程”“完成、实现时态”“完整”“界限”“界变”“过程转换”“达成”等十余种观点。各种认识试图从单一层面解释“了”的语法意义,但这很难解释某些同一结构中的“了”的语法意义为何存有差别,如“看了三天了”中的“看了”既可理解为动作持续,也可理解为动作结束,“挂了三天了”中的“挂了”更为复杂。显然,“了”的语法意义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基于上述事件过程结构及事态过递转化模式,《事态研究》第五章揭示出“了”的语法意义具有“完结”“起始”两面性,可以标示事件随时间展开过程中的活动起始、活动终结和遗留状态起始三种事态,其中活动起始和遗留状态起始还蕴含着从起始向未来延展的含义。“了”语法意义的“完结”“起始”两面性,受到与之相关的动词性词语或整个句子在事件过程结构中所体现的过程特征的制约,由此导致其语法意义复杂化。
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跟“了”和“着”的共现问题曾经引起过学界的兴趣,多数学者认为存现构式中“了”“着”互换表达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法意义。《事态研究》第六章的研究表明,汉语存现句中“了”和“着”的共现问题,实际反映了存现事件的事态过递或转化关系。具体而言,活动起始过递活动持续和遗留状态起始过递遗留状态持续事态可以以“着”替换“了”实现时序过递;活动持续过递活动终结事态则以“了”替换“着”实现时序过递。“了”“着”替换后的存现句在反映事件过程的事态上依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语义、句法、语用和语篇方面都有所反映。
时体助词“过”通常认为可以表达两种语法意义:一是表示“动作完毕”,二是表示“过去曾经有过某种经历”。前者因为有实在意义,通常不被看做时体标记;后者因表示经历意义才是时体范畴主要讨论的对象。《事态研究》第四章第三节的讨论表明,“过”的“动作完毕”义实际表示的是完整性经历,此外“过”还可以表示反复性经历,其语义基础都源于“过”的“起点”“历程”和“终结”三要素构成的完整性过程特征。在事件随时间的展开过程中,“过”可以标示活动经历事态,也可以标示遗留状态经历事态,具体标示何种经历事态主要由具体表达式中动词的事态特征决定。
四、基于过程看动词的界性特征与事态的量度
动词表示的动作随时间而展开,有起点,有续断,有终点,因此具有有界或无界特征。无界和有界之间并非界限分明,而是存在强弱差别,因此,从无界到有界是一个连续统。《事态研究》第七章的讨论表明,描述事件遗留状态的过程动词通常具有恒定的持续特征,都具有无界性,而描述事件活动阶段的过程动词从起始到终结具有丰富的界性特征类型。本章基于动词的界性特征将其分为七种类型:活动起始动词、活动持续动词、活动动词、活动-完成跨界动词、活动完成动词、活动达成动词和活动终结动词。它们从强“无界”特征到强“有界”特征形成一个连续统,不同界性特征的动词在语法性质及分布特征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对动词界性特征的讨论有助于对事态量度的认识。事态是事件在随时间展开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动态性特征。事态在时间轴上呈现出来的久暂构成事态的量度,事态的量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量,即事态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发生的次数;二是时量,即事态在一定条件下持续时间的长度。时量又有恒量和段量的分别。恒量反应事态在时间轴上呈现出的一种均匀的、没有变化的时程;段量是事态在一定条件下持续时间的长度,即时段。这些问题看似复杂,但都可以在事件过程结构及事态过递转化模式中得到展现。尤其是动词后时量短语充当谓语或补语时的语义所指跟动词界性特征存在互动关系。無界动词后接时量短语表示活动开始后的活动持续时间;有界动词后接时量短语表示活动完结后的延续时间;动词的界性特征不明确时,后接时量短语的语义所指便存在歧解,这种歧义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认知图式和语境篇章的制约。
五、基于过程看动词的动位范畴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既然一切事物都以时间和空间为其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那么,研究动词不仅要研究其时间属性,也要研究其空间属性。动词的空间属性涉及动作方向或趋向以及动作发生时的位置,前者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后者却少有人问津。事实上,动词表示的动作在随时间展开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位置特征。以“在教室里搬椅子”和“搬在教室里几把椅子”为例,因为“搬”是具有“起点”“终点”和“历程”的过程动词,所以,前句的“在教室里”是“搬”动作发生的起点,后句的“在教室里”是“搬”动作发生的终点。《事态研究》第九章基于动位特征,以事件过程结构及事态过递转化模式为操作平台,首次讨论汉语动词的动位范畴,将汉语的过程动词分为定位动词、位移动词和附位动词,其中位移动词又可分为起位动词、终位动词和起终双位动词。
在此基础上,《事态研究》第十章对附着动词(附位动词)进行了系统分类,并详细讨论了附着动词的过程特征及其相关表达式,从句法语义角度探讨了附着事件的过程结构和附着动词过程特征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附着动词的过程特征跟附着事件的过程结构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性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充分显示。
《事态研究》在借鉴学界对“事件”的不同认识及各种事件结构分析模式所取得成果,并在检讨其局限性及传统时体研究的不足的基础上,从过程哲学动态过程观的角度,对语言学意义的“事件”提出新的定义,并建立适应于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时空属性分析的事件过程结构及事态过递转化模式。研究表明,基于该模式,可以对动词和动词性结构时空属性的诸多领域进行有效的揭示。多年来,邢福义、陆俭明、沈家煊等先生在不同场合强调汉语研究要继承借鉴、探索创新。邢福义先生最近更是连续撰文(《自信有为、构建特色》,《光明日报》2016年6月13日第016版;《自我出新、据实立新》,《人民日报》2016年7月25日第016版)指出,目前中国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和各个领域,具有共性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性理论不多,原创性学说缺乏;二是醉心摩登,急于求成,弄虚作假随之泛滥。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是要“根植事实、自我出新”;二是要“重视引进、据实立新”。国外理论的引进应该重视,但必须按朴学精神做“洋为中用”的创新性处理,“据实立新”以“构建中国特色”应该成为一条纲领性原则。《事态研究》在充分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汉语事实的挖掘,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性处理,以解决汉语自身问题为目标的探索精神无疑是值得倡导的。
(谢晓明 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430079)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