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养生之道里,很多人认为“煲汤时间越久,汤中溶解的营养物质就越多”,要大火烧开再改小火慢炖。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到底煲多久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汤中的营养呢?
汤中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等矿物质,在煲汤的过程中营养成分从原材料溶出,这些小分子物质易吸收的同时,也增加了汤的美味。
而煲汤时间对营养物质的溶出会有影响,为此同济大学医学院食品研究所特意对常见的三种煲汤(蹄髈煲、草鸡煲、老鸭煲)进行了营养物质的检测,结果显示肉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蹄髈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显著升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加熱0.75小时升至最高值。
可见,并非煲汤时间越久,营养就越高。煲汤一般控制在1~1.5个小时内为最好。煲汤时间过长,反而会影响原材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的利用以及汤的口感,另外也会增加汤中嘌呤的含量,进而增加痛风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