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霞+高彦芳
摘 要:介绍了春季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温差、营养、防病、补栏四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春季;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春季,是春耕播种的最好季节、也是一年中畜禽繁殖、生长旺盛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动物疫病流行的季节。因此,养殖户必须在开春期间抓好畜禽养殖的“四关”,即“温差关、营养关、防病关、补栏关”是畜禽饲养管理工作要点,同时也为今后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好基础。
一、温差关
春季是一个气温多变的季节,早春乍暖还寒,寒冷依旧,且往往多风少雨,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所以说在天气变化的过程中,不能像冬天和夏天那样一成不变地去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勤观察,落在一个“勤”字上,根据气温变化的不同时段和不同的天气变化来多做一些保暖和通风的工作。在早晚天气变冷时,要堵好通风处,严防“贼风”,防止冷空气侵入畜禽舍,致使畜禽发生感冒。在上午9点至中午的时候,就应该把通风扇打开进行通风,防止畜禽舍通风不畅,空气不良,引发疫病发生。同时,为防止倒“春寒”现象的发生,应做好畜舍的保温工作。
二、营养关
春季气温回升后,畜禽机体活力增加,活动也很频繁,体能的消耗也随之增长,而且经过一个冬天,畜禽的脂肪储备、能量储备要用来抵御寒冷,使得体能营养消耗较大。因此,春天应该在饲料的营养成分方面给予适当的调整,要根据畜禽体生长阶段不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配制不同营养标准的全价日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草食动物经过一个冬天的枯草期,储备了大量的干草或其它饲料,但在青绿饲料上是非常缺乏的,它的维生素、蛋白质、能量、机体都比较缺乏,所以在这个时期,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和能量饲料都应该适当给予增加,尤其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多增加点青绿饲料或能量饲料,来补充营养。禁止饲喂变质发霉饲料;在饮水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当增加饮水量,在饮水或饲料中适当添加V c、V A、微量矿物质等适宜的营养性添加剂或药物,以增加畜禽机体抵抗力;为防止肠道等传染病发生,可适量添加抗生素;为提高畜禽的体质,增加畜禽的抗病能力,可在饮水中同时加入水溶性的复合维生素及电解质等,从而提高抗应激能力,来抵抗气温变化。
三、防病关
随着气温的变暖,尤其是细菌类病会逐渐增多,所以在春季做好全年的疫病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增加營养、通风保温、精细化管理等预防疾病基础性的工作外,还应从预防疾病上做好以下工作:
1.要做好消毒和卫生工作,要及时清除圈舍内粪便、污水,并进行彻底消毒,尽量保持畜禽圈舍内干燥、卫生、空气良好。同时要定期做好场地、用具、车辆、粪便、污物、畜禽舍环境等消毒工作,消灭一切传染源。在春季应该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在畜禽圈舍内喷洒一些消毒剂,圈舍入口处用石灰水、2%火碱、2%-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佳、百毒杀等消毒液对地面、空气、圈栏进行彻底的消毒。在场区门口应有消毒池,保持每天有合适浓度的消毒液,严防疫病的带入。
2.要做好春防的免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畜禽免疫注射是当前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根据传染病流行、发生特点,结合畜禽免疫程序和农业部的要求确定免疫病种,并且一定要做到“县不露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确保免疫密度达到应免尽免。要到正规厂家购买疫苗,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做好免疫工作,不要随心所欲,加大剂量。一般情况下,生猪特别是规模养猪场应做好猪口蹄疫病、猪瘟、猪蓝耳病、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等病的免疫;牛应做好口蹄疫、布病、结核病等病的免疫;绵山羊应进行口蹄疫、羊小反刍兽疫、布鲁氏分枝杆菌病、羊三联四防、羊痘的免疫;禽类应进行鸡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马立克氏、传染性支气管炎、鸭瘟的免疫。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掌握免疫效果,以便及时对抗体不合格畜禽进行补免,确保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标准。
3.严格门禁制度。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的进入,对进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工作,严防疫病传人。
四、补栏关
春季是畜禽补栏的好时机,自繁自养的养殖场要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的管理,尤其是蛋用家禽。同时,注意观察畜禽发情的表现,及时配种受胎,增加营养,提高畜禽的受胎率。养殖户在补栏时,应尽量在本地购买具有免疫证健康的畜禽。如有必要购买外地畜禽时,切记不能把疫病带回来。具体做法如下:
1.购买畜禽前,应及时了解该地饲养管理情况,疾病预防程序是否合理,场内近1~2年内是否发生过重大的传染病等。
2.在确定无疫病发生流行时,临床看畜禽是否健康,是否有免疫规定病种、是否具有免疫合格证,是否有当地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在确定无疑后方可引入畜禽。
3.在畜禽运输途中,要适当给运输的动物增加饮水量,在饮水中增加抗应激的一些药物,如多种维生素,使动物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应激反应,同时做好畜禽保温、通风、应激等工作,从而提高成活率。
4.在引种的过程中,一定要过渡好引种回来的适应关。在引种时,要从原场地带一些当地的饲料或饲草作为一个过渡,使它逐渐适应引入地的饲草或饲料和环境。
5.购回后,应将所购畜禽隔离观察2 1天后,临床检查健康,方可混群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