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研究

2017-07-05 18:10杨启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临床症状预防措施治疗

杨启明

摘 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病中传染性较高的一种病,传播速度,一旦患病则会给鸡场带来极大的损失,是影响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为此,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变变化、预防措施以及治疗等6个方面进行介绍,为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预防措施;治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息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属于冠状病毒属,并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是在现代化养鸡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传染类疾病之一。该疾病的产生和蔓延对整个养禽业都有非常大的危害,在预防与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该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分析等才能有效确认疾病的种类和原因。基于此,本文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临床症状、病变变化等进行介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为今后防控此类疫病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借鉴。

一、病原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血清型的品种比较多,病毒易发生变异,不同群的毒株之间交叉免疫作用比较的差。至如今,至少已经发现27种血清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分类上分为呼吸道型、肾脏型、生殖型和腺胃型。

二、臨床症状

1.呼吸型。病鸡往往看不到前驱临诊症状,发病比较突然,并以很快的速度波及全群。15日龄以内的雏鸡一般死亡率高,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仰头。4周龄以下的幼雏,全身瘦弱,群体表现为精神不佳,采食量减少,羽毛蓬松杂乱,双翅下垂,精神不佳,鸡群聚在一起取暖。恢复的生产鸡大多发育不健康,体形瘦小,鸡群还会出现输卵管发育不健全从而丧失产蛋的能力。鸡蛋质量明显变差,蛋清稀薄呈水样,蛋黄和蛋白有明显的分界以及蛋清黏连在壳膜表面。感染鸡病程一般为7~14d,严重的可达到20余天。

2.肾型。肾型以腹泻为主要的病理特征,发病初期,夜间鸡舍内可听见轻微啰音,不易被人察觉,随着疾病的日渐严重,临床症状也尤为凸显,表现为羽毛杂乱,咳嗽、喷嚏以及明显的啰音。鸡群饮水量增加,采食明显减少,鸡群因环境温度过低而聚集,排大量白色稀便,并伴有尿酸盐沉积。肛门周围羽毛被白色粪便污染,并开始出现死亡。剖检病死鸡只发现,个别鸡爪干瘪,肾脏肿大明显,突出于脊柱表面,疾病耐过的鸡只,个体发育相较于正常鸡偏小。

3.生殖型。成年鸡只感染该病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群体产蛋率大幅度下降,产出的鸡蛋中常见沙壳蛋、畸形蛋或软壳蛋,若雏鸡因早期感染,可导致输卵管永久性损伤,外观虽发育良好,但不能产蛋成为“假产蛋鸡”。

4.腺胃型。最近几年,有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发逐渐变多,主要表现:病鸡体重减小、消瘦,精神状态不佳,采食量明显下降,最后由于功能衰竭导致死亡。不过腺胃型出现死亡的几率较低。有些鸡只表现出与呼吸型相同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气管啰音,渐进性消瘦,羽毛松乱,呆立,垂翅等。被人们称之为“腺胃型传支”。

三、病变变化

1.呼吸道型。主要病变是上呼吸道和支气管内有黏稠性、白色块状渗出物,支气管和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气囊壁增厚,变得不透明或伴有淡黄色块状的分泌物。因此,气管会被液态或黏稠的黄白色分泌物黏连。剖检时常在病死雏鸡的气管和支气管中观察到有干酪样的分泌物。

20日龄内的雏鸡,病变表现为输卵管发育不正常,导致产蛋期的产蛋率不高。即出现常说的“假母鸡”。产蛋期的母鸡则表现出卵泡周围出血、破裂、变形,从而导致腹膜炎的发生。

成年母鸡的输卵管发育不全,管腔狭小或出现节段状。腹腔中常有液化的卵黄物质。

2.肾型。轻微呼吸道症状,鼻腔有黏液,肾脏、腺胃肿胀显著、苍白,小叶突出,输尿管和肾小管扩张比较明显,从而出现大量的白色分泌物,结晶,可见整个肾外形表现为白色网线状,切开后有不规则的白色渣样的物体流出,严重病例的时候,白色尿酸盐不但会在肾脏的便面出现,进而也会出现在其他的器官上。即出现所谓的内脏性“痛风”。并且出现症状的鸡除伴有输卵管扩张外,内有砂粒状结石外,还往往出现一边肾明显肿大或另一侧肾萎缩的现象,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变化。

3.腺胃型。腺胃肿大显著呈圆球形,从外观上看变成白色的,严重的变为紫红色,腺胃变得比较厚,切开后可见外翻,腺胃乳头广泛性的水肿,并且伴有出血症状,个别腺胃乳头周围黏膜出血、充血和溃疡。肠道内黏液分泌增多,法氏囊、脾脏等器官萎缩。肌胃角质膜有溃疡。胰腺肿大,个别有出血。气管和喉头最后可见有出血,鼻腔中可以发现有黏性的分泌物。

4.生殖型。卵巢和输卵管发生囊肿,部分卵泡发生囊肿时,形如透明白色气球内盛满透明液体。

四、预防措施

1.鸡舍的选择和合理布局。禽场应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并拥有较好排水和面阳背风的位置。场区地形要开阔、整齐、紧凑。土壤应蓬松、过水性强。对于水源的要求必须水量充足,水质达标,取用便捷,便于防护。

禽场对电、交通、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禽场的规划布局需要合理。根据禽场的性质、规模不同,建筑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

2.高效的养殖技术。首先必须选择优良的品种,这是选择养殖的前提。其次在满足鸡群营养达标的条件下,减少饲料成本也尤为重要。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1)用小麦、麸皮、碎玉米或米糠代替玉米;(2)用DDGS昆虫粉,花生粕,鱼排粉等荤食;(3)加苜蓿粉、槐叶粉、改善鸡蛋品质。采用合理的光照制度,可以促进鸡生殖器官的发育,提高产蛋率,降低传染病的感染。公母搭配也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方法,可以提高鸡的产蛋率。加强四季管理,提高生产性能。冬天:气温低,应该注意温度太低,加强保暖,9点到10点加料,在适当的条件下,供给温水;夏天:防暑降温,饲料中添加小苏打,VC,提供维生素用量,充分利用早晚天气凉爽时喂料。喂料时,必须保证饲料新鲜,不要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秋天:日照时间逐渐缩短,应注意稳定光照制度,注意昼夜温差。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是基础,注意对流行疾病的防疫,及时清理舍内卫生。

五、治疗

1.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按50kg饲料中添加2g的比例加入饲料中喂服,连用4~6d。

2.链霉素:成年鸡按每只10万IU的剂量肌肉注射,2~3次/d,连用4~6d。或按0.1%~0.2%浓度饮水。

3.喷雾治疗:喷雾前要提高温度2~3℃,减少冷应激;选择药物不能刺激呼吸道,否则更严重;喷雾给药虽然疗效好但也有一定的弊端,要求环境要清洁,不要有太多的灰尘,以免感染异物性肺炎,所以喷雾给药前先用高于舍温约5℃的温水添加少量消毒药喷洒,减少空气中微尘和病毒数量,如有蜘蛛网之类的杂物也要清除。然后再按药品说明用量3倍左右同样是高于舍温约5℃的温水进行喷雾治疗。切忌喷的过湿,因为网养还好点如果地养的话垫料过湿易引起球虫病。

六、结语

总之,到目前为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防治根本在于加强疾病预防工作,一旦有染病情况出现,一定要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并迅速组织疫苗免疫,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更好的发展养鸡业。在今后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希望广大工作人员尽最大的努力,不断研究发掘出有效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让我国的养禽业可以免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的干扰,更好、更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金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治措施.当代畜禽养殖业[J].2014(02).

[2] 刘剑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6,33(9):120-120.

[3] 刘文忠.浅谈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6(4):11-12.

猜你喜欢
临床症状预防措施治疗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