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业综合开发 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7-07-05 08:59牛蕴华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化发展农业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我国并不是一个农业强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问题。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为加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针对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提出了几项推动农业发展的建议,对于快速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77

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相比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和服务业,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对较慢。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对于农业的新要求,为此应重点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研究,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有力地支持。

1 胶东地区农业基础及发展

莱州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濒临渤海。全市总面积1878km2,耕地面积6.8万hm2,是胶东半岛著名的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市,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粮食生产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县之后,至今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个,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hm2。2016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3.5万t,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保持连续十二连增。胶东地区的粮食生产是全国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具有重要的推广借鉴意义。如何将胶东地区农业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方面。

2 农业综合开发及产业化发展分析

2.1 建设精品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中的精品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规划要高标准。胶东地区有大片的平原耕地,适合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研究实践总结的“按灌区、流域进行整体规划、集中投入、连片治理、规模开发”的方针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切实落实规范要求,做到规划一片,治理一片、收益一片;设计高起点。农业精品工程的设计要区别于一般的农业生产项目。对于片区内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出当地的地理优势,科学设计,统一标准;建设质量要高。通过公开招标及公示制度,做到建设过程公开透明,与此同时,要求建立健全监管网络,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和安全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打造农业综合开发的精品项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树立品牌是增加农业经济附加值的最佳选择。如何能够在保持当地原有特色农业的基础上,短时间内创造出具有国内知名度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方面。

2.2 扶持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要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要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确立优势产业,建立扶持梯队。竞争力比较强的产业要最大化扶持,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业要重点扶持。在具体的扶持当中,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每年扶持1~2个有影响、讲诚信、有效益的龙头企业。

分析最近几年的农业发展,尤其是高知名度、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都是带有著名企业生产的标签。扶持壮大龙头企业,能够发挥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的品牌作用,也能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相对于分散的农户,龙头企业在信息获取、规模种植和抵御风险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2.3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结合区域地理优势,并科学研究农产品的布局,在具体的建设上向特色农产品和优势项目集中。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避免高产难买的情况,注重市场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各地建立农产品协会,组织好、保障好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在运行机制的完善方面,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同时最大程度上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权,通过优势良种的推广,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2.4 提升科技支撑力度

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技术的进步,结合周边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经验,认为加强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是关键因素。通过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有计划的科技培训能够极大的提升农民的种植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培养科技带头人和田间现场技术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农业专家不可能24h待在各地方乡镇,但是乡镇技术带头人却能够拟补这最后的一环,课堂教学毕竟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与此同时,科技支撑的另一层含义是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通过新品种的推广,改良这一区域内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结合秸秆还田、小麦精播、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科学追肥浇水等农业实用新技术,农作物产量得到有效提高。

2.5 发挥财政扶持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机制是“国家引导、民办公助的多元投入机制”,项目實施中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切实发挥农业开发资金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形成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强大的资金合力。同时市里要成立专门的组织,加大各种扶持龙头企业资金的整合力度,确保形成资金投入的拳头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要把好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帐提款办法》规定,严格手续,分头审核,层层把关。所有报账工程必须有监理单位的工程认证单、市镇两级的工程验工单、村级确认的工程量明细表,及项目工程进度审核表、报账申请单及正规发票等。经过开发办审查后,交财政局审核,通过国库支付,直接支付到施工单位。工程竣工后开发办组织竣工验收,并及时进行财务决算和项目审计,以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是开展经常性的资金检查监督。加大对项目资金的追踪管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做好分季度、分年度的检查审计工作。最后是完善责任倒逼机制,做到谁审批,谁负责。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落实责任人,切实加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风险管控意识和责任意识。

3 结语

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农业生产非常关心。如何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发展和产业化发展的契机,将我国农业做大做强,是各地区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应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结合胶东地区农业发展,通过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现状的简要分析,认为农业规模化和综合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应该在精品项目建设、龙头企业扶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科技支撑等方面开展工作,尽快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J]. 当代农村财经,2016(04):28-30.

[2]陈娟. 做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建设的有关问题刍议[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10):28-29.

作者简介:牛蕴华(1971-),女,山东省莱州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产业化发展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