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枢纽探索实名制闭环式管理新模式

2017-07-05 11:38宋晓天
机构与行政 2017年6期

宋晓天

关键词:机构编制实名制 机构编制核查 闭环式管理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其实质是明确编制与人员的关系,定编定岗到人,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各要素(编制性质、编制数额、领导职数等)与实有人员一一对应,实现机构编制管理与人员管理的紧密结合。青岛市城阳区编办严格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紧紧扭住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这一枢纽,以严控机构编制人员非理性膨胀为目标,部门协调配合为前提,入编减员材料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载体,编制核准凭证为抓手,在“机构、编制、人员”管理领域实现了三个“闭环式管理”,有效解决了机构编制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两步走”推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青岛市城阳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行“两步走”,即“清底建账”和“管理运行”。首先,以全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为契机,在“清底建账”阶段实现了“四清两对应”,即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实现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对应、实际配备的财政供养人员与批准的编制、职数相对应,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夯实基础数据;后期,通过严格程序设计和管理流程,在“管理运行”阶段实现了三个“闭环式管理”,即在对象上实现了“岗位-编制-人员”的闭环式管理、在环节上实现了“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的闭环式管理、在流程上实现了“审批-使用-复核”的闭环式管理,有效解决了“混编、混岗”“吃空饷”“超编进人”等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老大难”问题。

二、“一条主线六个到位”实现“三个闭环式管理”

(一)“清底建账”阶段,坚持“一条主线六个到位”

一是紧扣“三审一核”主线,把好审核关口,确保核查数据准确、真实。抓好单位自审、前置初审、部门联审,抓好实地核实。

二是突出“与上级部门沟通到位”,确保把握编制核查工作重点、难点。根据省、市新的指标要求,随时就有关问题进行请示,反复对系统数据进行修改完善,力求数据同步更新、准确无误。

三是突出“部门联动协调到位”,确保核查工作形成合力。机构编制和人员核查是一项系统工程,青岛市城阳区编办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核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突出“业务培训指导到位”,确保核查系统指标清晰。通过召开培训会,以及会后面对面、电话、邮箱等方式加强核查过程中的动态答疑解惑,确保业务培训指导到位。

五是突出“建章立制管理到位”,确保实名制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在核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完善实名制管理、监督检查制度,落实编制使用审核制度,将机构编制和人员核查工作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结合起来。

六是突出“信息公示监督到位”,确保编制核查工作规范有序。在机构编制和人员核查过程中,着重加大公示监督力度,确保机构编制信息公示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七是突出“核查档案规范到位”,确保核查档案整齐划一。通过本次核查建立起编目规范、科学合理的实名制管理档案材料,作为今后查阅的依据,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常态化、长久化。

(二)“管理运行”阶段,创新“三个闭环式管理”

一是在对象上实现“岗位-编制-人员”的闭环式管理。随着财政、人事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编制数与实有人数常常无法一一对应,在岗不在编、混编混岗等现象开始涌现。城阳区通过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把管理对象从抽象的编制转向具体的岗位和人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定岗定编到人,实现“岗位、编制、人员”三统一,有效解决了“人员混编、混岗”“吃空饷”等问题。

二是在环节上实现了“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的闭环式管理。人事管理涉及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多个部门,各部门间有明确的职能界定和权力划分,常常存在管理空白和交叉管理。城阳区以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枢纽,通过建立推行“用编使用凭证”“职数审核表”等实名制管理手续材料,将组织、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相互分割的管理方式缝补、连接起来,形成闭环。2016年城阳区编办共接受办理用编使用凭证申请200余份、职数审核表60余份,实现了多部门间人事调动管理的无缝隙连接,有效解决部门间管理空白、交叉管理等问题。

三是在流程上实现了“审批-使用-复核”的闭环式管理。传统的机构编制管理主要是审批机构的设立和编制数额,审批之后的管理相对弱化,这种“重审批、轻监管”的模式存在诸多漏洞。城阳区创新融合入编减员手续及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两大载体,把静态的编制数与动态的实有人员一一对应,将审批、使用、复核紧密关联,做到“凡入必审、账库相符”,以全程闭环式管理替代传统的阶段式管理。2016年城阳区编办通过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办理增减人业务650余次,增减人员1200余人,彻底杜绝了“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

三、闭环式管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通过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名制闭环式管理,有效解决了“混编、混岗”“吃空饷”“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等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老大难”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责,提升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下一步,城阳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在确保机构编制精简控制的基础上,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更好地实现执政资源的科学配置上,通过在“管、批、评”方面探索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跳出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思维定位,以科学化手段推动机构编制管理从经验式主观判定向要素式客观判断转变。

一是加强法制化管理。推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做到依法管理,以制运行。

二是探索标准化审批。根据部门职责、法定权限、工作方式等规定,抽象、提炼出核定机构、编制的客觀要素,使机构、编制配备有确定、量化的标准可供参考。

三是建立绩效式评估。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估标准,考核“三定”内容是否落到实处,机构内部、机构彼此之间是否协调,人力资源是否发挥了最大效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