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浩麟+郭海方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娇》词,写尽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为民情怀与英雄本色,也道出了无数人心中优秀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53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围绕脱贫攻坚和焦裕禄精神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会长鲁献启。
“兰考脱贫,不论在全省还是全国,意义都非常重大,这是对焦裕禄的最好告慰,也是对焦裕禄精神的最好弘扬!”甫一落座,73岁高龄的鲁献启老先生便开门见山。
鲁献启认为,坚持脱贫攻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根本追求。兰考脱贫,则是习近平同志新时期治国理政新理念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具体实践,是对我国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发展战略的实践检验,更与践行焦裕禄精神息息相关。“无论是着眼于区域总体开发的扶贫方略,还是立足贫困户不同特点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都离不开焦裕禄精神的感召和指引。”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的焦裕禄精神,其实质是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宗旨意识。鲁献启分析说,焦裕禄精神首先体现的是个“情”字,是对老百姓的真感情,是真正亲民、爱民、为民,情为民所系;其次是个“干”字,兰考脱贫说到底是兰考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干出的丰硕成果。“焦裕禄精神是我们永远的力量源泉!”
众所周知,是蘭考县委“为什么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精神财富,50年后经济依然落后,还顶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10万人未能脱贫”这一“兰考之问”,催生了“兰考之变”,进而实现兰考脱贫摘帽。那么,兰考脱贫是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其经验好不好学?学什么?怎么学?
“兰考之问不仅是问兰考,也是在问全党、问全国。”鲁献启认为,作为对我国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发展战略的实践检验,兰考脱贫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例如,紧扣产业“牛鼻子”,抓好产业扶贫这个关键环节;着力“精准”,向115个贫困村派出帮扶工作队,做到村村有脱贫计划、户户有脱贫措施;突出改革创新,实施普惠金融这个有效举措,探索新的扶贫资金分配运行机制……
当然,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扶贫攻坚也好,致富发展也好,必须因地制宜。鲁献启说,学习借鉴兰考经验,最根本的还是弘扬焦裕禄精神,按照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去推进实施扶贫攻坚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学会感恩,做到有信仰,有敬畏;懂得自省,时时处处反躬自省“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干什么、为后人留什么”这些人生课题,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务实重干,敢于担当,尤其需要弘扬敢于担当精神,做时代的劲草、真金,而不能为官不为。
就兰考县来说,脱贫摘帽也只是前行的第一步。鲁献启说,这方面,兰考县看得很清楚,正在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扶贫工作队也正在变成小康工作队。“从这个意义上讲,兰考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的实践示范基地,成为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排头兵、主阵地。”鲁老先生深情地说。
“焦裕禄精神是新长征路上的宝贵财富。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学习实践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不仅党员干部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广大群众也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进一步树立脱贫自信、致富自信、文化自信,用焦裕禄精神不断激发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与无穷活力。”鲁献启如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