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居民可感知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

2017-07-05 08:29杨晓辉
机构与行政 2017年6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基层体系

杨晓辉

关键词:公共服务 清单 体系 基层

根据中央和全省關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部署安排,潍坊市潍城区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区级单位,圆满完成了区、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服务清单和服务指南编制,打造起了居民可感知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

一、试点情况

清单编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区内试点,2016年4月至6月,分别选取1个区直部门、1个街道和1个社区作为区级试点,共梳理保留公共服务事项135项,依申请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需提交证明盖章类材料)56项,本单位提供的证明、盖章类材料27项。第二阶段全面铺开,2016年10月至12月,结合省模板,梳理区级46个部门清单582项,编制服务指南231项;9个街道(开发区、管理区)清单921项,编制服务指南604项。第三个阶段村级延伸,2017年1月全面铺开村(社区)级公共服务清单和服务指南编制,共梳理39个城市社区清单3510项;86个农村社区(村)清单6880项。

二、主要做法

(一)厘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原则。确立了“夯基础、强培训、严过程、重结果”思路,审核中把握“三个如何”:即概念如何界定清,事项如何不遗漏,审核如何把准确。先组织编制小组成员学习政策规定和法律法规,同步组织对部门编制人员的培训,编制过程中严格把关,精研细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将重点放在清单的实用性上,避免文字化和抽象化,确保清单事项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接地气。

(二)注重基础研究,制定详细方案。为准确界定公共服务事项的概念和梳理标准,先后查阅学习法律法规50余部,吃透《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结合潍城区承担的“云上编办”试点,将试点单位的“三定”规定及历史沿革材料整理成电子文档,全面掌握职责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工作方案》,并配套制作了工作指南和编制细则,对概念释义、填写要求、分类标准、梳理原则等作了细化,极大方便了试点单位编制。

(三)找准突破方向,点面结合推进。公共服务清单作为新生事物,没有可参考经验,对基层部门来说“两眼一抹黑”,潍城区采取“一对一帮、手把手教”的方式破题,派出3名业务骨干定点包靠,分别选取区卫计局基层指导科和西关街办计生站作为试点推进的“突破点”,带着全套材料到科室站所现场办公。两个基层一线模板完成后,直接提供给其他科室和站所参考编制,实现了“有效避错”,提升了工作效率。在编制过程中,先后召开培训会、推进会6次,并多次组织试点基层单位参加市级清单编制研讨会,对挖掘切入点、梳理归纳事项起到了显著效果。

(四)严格编制标准,规范编制程序。立足全面准确的标准要求,确定了“三结合、三比对”梳理方法。结合“三定”方案、权力清单、责任清单3大类材料,先从部门主要职责归纳出宏观服务类任务,再结合权力清单剔除涉及的权力事项,最后从责任清单中提炼出涉及服务责任的类目,最终确定整个部门的梳理框架。比对部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通知和汇报总结、比对部门在各类媒体刊物发表的工作成果和经验介绍、比对部门系统内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化业务汇编,经精炼汇总后对梳理框架进行填充。以卫计部门为例,根据“三定”方案职责情况,确定了“计划生育服务、医疗卫生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大框架,对比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将属于服务性的事项梳理出来,合并同类项,最后对比《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文件汇编》等部门系统内资料稿件100余篇,最终审核确认29项公共服务事项。

(五)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协作配合。建立“三上三下”多轮联审、蹲点包靠、定期通报等制度,按照“部门提报、集中审核、反馈修改、合法审查”程序,审核小组分工蹲点包靠,逐项记录审核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采取“头脑风暴”方式集体研究,当场确定解决办法,通过电话反馈、现场对接等方式第一时间反馈到部门。注重纵横沟通协调,横向上协调法制办、督查室、监察局等部门力量,建立强力推进机制;纵向上采取电话微信沟通、上门讨教、邀请指导等方式与省市实时对接,及时掌握最新要求,确保编制方向。编制过程中,先后与试点单位对接60余次,每个试点单位均经过三次以上大规模修改,有的达七次。开通了清单编制QQ群和微信群,实行“5+2、白加黑”专人解答,保证问题不过夜。

三、几点启示

(一)注意把握清单编制的几个关键环节。首先要认识到,公共服务没有统一的概念,在梳理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潍城区结合市辖区的基本特点,将区级公共服务界定为“以满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生存、生活与发展等具体需求为目的,使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提供的服务项目”;其次要把握公共服务“普惠性、直接性、政府提供、非营利性”四个基本特征,与其他服务事项区别开来;最后厘清层次,许多公共服务事项整链条存在于市县镇三级,各级分别承担不同环节,例如卫计部门的“12种遗传病检测”服务事项,市级负责血样检测,区级负责血样采集,镇级负责组织实施,此类事项编制过程中重点要厘清层次、划分责任边界,为群众提供“明明白白”服务。

(二)找准定位建立整体推进机制。机构编制部门要明确在清单编制中的“牵头”而不是“包办”地位。要强化业务部门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等方式,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在编制清单中的能动性,特别是发挥基层村(社区)党组织、派驻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在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掌握基层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诉求,使编制工作更具针对性。要注重沟通和统筹协调,尤其要协调法制、政府督查、监察等部门配合推进。

(三)尊重事实回应民众需求动态充实清单。公共服务事项类目庞杂,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公共服务外,基层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的惠民性政策,只要满足公共服务的四个基本特征,也应纳入本地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居民的诉求,对居民急需急盼的服务事项,要及时收集整理到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清单中,实现动态调整,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公平及时的服务。

(四)扩大公开范围完善要素细节。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居民,目的是方便老百姓办事,因此公共服务清单和服务指南一定要利用网站、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示,特别是社区(村)级清单,不但要在各社区(村)公示公告栏“上墙”张贴,而且在实施主体、事项名称、收费依据及标准等13个要素的基础上,增加“咨询电话”“投诉电话”,将办事的流程书面化,详细列明各类申请要件,使基层群众“看菜点单”,增加感知度。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基层体系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