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像天使
崔女士今年32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女儿琳琳8岁,儿子涛涛3岁。说起一对儿女,崔女士脸上洋溢着欢喜,用手机不停地向我展示宝贝们的美照。
崔女士说:“琳琳上小学二年级,学习成绩不错,考试经常拿双百,还当班长,老师都夸她懂事。涛涛长得很结实,刚送他上幼儿园,也是很聪明的孩子,就是太调皮了。”
我问:“带两个孩子,一定很辛苦吧?”实际上,我是在问,生活得如此幸福,你有什么烦恼呢?
崔女士说:“累倒是不怎么累,都习惯了。多亏了琳琳懂事,一放学就帮我带涛涛,还教涛涛识字,让我省心不少。不过……”她斟酌了一下用词,“琳琳好像是太懂事了,我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我问:“哪些地方不对劲呢?”
崔女士皱眉,摇头,很痛苦的样子。她缓缓地告诉我,本来,她不想生涛涛的,但是丈夫田先生和婆婆一直想要一个男孩,再说家里经济条件也允许,只好妥协。“生下来果然是男孩,我松了一口气。”崔女士说,“丈夫和婆婆都很高兴,婆婆还给我发了5万元奖金,说是奖励我给田家续上了香火。按说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我却兴味索然。我没有传宗接代的旧观念,看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替琳琳难过。”
我问:“为什么呢?琳琳不喜欢弟弟的到来吗?”
“琳琳没说不喜欢弟弟,至少没有表现出不喜欢的样子。”崔女士说,“不过,我能感觉到,当大家都在庆贺田家终于有了男孩的时候,琳琳是难过的。一个5岁的小女孩,居然很快学会了给弟弟换尿片和冲奶粉,您说,这正常吗?”
“您是一位敏感的妈妈。琳琳好福气!”我由衷地赞叹,“您应该多与琳琳亲近,慢慢开导她,不要让她因自己的性别自卑。”
崔女士说:“自从有了弟弟,琳琳忽然变得特别懂事,在家特别有眼色。我照顾涛涛时经常手忙脚乱,找不到东西,琳琳总能及时出现,把我需要的东西递到我手上。幼儿园老师也反映,琳琳好像一下子长大了,特别懂事,就像一个天使。总之,琳琳表现得很好,好得有点出格。”
我问:“您有没有发现琳琳有异常表现,比如偷偷哭泣、破坏玩具什么的?”
“我哪里顾得上她呀,照顾涛涛就够我忙的了!”崔女士感叹一句,接着说,“这三年里,琳琳一如既往地懂事。每天从学校一回到家,她就陪涛涛玩耍,教涛涛走路、说话、识字,还会哼摇篮曲哄涛涛睡觉呢!记得涛涛一岁半的时候,我和丈夫商量要不要送涛涛去上早教班,琳琳凑近我们,问早教班要多少学费。我告诉她,半年时间,学费8000元。琳琳吐了吐舌头,说她学校的好朋友丹丹就在上早教班。看她一脸羡慕的表情,我问她要不要跟弟弟一起去上。她迟疑了一下,坚定地对我说:‘不用了,妈妈,让弟弟一个人去上吧,我不需要。当时我特别难过,因为我知道她也想去,她哪来的力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啊!”说着说着,崔女士流下了眼泪。
我安慰道:“您没有做错什么。您能敏锐地察觉到琳琳的异样,说明您是一个用心爱孩子的妈妈。”
崔女士问:“我今天来咨询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孩子懂事究竟好不好?琳琳会不会生活得太压抑?会不会酿成什么心理疾病?”
懂事的孩子不快乐
琳琳的忽然懂事并不难解释,对她的成长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也很清楚,但我并不打算马上回答崔女士的问题,因为她对女儿敏感、焦虑的态度让我更感兴趣。于是我问道:“您是不是有一个弟弟?”
崔女士惊讶不已,问:“您怎么知道我有一个弟弟?”
我笑道:“因为我感觉您对琳琳的担忧是出于感同身受。”
崔女士叹了一口气,说:“没错,我不想琳琳像我一样,委屈自己一辈子。”
交流中我得知,崔女士也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有一个比她小4岁的弟弟。因为家境不富裕,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紧着弟弟。她也像琳琳一样,特别懂事,明明想吃的东西,却说不要,明明想买的东西,却说太贵,明明想做的事,却说不去。“过年时,爸妈说要给我和弟弟买新衣服,要花不少钱。我马上会说:‘给弟弟买吧,我不要。其实,我多么渴望一件新衣服啊!我甚至想,妈妈不会偏心眼儿的,一定也会给我买一件。可是我失望了,最后只有弟弟穿上了新衣服。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我都已经习惯了。大人们都夸我懂事,却不知道我内心的痛苦。”崔女士擦擦眼角的泪水,继续说,“后来我上了大学,不肯让爸妈负担太重,生活费要得很少,每天吃最便宜的饭菜,身上的衣服又土又丑。可是每学期结束的时候,我总能省出一笔钱,给爸妈带回礼物,给弟弟买双运动鞋。”
我劝解道:“您的心情我理解。或许,长大后您就不那么难过了。”
崔女士苦笑道:“我妈妈常说:‘一样家务活做三遍,一辈子都是你的。这句俗语说的就是习惯吧。我已经养成了懂事的习惯,而家里通常没有两个懂事的孩子,弟弟很自然地养成了吃独食的习惯,爸妈则听之任之,熟视无睹。比如,去年秋天,我爸爸做心脏搭桥手术,妈妈打电话告诉了我,我马上打过去一万元钱,随即请假回老家照顾。在病房里,我问妈妈:‘告诉弟弟了吗?妈妈说:‘没告诉,怕影响他工作。不知哪来的勇气,我生气地问妈妈:‘您为什么不怕影响我工作?妈妈平淡地回答:‘因为你比较懂事。那一刻,我特别難过,因为我联想到了琳琳……”崔女士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我问:“如果我没猜错,您大学毕业以后,在工作单位和家庭生活中也很懂事吧?是不是有点逆来顺受的感觉?”
崔女士重重地点头,说:“我习惯了。比如生涛涛,我是不愿意的,因为我参与的科研项目需要我,但我拗不过丈夫和婆婆。我真的不想让琳琳以后过我这样的生活。”
我问:“您什么都明白,为什么还要找我咨询呢?”
崔女士说:“我知道过早懂事的孩子不快乐,会留下心理阴影,但无论怎么说懂事也不是一件坏事,孩子早点成熟难道不好吗?这个问题我想不通,似乎也没有中间道路可走,所以才来请教您。”
真懂事还是假懂事
我告诉崔女士,每一个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心酸的心路历程。懂事的孩子往往过早地注重他人的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權衡利弊,却唯独忽略了自身的意愿与需求,往往失去了正视和表达自己欲望的能力。对于他人的请求,懂事的孩子总是来者不拒,却很少向他人提任何要求。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懂事的孩子心思细腻,处事谨慎小心,本应天真无邪、恣意妄为,却变得少年老成、谨小慎微。
更严重的是,在这种懂事状态下长大的孩子,会在未来的社会中面临更多的迷茫与纠结:不懂得拒绝,对他人的请求总是来者不拒。羞于表达自己的诉求,总觉得自己的需求是有罪的,希望对方能揣度出自己的心思,表现得自卑而敏感,经常委屈自己,表面上是善解人意,背后却害怕对方不高兴。在职场,懂事的人不知道如何向老板提出合理的加薪要求;朋友间,总是秉承“谈钱伤感情”的原则,经常吃亏仍不拒绝;恋爱中,对自己想要的总是不说,希望对方能懂得自己。归结为一点:无法正视自己的诉求以及维护这份诉求的权利。
崔女士问:“这么说,懂事不是好事?”
我说:“孩子懂事分两种:真懂事和假懂事。如果父母素质高、思想开明,在孩子的童年时期给予充足的爱与温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成长,那么孩子不仅健康活泼,而且知书达理。这样的懂事是真懂事。如果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需求,漠视孩子的表达,过早地要求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听大人的话,顺从父母的意志,那么,孩子的懂事便是假的,是孩子为讨好父母而装出来的,孩子表面懂事,其实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因为不快乐,让人心疼。”
崔女士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和琳琳都是假懂事!”
我说:“没错。孩子懂事,其实是一个慢慢领悟的过程。父母不必刻意地教导,更不必过早地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这是自然的过程,而过早懂事是人为的结果,有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崔女士问:“我该怎么矫正琳琳的假懂事呢?”
我给了崔女士三条建议:
第一,做丈夫的思想工作,促使其摈弃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旧思想,公平地看待琳琳和涛涛。这是琳琳勇于表达自我需要、维护自己利益的基础,也有利于涛涛的健康成长。
第二,多与琳琳谈心,诱导她经常表达心声。如果她的要求不过分,要尽量满足。但要注意,一定是她的“要”在先,父母的“给”在后,否则会固化她隐藏欲望,希望别人猜中的习惯。
第三,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少一些长幼观念,多一些角色观念。比如,分水果时可以“女士优先”,让琳琳先挑;玩游戏时,可以让涛涛扮演保护琳琳的角色;等等。这样做,既能让琳琳感觉到公平,也是用社会意识影响涛涛,便其意识到自己的男性角色,逐渐增长勇气和责任感,一举两得。
结束咨询时,崔女士欲言又止,终于开口问道:“以上三条,也适用于我吗?”
我说:“您不可能回到童年,甚至不可能改变父母的看法,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即忘掉童年的不快,原谅父母的偏心,克服内心的怯懦,尊重自己的权利。”
崔女士的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神情,用五个字概括了我的建议:“勇敢做自己!”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