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怡泓,王云庆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谈锔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向怡泓,王云庆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锔瓷是一种陶瓷修复技艺,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瓷器修补工艺在我国广泛分布,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列为我国一项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等因素的的改变,锔瓷技艺在延续性、传承性、利用性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探讨锔瓷工艺的保护,从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合理开发等方面,实现锔瓷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这项“匠心”工艺得以真正延续,体现其时代价值。
锔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际交流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无形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其中,传统技艺作为一类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各个地区,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不论对我国政府还是对于学术界而言,都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课题。锔瓷技艺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是一项具有时代性、民间性和地域性的民间技艺,也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调查和研究锔瓷技艺的源流及其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分析当代社会环境下锔瓷技艺面临的挑战,有利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根据锔瓷保护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找到以锔瓷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出路。
锔瓷,民间又称为“锔活儿”,通俗讲就是陶瓷的修补技术。针对破碎的陶瓷器,锔瓷匠人先将坚硬的金刚石固定在用竹竿和细线制成的锔弓上,反复拉动锔弓在瓷器碎裂处的两边钻孔,再用“锔钉”——一种铜、铁等金属制成的扁平两脚钉,镶嵌抓牢,使原本破损的陶瓷重现连接起来,故锔瓷又称为锔钉补瓷术、锔钉修补术。这种古老的民间技艺在我国流传已久,古人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形容的正是锔瓷技艺。作为一项民间老手艺,锔瓷技艺流传已久,且分布广泛。古代人们将从事锔瓷工作的人称为“锔匠”、“锢炉匠”、“锔碗儿”、“补陶工”等。
锔瓷作为一种市井手工技艺,以师徒传承的方式流传民间,虽然在中国分布广泛,但关于其起源由于缺少历史记载而难以考证。锔瓷技术的产生和流传与瓷器密不可分。瓷器是一项兼具应用和审美价值的器具。在古代中国,对于寻常人家而言,瓷器有坚固,不易磨损,可以持续使用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饮食、摆设、文房笔墨、丧葬冥器等各个方面,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同时,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瓷器,脱离了市井生活的应用,被用于赠送、把玩、收藏等方面。作为上流贵族身份的象征,许多人家都会收藏一些珍贵瓷器摆设,彰显身份,以传后代。
瓷器虽然坚固,但又有易碎的弱点,一旦破碎很难复原。一方面,中国勤俭节约的传统,使百姓们不愿将瓷器就此丢弃;另一方面,一些瓷器价值珍贵,若就此破损甚为可惜。为使这些瓷器重新得以利用和保存,一些陶瓷器器皿的修补技术应运而生。
早期,人们一般用黏贴拼粘的方法修补瓷器,元末明初的《墨娥小录》中有关于“粘碗盏条”所用粘合剂制作方法的记载:“未蒸熟面筋入筛,净石灰少柞百数下,忽然化开,如水,以之粘定,缚牢,阴干,永不脱开,胜如钉钉者远矣,但不可于水内久浸。”[1](P225)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钉钉”,指的就是“锔瓷”。与拼粘修补法这种寻常百姓家庭式修补工艺相比,锔瓷技艺具有专门修补工具和修补技术,明正德年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锡瓷的核心工具——金刚钻做了明确记述,“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2](P247)
到了清朝,锔瓷技艺开始得到广泛重视并有了巨大发展。锔瓷技艺离不开瓷器,清朝以康熙、乾隆等统治者为代表的皇室贵族对于瓷器的喜欢,促使制瓷业蓬勃发展。这一时间段的陶瓷器皿造型华丽多变、装饰繁复华丽、工艺成熟精湛。瓷器内在价值的增加客观上对锔瓷匠人的手艺提出了更高要求,锔瓷修补更为精细化、锔瓷工具也在不断改进下更加完善,同时,锔瓷技艺也开始逐渐摆脱对于瓷器单纯的拼补修复,讲究因势因形,在修补过程中融入锔瓷匠人的审美情趣,赋予了瓷器另一层艺术价值。清朝乾隆年间兴起的“锔活秀”,要求锔匠们在修补瓷器时,重视对陶瓷器具的装饰,将冶金、锻铜等工艺融入锔补拼接中,对瓷器进行镶边、雕花、包口、刻字等修饰。
在法国传教士殷弘绪的书信中,对“锔瓷”技术有着详细描述:“同样破裂的瓷片也可以用金刚石接合和修补。在中国,修补破瓷是一种职业,有专门把被瓷片恢复成原状的手艺人。他们用像针似的金刚缵在瓷片上穿几个小孔,再用纤细的自然铜丝接合破瓷片。补过的瓷器可以照旧使用,而且也几乎看不出破裂的痕迹。”
锔瓷匠人及锔瓷场景开始广泛出现于一些描述清朝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中,如清代周鲲的《村市生涯图册》,邹匡祖的《风俗图册》中,均可看到补瓷艺人的身影。
(清代周鲲 村市生涯图册之锔匠)
(清代邹匡祖 《风俗图册》中的锔瓷匠人)
直到民国时期,锔瓷技艺仍广泛流传于民间,并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分布,如山东的皮钻、河北的弓钻、河南的砣钻等。但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破四旧”等运动对传统手工行当的打击,以及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锔瓷技艺日渐式微,淡出人们视野。一些技艺精湛的锔瓷匠人逐渐转职古玩行、博物馆,投身于古玩古董的修复工作,而更多锔瓷手艺的传人,则选择放弃继续从事锔瓷行当,一些锔瓷技艺因而失传。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七十二行当之一,锔艺在我国古代流传已久。锔瓷匠人使破碎的瓷器复原再生,将残损的瓷器转换为一类独具观赏性和审美价值的瓷文化工艺美术品。锔瓷作品饱含瓷器主人对器物的喜爱和珍惜,锔瓷技术作为一种修补手段,起到了维系情感,保存文化技艺的作用,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1.审美价值
锔瓷是一门细致的手工活,比如紫砂壶的锔补,紫砂壶的壶壁比较薄,有的仅1毫米。锔钉眼的深度要控制在壶壁的一半,这种精确到毫米的工作,完全靠个人的手感,用力稍欠,深度不够,锔得不结实;用力稍大,壶壁钻透,茶水会渗出。手工捶打百余次,茶则凹凸的肌理初现,这种触感,往往最能诠释手作精神的拙朴与可贵。另外,除了基本的修补,如何给这些获得新生的器物赋予新的意义,则是更深的学问。若是简单地修复,那是匠活,修复了还有新的观赏把玩价值,这才是艺术。每一只破损的物件到了手上,都要仔细琢磨一番,如何进行巧妙修补,再创作。
锔瓷技艺是一项兼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传统手艺,锔瓷技艺产生于破损瓷器修补的需要,但在不断发展和改进过程中,在单纯的锔补外,融入了锔匠的审美情趣。锔瓷的修补根据器具的形制、色彩等特点而调整,每件锔瓷融入了锔瓷匠人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与瓷器本身融为一体。
锔瓷重视以锔合道。每一件作品碎后都有它的气运,锔瓷师不能破坏裂纹和锔钉它们之间的气运,而是通过添加和设计排列增加其艺术魅力和韵味。锔瓷艺术作品雅性自然:碎纹是否具有艺术性,纹络虽然有控制,但不完全由锔瓷艺师所能左右,纹络或直,或斜,亦曲亦直,状如枝蔓,形似闪电,自然而生,看似有为却无为;纹络产生后,锔瓷师有一个艺术再创作过程,发挥想象和设计空间,借以阴锔阳锔,花锔禅锔等手工技艺,将艺术审美与锔补艺术巧妙结合,以达到“残不失其真,残不失其美,残不失其贵,残不失其值”的境界。
2.文化价值
当代社会中,许多民间传统技艺都面临社会的淘汰,濒临失传,以至于这些传统手工艺中所包含的深刻内在价值和人生智慧被人忽视和遗忘。锔瓷是一门成人之美的手艺,每一次成功修复破损的物件,就像是修复了一份破损的情感。蚂蝗绊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的锔瓷藏品,这件原产于我国南宋龙泉窑的青瓷花口碗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蚂蝗绊中的“绊”是日文古字的“鎹”,江户时期寺岛良安所著《和汉三才图会》中,提到“鎹”即指锔钉,据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著名儒学家伊藤东涯所著的《蚂蝗绊茶欧记》记载,平重盛因喜舍黄金予中国浙江育王山,育王山住持佛照禅师随后便已该青瓷碗作为回礼答谢平重盛,到日本的室町时代(1392—1573)包括瓷碗的这些礼物归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所有。足利将军十分喜欢此碗,倍加珍爱。可因流传时间久远,碗底还是出了冲。于是足利专门派遣使者携带此碗来到我国,恳请当时的大明皇帝照原样再赐一个。可遍访各窑,已仿不出如此釉色的物件,只好命工匠将冲锔住,由其使者又带回日本。因锔钉形状像大蚂蝗,日本人称其为蚂蝗绊。此碗高:9.6厘米,口径:15.4厘米,被视为国宝,国之重器。这件珍贵的瓷碗馆藏至今,不仅是因为其做工精美,更重要的是其所表现的文化内涵。锔瓷作品包含了瓷器所有者对瓷器的爱惜和深厚情感,许多传世瓷器本身也是历史的记录和见证,正如蚂蝗绊锔补作品,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更将锔瓷这门工艺技术传入日本,促进了日本锔补技艺和锔瓷艺术鉴赏文化的发展。
(龙泉青瓷碗:“蚂蝗绊” 现存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将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主要分为口头遗产、民间艺术、工艺技艺、风俗习惯四类。其中,锔瓷技艺作为我国一项具有民间特色的工匠技艺理应得到重视和保护。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锔瓷技艺面临着逐渐被人遗忘,濒临失传的困境。
1.生存环境的改变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陶瓷器皿作为一种普通家庭用品,广泛流通于市场。摆脱了手工陶瓷作坊,陶瓷的生产逐渐走向流水线车间作业的工作方式。制瓷成本的降低推动瓷器产品价格走低,大量陶瓷制品涌入消费市场,大多数人所用瓷器坏掉会选择购买新品,而不是对破损瓷器进行修补,没人再造访锔瓷这一行当。市场的缺失,制约锔瓷行当的生存。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对手工业的改造,以及上世纪特殊历史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环,使得许多民间锔瓷匠人不得不转投其他行业,另谋生路。明清以来许多锔瓷修补名家逐渐没落,手艺失传,失去了生存土壤的锔瓷技艺走向衰落。
2.传承方式的局限性
与许多民间传统手工艺相同,锔瓷手艺也是通过带徒传艺的方式沿袭下来。这种民间技艺固有的传承方式,并不只是单纯技巧技能的学习和工匠知识的传授掌握,而是基于小农社会下传统手工业文化特有的传承形式。通过师徒相传和家族传承的方式,锔瓷技艺流传至今。这种教授方式往往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固定的讲授范围,而是讲求“口传心授”。一方面,学徒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动手实践和模仿摸索熟练锔瓷技巧,熟悉“手感”;另一方面,要想真正掌握锔瓷门道,还需要通过自身的领悟和师傅独门技艺的言传身教。通常来说,锔瓷作为一类民间手艺,几乎每位锔匠都有各自的核心技艺,许多中国传统手工技艺都是通过这种传承方式保存其独特的祖传秘方、家传绝学,民俗艺术形态学中将之称为“民间智慧传承”。但是,锔瓷匠人要想真正达到“锔活儿秀”的水平,即赋予锔补的瓷器艺术美感,还需要经年累月的技术磨练和工艺美学修养。锔瓷技艺师徒传承的方式有其独特性,然而这种封闭发展的模式使得其自身发展改造能力不足,一旦遭遇市场萎缩和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冲击,锔瓷技艺很容易失去生存土壤而导致发展停滞,手艺失传。
1.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培养
“留住文化遗产中的‘匠’与‘技’,找回守护民族历史传家宝的那些技艺、绝活、高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工匠队伍,是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光明日报》2016-12-13)锔瓷作为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项技艺进行的所有保护又应该以传承人为中心和重点进行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首先是传承人,是拥有该项民间技艺宝贵知识和精湛技艺的代表者、承载者和传播者。民间手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其口传心授的传习形式,许多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绝活秘技都是通过传承人作为载体沿袭下来。对这些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合理保护,重视他们的传承机制,是锔瓷技艺摆脱人亡歌息、人亡艺绝这种濒临失传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目前,锔瓷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迄今为止,我国文化部已经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由入选的这四批传承人来看,我国对于传承人的评选范围不断扩大,由第一批的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五类,扩大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在内的十类。不仅如此,入选传承人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前三批评选的传承人大多是老一辈大师,他们技艺超群、德高望重,但年龄偏大。而第四批次各省推荐的传承人很多为五六十岁,年富力强,为该行业的“当家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表示:“我国的非遗传承已经进入了实体阶段,非遗保护工作从单纯的申报、审批转为了踏踏实实地传承。”这些有关非遗传承人认定的公开性活动不仅鼓舞了民间基层从事非物质文化活动的技艺拥有者,同时有力的宣传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重视,也推动了各省、市、县对于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
然而,尽管在山东、辽宁等地,相继审批了一批地方性锔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但我国目前尚未有锔瓷手艺的国家级传承人,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相比,传统手工艺的受众面相对较窄,不易被大众所接受和欣赏,再加上许多精妙手艺已经失传,锔瓷技艺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代表性的名师大家。目前,加大对锔瓷技艺传承人的认定和培养是锔瓷技艺传承的迫切要求。2015年9月24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明文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其中的第二十五条至第三十二条,不仅对非遗传承人评审和开展传承活动等进行宏观指导,明确非遗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倡导各级行政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鼓励和支持,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及教育机构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宣传和传承。政府通过立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发现城市乡野间不为人知的锔瓷手艺传人,发掘锔瓷技艺的内涵,也为锔瓷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坚实后盾。
2.进一步发掘其内在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包括锔瓷在内的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工艺,其本来的使用价值逐渐消退,将其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发掘、展示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是使这些民间手艺重获新生的一条重要出路。
2016年9月21至25日,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威海传统锔艺代表性传承人耿海胜受邀出席,向与会人士展示锔瓷的艺术魅力。在展品中,一个已经破损的茶壶,一件有缺口的瓷碗,在耿海胜的手中重获新生,通过传统的锔瓷技艺手法,摇身变成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工艺艺术作品。与展品一同展出的,还有耿海胜用于修补瓷器的工具,包括钻、锤、镊子、锔子、砧子等,都是锔瓷常用的工具,让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锔瓷技艺的工作流程,是锔瓷这项本就来源于市井生活的民间技艺重新还原其本色。
在国际、国内的交流和展示是使锔瓷技艺重回大众视野的一项途径,一方面可以使锔瓷手艺和锔瓷作品逐渐回到其产生、发展的原始土壤,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陶瓷修补技术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我国锔瓷技术的内在完善和对外推广,使更多人发展锔瓷之美、锔艺之美。传统锔艺的传承需要新鲜血液不断输入,与耿海胜一起参展的还有他的八位徒弟,分别向大众展示了锔瓷技艺。近年来,随着锔瓷技艺的推广,甚至有来自英国、马来西亚的华侨专门前来中国拜师学艺。传统的锔瓷技艺要想生存和延续,就需要十年如一日坚持这项手艺的传承,学习锔瓷手艺,并让这门手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流传下去,达到精湛和炉火纯青的地步,需要10年左右的工夫。其中不仅需要有对锔瓷技艺的热爱,更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坚守。
[1]蓝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卷八陶说杂编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石部四[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杜 娟)
2016-12-28
王云庆,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秘与档案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学、图书档案学。
项目来源: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建档保护策略研究(16BTQ090)成果之一。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3.001
J527
A
1002-2236(2017)03-0004-05
向怡泓,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