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美菊
[摘 要]平陆是齐国五都之中的西都,根据文献方志与考古文物材料,并结合实地考察,考证平陆是公元前408年齐国灭亡郕国后在郕国故址设置的别都,是齐国西南边陲的军事重镇。平陆见证了齐国盛衰和战国纷争的历史剧变,在齐国边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齐国;西都;平陆;郕国;汶上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2-0100-09
战国时期,各国大力推行郡县制,唯独齐国实行与众不同的都县制。《战国策·燕策一》曾言齐国有“五都”,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齐策一》亦有“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的记载。说明战国时期齐国有过五都制。
一、平陆史实考
所谓五都,是指国都临淄及在其四周建置的四个别都。关于五都制度及五都的名称,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五都是齐国的临淄、高唐、平陆、博、邶殿五座城市[1]115,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如韩连琪先生认为齐国的五都有“西北方临近燕、赵的高唐、平陆,南方临近楚国的南城,西南方临近赵、魏的阿和东方与莒接邻的即墨。”[2]王阁森、唐致卿《齐国史》持此说[3]449,潘明娟的观点与此类似:“纵观齐国五都,主都临淄居中,边疆地区除北面临海外分设四个别都,即西面的高唐、西南的博与平陆、东方的邶殿①。”[4]杨宽先生认为,“临淄、平陆、高唐就是齐国这种略同于其他各国的郡的都。即墨、莒也该都是五都之一。”[5]229-230临淄为齐国的主都毫无疑义,除临淄外,涉及的齐国都城还有高唐、平陆、博、邶殿、南城、阿、即墨、莒等,但是无论何种观点,在以上城市组合的四个别都中都包括平陆。由此可见,平陆作为齐国五都之中的西都是确定无疑的。
平陆本战国邑名,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平陆的记载:
公元前404年,“三国伐齐,围平陆,括子以报于牛子曰:‘三国之地不接于我,逾邻国而围平陆②,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以齐侯往。牛子以为善。括子出,无害子入。牛子以括子言告无害子。无害子曰:‘异乎臣之所闻。牛子曰:‘国危而不安,患结而不解,何谓贵智?无害子曰:‘臣闻之,有裂壤土以安社稷者,闻杀身破家以存其国者,不闻出其君以为封疆者。牛子不听无害子之言,而用括子之计,三国之兵罢,而平陆之地存。自此之后,括子日以疏,无害子日以进。”(《淮南子·人间训》)
公元前390年(周威烈王三十二年辛卯),“鲁败齐师于平陆。”(《资治通鉴·周纪》)
公元前390年(齐康公十五年),“鲁败齐平陆。”(《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十九年,与齐、宋会平陆……”(《史记·赵世家》)
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二十三年,与赵王会平陆。”(《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公元前331年,“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①(《孟子·公孙丑下》)
公元前288年十月,“(齐湣王)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苏秦)对曰:“夫约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宋之利。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约傧秦,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有济西,则赵之河东危;有阴〔陶〕、平陆,则梁门不启。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服,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易尊者也。愿王之熟虑之也!”(《战国策·齐策四·苏秦谓齐王》)
公元前278年,“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国之形危。且弃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公元前254年,“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卫)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韩非子·有度》)
平陆是齐国西南边境的军事重镇。由《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之“十五年,鲁败齐平陆”可知,公元前390年时齐国西南境在平陆与鲁国为界。由赵、齐、宋三国会盟于平陆可知,公元前356年,齐西南境在平陆与宋相邻。由“魏攻平陆……断右壤”可知,公元前278年时,齐国西南境在平陆与魏国为邻。由此可知,据守平陆,南可防鲁,西可御宋、魏。
二、平陆地望考
平陆在春秋时期尚不见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对于平陆的具体位置,学界略有分歧;对于平陆归属齐国的时间,史书则无明确记载,至今尚无确论,有的学者仅能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资治通鉴·周纪》等相关记载中得出齐国管辖平陆不晚于公元前390年的结论。
署“平陆”铭文的兵器见诸古文字研究著录,《殷周金文集成》(修订版,10925—10926页)即为“平陆戈”。“何琳仪认为‘平陆为地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康公十五年‘平陆,兖州县也。又见《汉书·地理志》东平国之东平陆,因西河有平陆,故此加东。在今山东汶上。”[6]这也是当今学界的共识。
钱林书在《战国齐五都考》中说:“别都平陆,即汉之东平陆县。据《水经·汶水注》《方舆纪要》等记载,故城应在今山东汶上北。其城处古汶水南岸,沿汶水向东数十里到刚邑(在今宁阳县东北古刚城),转而北至阳关,再东北沿汶水、淄水可達临淄,全长六百里。”[1]117此言有理,但又说平陆“当为宿国(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南)或鄣国(在东平县东鄣城)地。后齐灭宿、鄣两国,遂为齐有。”则不确切。
宿国是周代风姓后裔男爵小国。《左传》记载,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九月,鲁隐公与宋穆公盟于宿;隐公七年(公元前716年)“秋,宋及郑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也。”杜预注:“宿,小国,东平无盐县是也。”《续汉书·郡国志》曰:“东平国无盐,本宿国。”《元和郡县志·郓州须昌县下》载:“无盐故城在县东三十六里,古宿国也。”1989年出版的新编《东平县志》载,古宿国故地在今山东东平东二十里之宿城镇。作为宋国附属国的宿国与鲁国接壤,彼此交往频繁。周庄王十三年、宋闵公八年(公元前684年),宋闵公以宿男属宋而亲鲁为借口,强令宿国迁于宋国内地,以为附庸。这就是宋《太平寰宇记》所说的“内迁其人而更封齐君”。由宿国所在的地望及其活动看,其过于偏北的地理位置与平陆在今山东汶上北并位于齐、鲁和齐、魏边境之实不相符。
鄣国为西周初年的公爵小國,杨宽在《西周列国考》中说:“章(鄣),任姓之国,见于《世本》。《水经注·汶水》:‘章县按《世本》任姓之国也。齐人降章是也。《春秋》庄公三十年‘齐人降鄣,杜注:‘鄣,纪附庸国,东平无盐县东北有鄣城。《公羊传》和《毂梁传》并云:‘鄣,纪之遗邑也。《说文》云:‘鄣,纪邑也。王夫之《左传稗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和章炳麟《左传读》皆以为即《左传》昭公十九年‘莒子奔纪鄣之纪鄣,在‘今江苏赣榆县旧城北七十五里处。不确。春秋初期齐之势力尚不可能及于纪鄣,《公羊传》、《毂梁传》所说不确。章原为独立之任姓小国,在今山东东平以东六十里的鄣城集。”[7]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三兖州府东平州曰:“鄣城,州东六十里。春秋时小国也。《左传》庄三十年,‘齐人降鄣。今有鄣城集。”
鄣国“小国孤危,不能自固”;公元前664年秋七月,被齐国灭,末代国君鄣胡公被杀。鄣国故城位于今东平县接山乡东3公里鄣城村。由此可知,其地望与平陆故城相距甚远。
亦有人认为平陆指战国时期的整个汶上,如《读史方舆纪要》曰:“汶上县,(东平)州东南六十里……古厥国,春秋时为鲁中都邑,战国属齐为平陆邑。”[8]此言亦谬。中都和平陆为战国时期齐国在今汶上境内设置的两个邑,分属不同的地点。孙敬明指出:“(齐)长城南侧的武库自西而东,见于兵器题铭者,约有:平阿、阳狐(阳谷)、鄄(鄄城)、郓(郓城)、无盐、郈(东平)、平陆、中都(汶上)、汶阳(泰安)、曹(曹县)、滕(滕州)、曾、郳(枣庄)、平阳、柴(新泰)、武城(费县)、阳(沂南)、莒(莒县)等19处。”[9]李玉洁、陈民镇等观点与此相同[10-11]。孙敬明进一步提出:“无盐、郈(东平)与中都、平陆(汶上)、汶阳(泰安)等5处武库则是南区布防最密集的地域,这与北区临淄和其四面的武库联防局势尤为相似,其中无盐(东平)、平陆(汶上)均设左右武库。并且考古发现这两处所铸的兵器数量较多。最为重要的是在汶上发现有可能是平陆左库的兵器冶铸遗址。”[9]由上可知,平陆、中都是齐国长城南侧的两个武库,足见齐国平陆仅是今汶上的一部分。钱穆曰:“平陆,今汶上县北,本古厥国。”[12]
三、平陆始置年代考
平陆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北,这是当今学界的共识[3,5,13-23]。其地应为郕国故址,这可从文献方志记载、考古发现及齐国史实中得到证明。
郕之名由来已久。今本《竹书纪年》云:“(帝癸)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24]《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亦曰:“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25]
西周甲骨文有宬地,宬就是郕,卜辞云:
宬叔用……兹考 H11:37
宬叔族 H11:116+175
宬叔 H11:278[26]
徐锡台解释:“宬即郕字,也可书为成,宬郕通用。周初有宬国,《春秋会要》《世纪》记载:‘郕,姬姓,伯爵,文王子叔武始封。宬叔当是郕之叔武。”[27]1975年在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发现一处铜器窖藏,其中有《成伯孙父鬲》,铭文:“成伯孙父作浸赢尊鬲,子子孙孙永宝用。”发掘简报认为:“这件鬲是成伯孙父为亡妻所做的祭器……‘成,经传作郕,周武王弟叔武的封国。《左传》僖二十四年:‘管、蔡、郕、霍、鲁、卫、毛、聃……,文王之昭也。孙父当为叔武的后代……郕国的地望据杜预注说:‘郕,国也,东平刚平县西南有郕乡。故城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北二十里。成伯孙父鬲出土于岐山,说明成国最初应在畿内,平王东迁后,迁封于山东。”[28]郕乃周初的主要封国之一。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三兖州府东平州“汶上县”条曰:“郕城,县西北二十里。古郕国,周武王封弟叔武于此。……杜预云:‘郕在亢父县西南。似误。又有夫钟里,杜预曰:‘在郕北。《春秋》桓十一年:‘公会宋公于夫钟。又文十二年:‘郕伯卒,太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邽亦郕邑也。”[8]1558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国爵姓及存亡表》说:“今山东兖州府汶上县北二十里有郕城。”[29]陈槃亦主此说[30]。秦蕙田《五礼通考》208卷说:“郕,东平州汶上县北二十里郕国城是。”
许慎《说文解字》曰:“郕,鲁孟氏邑。”[31]但段玉裁注云:“今春秋三经三传皆做成,郕成古今字也……按孟氏邑非姬姓郕国之地也。”姬姓郕国乃周武王弟叔武的封地,段玉裁认为这个“古郕国在今兖州府汶上县北二十里故郕城。”[32]
明万历版《汶上县志》卷七“郕国城”条曰:“武王克商,封其弟叔武于郕。《左传》:文公十二年,郕太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公以诸侯迎之。书曰:郕伯来奔是也。若高柴所宰,孟孙成邑,在宁阳境内,旧以子皋入名宦误矣。郕在县西北二十余里,遗址隐然。”[33]
清宣统版《再续汶上县志》卷七“郕城”曰:“叶子佩①《续山东考古录》谓《汶志·古迹》有郕国城为因金改汶阳而传会者,彼盖知成为孟氏邑在今宁阳,而不知郕为鲁邑在今汶上也。襄十五年,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季孙、叔孙帅师城成郛,则宁阳之成也。十六年又伐我北鄙,围郕,亦岂宁阳之成哉?意郕自庄公八年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久矣,岂以文公十一年②郕伯以夫钟、郕邽来奔,郕又属鲁;去年伐孟氏之成,此年复伐郕伯之郕欤!不然,鲁已城其郛。兹复伐之,未得志也,齐当不其然矣。桂馥札璞云:《玉篇》东平亢父县有郕乡。《毂梁》曰:‘郕,国也。杜预注襄十六年传亦云:东平刚父县有郕乡,此与孟氏之成在今宁阳东北九十里者远不相涉矣。说者牢合为一,失之。一统志云:郕,隋之县名,属鲁郡,即春秋时郕伯国,唐初属兖州,后省,故城在兖州府汶上县北三十里,而汶旧志正确,不可易。今沙河站南有古郕村,属汶上县,距城二十五里,即郕国故地。”[34]
考古工作者在今汶上县西北郭楼镇古城村北发现明嘉靖年间所立“郕城方位碑”,碑文指示其地为古成国封地,则其地当为明汶上西北二十里之郕城。“郕城方位碑”[35]的发现表明,在明代,就形成郕国故址在其地的认识。《山东省古地名辞典》明确指出,平陆邑“遗址在今汶上县北12公里处”[36]。孙刚等则认为平陆在今“山东省汶上县汶上镇”[37]。
郕国地望除了汶上说之外,还有宁阳说[14][38]512[39]、成阳说[40-42]、亢父(任城)说[43],此不赘述。
郕国由于国小势微,在政治事务上缺乏影响力,见诸文献记载者寥寥无几。主要有:
《左传》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左传》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左传》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
《春秋》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九月“公会宋公于夫钟。”杜注:“夫钟,郕地。”
《左传》庄公八年(公元前686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秋,师还。君子是以善鲁庄公。”《公羊》疏云:“郕者,盛也,盛则曷谓之成,讳灭同族也。曷为不降吾师,辟之也。”
《左传》文公十一年(公元前616年),“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
《左传》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春,郕伯卒,郕人立君,大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故书曰‘郕伯来奔。不书地,尊诸侯也。”
《左传》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成肃公卒于瑕。”
《左传》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秋八月,卫襄公卒。……卫齐恶告丧于周,且请命。王使成简公如卫吊。”
《左传》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秋,晋士鞅会成桓公,侵郑,围虫牢,报伊阙也。遂侵卫。”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取鲁之郕。”
从以上为数不多的资料中可以得知郕国生存状况及最终结局。郕国势微地狭,位于齐、鲁、卫三国之间的夹缝中。郕人始而附卫,为齐、鲁所不容。公元前686年,鲁国准备邀合陈、蔡攻灭西临郕国,由于陈、蔡军队未至,鲁庄公又邀齐国攻郕国,结果郕单独投降了齐国。郕国被置于齐国的控制之下,这又招致鲁人不满。公元前616年,郕国国君去世,太子朱儒奔鲁,寻求鲁国的支持。郕太子朱儒所带走的夫钟与邽,便成为鲁国的领土;而郕人与其所立之君,无疑是得到齐国的保护,郕国的主要部分,则成为齐国的附庸。公元前408年,齐国宰相田悼子引齐国大军再度攻陷郕国,郕国君主姬鱼亡国。
根据郕国故址与平陆的地点,郕国灭亡与平陆出现的时间,可以分析,齐国攻陷郕城后,改名为平陆,并充分利用其诸侯国都城的地理位置及军事设施,加以修整完善后,平陆成了齐国西南边境上的军事重镇,五都之一的西都。
“宣公四十八年,取鲁之郕”与“三国伐齐,围平陆”相距仅4年,至此,平陆与郕的前世今生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平陆战略地理考
“陆”就是“陆地”“陆道”,即高于河流湖泊水面的平地,是与“水”相对的事物。许慎《说文解字》曰:“陆,高平地。”《尔雅·释地》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刘熙《释名》又曰:“陆,漉也。水流漉而去也。”《尚书·禹贡》曰:“大野既潴,东原厎平。”原既是地势高昂而上面平坦的地方,由此可见,大禹治水之前,东原是大野泽的一部分。大禹治水开辟了“大野泽”滞洪区(“大野既潴”),缓解了下游水患,又疏浚了东原一带的小排水沟,让积水注入汶河、济水,使部分土地涸出耕种(“东原厎平”)。清初胡渭《禹贡锥指》释曰:“东原乃汶、济之下流,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而下流之患以纾,又濬东原之畎浍,注之汶、济,然后其地致平,可以耕作也。”[44]《禹贡集解》注曰:“郑玄曰:‘大野在山阳巨野北,名巨野泽。按巨野今山东县,巨者大也。《尔雅》十薮,鲁有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获麟,即此泽也。秦、汉之际,称巨野泽。惟此地屡遭河患,河尝决于此泽,及河南徙,泽遂涸为平陆,而畔岸不可复识矣。”[45]“东原厎平”亦即“涸为平陆”。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云:“东原,今山东兖州府東平州及济南府泰安州之西南境也。”今本《辞海》“东原”条释曰:“据郑玄注,即汉东平郡地,相当于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38]53史念海更加详细地描述了东原及其周边的自然状况:“这个东原据说在汉代的东平郡,位于太山的西南,汶水的下游。春秋时期,鲁国的汶阳之田就在这里。‘自汶之北,平畅极目,故土田沃饶。现在这一带的高程一般都在五十米以上,与其西的运河两岸不同,显得高亢。这里虽有几个山丘,比起太山来实际上只是些培塿而已。这样平衍的地方可以当东原之称而无愧色。它的广大幅员有今东平、汶上、宁阳、泰安、平阴、东阿诸县地。现在的黄河由原的西北向东流,运河则流经它的西南。《禹贡》以东原与大野相提并论。大野为当时著名的泽薮,位于东原的西南,距离不远,遥遥相对。”[46]先秦时期的平陆一带应是地势平坦、相对广阔的平原地带,即后人所说的汶泗河冲洪击平原。
古汶水(大汶河)是济水的一大支流,发源于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汇注东平湖,出陈山口后入黄河。古泗水是淮河下游的最大支流,源出泗水县东陪尾山,会洙水后经曲阜北,再经兖州、邹城、济宁、鱼台、沛县、徐州、古邳、宿迁至淮阴西入淮河。两河所经之处形成的多个大小不同的冲洪积扇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被称为汶泗河冲洪击平原。
汶、泗两水均源出泰沂山脉,其流域大致北不过泰山,南不过微山湖,西至京杭运河一线,大约在泰安、济宁、枣庄三市范围内。这片土地既有广阔的平原,又有少量的丘陵,其中心平陆一带地处浅山丘陵和沼泽洼地之间,地势高亢平坦,邻山靠湖,水源充足,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从细石器时代起,古代先民就在这一地区休养生息并创造出灿烂的原始文明[47-48]。
平陆位于大野泽的东侧,距岸大约50里。先秦时期,大野泽在梁山以南,巨野以北,汶上以西,郓城以东,周边广袤的沼泽地带,水量大时便是水域,水量小时便是沼泽。大野泽古时为济、濮二水所汇,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决瓠子,溃水注入大野泽,水面逐渐扩展。《水经·济水注》引刘宋何承天语说巨野“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旧县故城正在泽中”。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唐朝时,大野泽泽面仍“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49]。战国时期,大野泽在平陆西南形成了一道长达百里的天然防线,成为防御魏国等的重要屏障。
平陆之东200余里是泰山及梁父险道,已是齐国腹地,固不待言。平陆之北140余里即为齐国长城防线,“此时的长城不但山上筑有复线,形成拱卫之势,而且地面长城也加固加高抑或筑起复线形成‘平阴狭道,是外侵之敌难以突破的牢固防线。”[9]在军事防御中具有克敌制胜的重要作用。
平陆之南140余里为亢父险地,《战国策》载苏秦在谈论亢父之地时对齐宣王田辟疆曰:“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卫]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50]亢父故城位于济宁城南50华里,现隶属于任城区喻屯办事处城南张城后村。亢父本近于大野泽的低洼之地,道路多艰险泥泞,少有宽阔的通途。亢父之险在于沼淖,对此,阮籍在《亢父赋》中写道:“其城郭卑小局促,危隘不遐;其土田则汙涂(一作除)渐淤,泥湿(一作涅)盘洿。”“壅绝断塞,分迫旋渊”“崇陵崔巍,深溪峥嵘”“北临平陆,齐之西封”[51]。亢父地势狭峻险要,成为齐国的西南门钥匙和平陆的南部屏障。
平陆西负大野,东倚泰山,亢父在其南,长城居其北,位于齐境“右壤”之中心,地处交通要冲。
春秋时期,存在以郕(平陆)为中心纵贯东西南北的交通路线,其东西通道从历史记载可以得知。春秋时期晋(包括后来的三晋)与齐、鲁两国的交通,是出晋之后大抵出太行山脉,取道白陉,然后由卫境渡黄河,如与鲁、宋等国联合犯齐,则经卫都帝丘(今河南省濮阳)、濮(今河南省濮阳市濮城镇)、阳谷、平阴进入长清等地,然后至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平陵以达于齐都临淄。如果不与鲁、宋等国联手,则经济水之西,到达临邑、禹城等地,然后至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平陵以达于齐都临淄。如果出使鲁国,则由卫境渡黄河,经卫都帝丘、濮、阳谷等地,然后经郕国至中都(汶上)入鲁境以达于鲁都曲阜。鲁隐公五年,“郕人侵衛”,“卫师入郕”当循帝丘、濮、阳谷、郕一线而至。鲁国“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与“取须句,遂城郚” (《左传·文公七年》)两次行动,应是沿曲阜至中都线而进行的。南北通道可从齐国钱币的出土中得到验证;“齐币出土于济南、长清一线,这是通往‘居天下之中的陶,接连子午道的一条重要交通线。并有一支线由长清出平阴,南下至鄣(在今东平县东)、郕(在今汶上县东北)而达齐鲁边界的汶上。按长清本为齐之卢邑,平阴是齐长城西端的要塞。春秋时期,鲁襄公十八年,晋、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联军伐齐,平阴之役,晋、鲁、卫等国联军攻平阴以后,破齐的京兹和邿邑(均在平阴附近),进而困卢邑,长驱直入,遂进攻齐都的雍门和四邻。可见由长清出平阴,南下至鄣、郕这条交通支线的重要性。”[52]郕(平陆)往南经中都、任国可达邾国,“邾人灭须句”(《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即是循此而至。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战争频繁,交通道路亦有所发展。当时通过洛邑的主要东西道路,西达秦都咸阳,东至齐都临淄。且不言他处,仅关乎平陆者,从卫、宋均可进入齐境。
从魏都大梁往东,经宋国的陶邑、茅(今山东金乡县西北)、方舆(今山东鱼台县西),过亢父即入齐国疆界。道路由此分歧,可趋东北经鲁国北部山地,进入泰沂山脉腹地,此路虽可绕过平陆重兵,但不利于战车的行进;若走平原旷野,则经任(今山东济宁)直趋平陆,由平阴入齐长城,而奔向临淄。若由卫入齐,则经卫阳晋(今山东郓城县西)、齐廪丘(今山东郓城县西北),从西北部绕过大野泽由平陆北的郈到达平阴,然后奔向临淄。也可以“过卫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达于齐南境,公元前320年秦假道韩、魏以攻齐①,就是走的此道。
战国时期,由平陆北可达燕蓟,南可至徐州。秦末项羽北上救赵所走的路线就是由彭城,经沛县、胡陵,过亢父,至平陆,然后由平陆、无盐、平阴、平原进入赵境[53]。明朝建文年间,燕王朱棣举兵南下,就是由东阿、东平、汶上、兖州、沛县,直趋徐州的②。
齐国东及东北濒临渤海,无从用兵,南、北、西为其攻防作战方向③。战国中期,由于燕得秦楚之助及赵国的强悍,齐对燕、赵基本上实行消极的防御政策,即苏代所言:“(齐)济西不役,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战国策·燕策—“苏秦死其北苏代欲继之章”》)齐国在西境、北境维持现状,把西南方向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冀最终渗透入中原腹地。
以平陆为中心的汶泗流域是齐国向中原拓展地缘空间的延伸区和防卫泰沂—五莲山脉以北、济水以东齐国核心地带的缓冲区,为巩固西南边境,确保在这一区域的军事优势地位,齐国在位于中心的平陆邑设立了军事重镇,驻扎常备军,密置武库,以应内外之急。故阎若璩《四书释地》云:“七国时尚武,备多奸变生于不测,而平陆又属齐边邑,故虽治邑大夫,亦日日陈兵自卫。”平陆守军防御敌军的进攻,同时也以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直接威胁这些国家。
平陆驻有数量众多的常备军,拥有的兵器数量当为可观,齐国在此设立兵器冶铸点,设置左右武库,制造和存储武器,以保证军需。“决定铸造兵器的都邑,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疆域等均有密切关系。通常兵器冶铸点的设置,往往选定经济发达、战略地位重要,战争易发但领土权又比较稳定的都邑。”[54]孙敬明在《考古发现与战国齐兵器研究》《齐境武库战略格局与孙子攻守之法》《齐长城在齐国军事防御战略中的地位》等文中论述了平陆地区兵器冶铸点及武库设置的重要性,根据出土的齐兵器铭文可知,属于这一地区的兵器冶铸点有平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平陆、平阳(今山东邹城市西北十公里平阳寺镇)、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东20里)、郈(今山东东平县东南四十里)、郳(今山东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东集河北村)、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监(阚,今山东汶上县南旺镇)、中都等处,以该区之大邑平陆为中心。冶铸点和武库的密布,反映了这些地方经济发达,战略地位重要,同时基于对所灭国族的军事控制与镇压原因,具有防内御外的双重战略意义。
汶泗流域位于泰沂山区西部,地理位置独特,南可依地势直下淮河流域以称霸泗上、夺取淮北,北可达平阴及长城一带以策应友军抵御南下燕军,西可防御宋魏来犯并向中原拓展空间,东可救援泰沂山区核心地带。但是,平陆地处辽阔的平原,无山险可据,无长城可依,只能寄希望黄河、济水等地的防卫来保障其外围,一旦入侵之敌突破济水防线或亢父险道,即可逼近西都平陆,若平陆失守,敌军便经由无盐、郈(东平)、平陆、中都(汶上)、汶阳(泰安)东去,深入泰沂腹地,侵掠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张守节《正义》:“《三齐记》云:右即墨,中临淄,左平陆,谓之三齐。”[55]可见作为齐之大邑的平陆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守平陆,即可东扼齐鲁,西逾赵魏,北翊燕赵,南控江淮。平陆是军事地理学上名副其实的“枢纽区域”,或称之为“锁钥地带”。
五、平陆地缘政治考
汶泗流域南起沂水、北接黄河,地势平坦广阔,其南部与宋、卫、鲁、楚等国接壤,还包括后来占据的鲁、郕、滕、薛、邾、郳等国城邑,即后世史家所谓的“破碎地带”,这一地区对于齐国西部及南部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平陆位于齐、鲁交界处,故与鲁国的战争时有发生。如齐康公十五年,“鲁败齐平陆。”这是齐鲁两国在平陆的争战。
战国疆域变化无常,此疆彼界,纠葛颇多,一地今日刚取,明日复失,任何地域形势图均不能对其准确描绘,史籍所载多为某一时的地缘政治状况。齐国西南境与宋(魏)领土犬牙交错,《战国策·齐策四·苏秦谓齐王章》中记载苏秦游说齐王攻打宋国,夺回平陆等地的事。苏秦曰:“伐赵,不如伐宋之利……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阴、平陆,则梁门不启。”梁指魏都大梁,可见平陆如果属齐,还可以直接威胁魏国国都的安全。
宋占平陆的具体情况,史无所载。但考诸相关史实及宋齐两国战事,可推测其时当为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86年。《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君偃十一年(公元前318年),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宋国夺取的齐国哪五城没有确切记载,但其中应包括平陆。“孟子之平陆”一事可证,当时平陆仍属齐。对于孟子到平陆的时间,有一次说,两次说。一次说中又有公元前331年说和公元前319年说,两次说[56]。两次说认为一为公元前331年,一为公元前320年。无论何说,均早于公元前318年“东败齐,取五城。”
由苏秦游说齐湣王事亦可证此时平陆为宋国所占。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十二·苏秦自赵献书于齐王章(二)》有:“韦非以梁王之令(命),欲以平陵蛇(貤)薛,以〈陶〉封君。平陵雖(唯)成(城)而已,其鄙盡入粱(梁)氏矣。寡人许之已。”[57]39-40
对于平陵,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注释为:“平陵,地名,应即是宋地的平陆,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北。蛇字通貤,《广雅·释诂一》:‘貤,益也。薛公本封在薛,在今山东省藤县地,再封以平陆,是益封(加上一个封邑),所以说貤。宋地平陆与薛相近。陵字与陆字,古书多乱。齐国另有平陵,在汉代属济南郡,今在山东省济南市,与薛公所封无关。”[57]42其时,平陆为宋国占据,此与《战国策·齐策四》所记相同。唐兰考证帛书第十二章《苏秦自赵献书于齐王章(二)》为苏秦由燕经赵去魏,在赵国向齐湣王做的汇报,时在公元前287年[58],秦丙坤亦主此说[59]。
公元前286年(宋康王四十三年),齐湣王联合楚、魏伐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于温。”(《资治通鉴·周纪四·周赧王三十九年》)宋亡后,齐、楚、魏“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陈留,齐得其济阴、东平,楚得沛。”[60]西汉东平国辖无盐、任、东平陆、富城、章、亢、樊七县,其辖境约当今山东济宁市任城区、汶上县、东平县等。公元前286年,平陆重属齐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齐灭宋后,继而“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魏国从晋分裂出来以后,竭力向东南扩展疆土,后来也直接与齐国接壤,平陆位于齐国西南边境,与魏国边界相邻,且对齐魏两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故而成为魏国进攻齐国的首要目标。公元前284年,燕、韩、赵、魏、秦五国联军攻齐,于济西打败齐国军队。济西之战后,魏军攻略原齐国侵占的宋地,并“攻平陆”,致使“齐无南面之心”。后由于秦国出兵攻魏,魏国“不敢东面”,平陆才得以保全。前引《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弃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鲍彪注曰:右壤“谓平陆”,程恩泽《国策地名考》引《索隐》曰:“右壤之地,平陆是也。”“弃南阳”即放弃阳关以南之地,“断右壤”即舍弃平陆。由此足见平陆在齐、魏之间的重要性。
公元前284年,齐国被五国联军打败,几乎亡国,从此一蹶不振。这从平陆的变迁中可窥一斑。
《战国策·魏策三·魏将与秦攻韩》中记载信陵君无忌反对魏安釐王伐韩时所说的话:“从林军以至于今,秦十攻魏,五入国中,边城尽拔。……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阚,所亡乎秦者,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百,名都数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三兖州府东平州“汶上县”条曰:“陶,陶丘。平,平陆也。”由此可知,秦在公元前265年左右曾一度占领平陆,可能因为是远离本土的飞地而放弃,齐国失而复得。
“私平陆之都”应发于生公元前254年,魏国趁秦军在邯郸新败之际,攻取了秦孤立在东方的陶丘,灭掉卫国,然后乘势东进,攻占了齐国的平陆。当时齐国正处于燕、魏、楚三国进攻之中,无暇西顾,从而真正的“断右壤”。由此,齐国不仅失去了西都平陆,丧失了济水到鲁地间的全部土地,连长城以内的地区包括历下(今天山东济南南)也被魏国占领,此后平陆为魏所属。
魏国统治平陆不久,又被楚国夺取,其详细经过史无所载,但从楚国史中可以推知公元前224年之前平陆一带为楚所有。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灭楚,置薛郡,领鲁县、无盐、任城、薛县、蕃县、平陆、方舆、驺县、宁阳、汶阳、卞县、承县、阴平、建阳、平阳、刚县、滕县、胡陵、瑕丘、亢父、须昌、柴县等县[61],薛郡所属均为楚地,这说明“当战国末年秦人灭齐之前,阿和平陆两都,早已失去,齐国所剩存的疆土,只有临菑、高唐、城阳(或莒)、即墨四都之地。”[62]楚国占领平陆的时间比较短暂,再加上局势动荡,“未遑建置”,至今尚未见有相关的考古实物证明楚国在此设置郡县的情况。
作为齐国重邑的平陆,领土权的稳定性在战国后期就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25年,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平陆在齐、宋、魏、楚、秦之间反复易手,其隶属频繁更迭,足见各国对此地争夺之激烈,亦可明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
平陆在战国后期归属的不稳定性,既是齐国势力兴衰及临近诸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也是平陆“锁钥地带”军事地理效应的使然。作为边缘地区,平陆对齐国的军事、政治意义重大,而经济地位则微乎其微,这可从考古中得到证明。法化刀是齐国流通时间最长、空间分布较广的货币,但东平是目前所见齐刀币流通区域中最西南的出土地点,除兖州外,“山东省内的济宁所辖各县区,莱芜市、聊城市、菏泽所辖的各市县,迄今未见有一例齐刀币出土,说明齐刀在这些地区发挥的影响作用可能是相当有限的。”[63]平陆故地无齐刀币出土的现象与其经济发达的重邑、西都地位形成巨大反差,但这又是战争频繁、政权迭替直接导致边缘地带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结构要素反复无常而造成的客观现实。
[参考文献]
钱林书.战国齐五都考[M]//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J].文史哲,1986(5):43.
王阁森,唐致卿.齐国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潘明娟.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183.
杨宽.战国史[M].增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29-230.
单利勤.《殷周金文集成》兵器铭文校释[D].合肥:安徽大学,2012:22.
杨宽.西周列国考[M]//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24.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孙敬明.齐长城在齐国军事防御战略中的地位[J].泰山学院学报,2005(4):23.
李玉洁.齐国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375.
陈民镇.齐长城新研—从清华简《系年》看齐长城的若干问题[J].中国史研究,2013(3):17.
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33.
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59.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161.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95.
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90,92.
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473.
华林甫.中国地名学史考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8.
钱林书.春秋战国时齐国的疆域及政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6):88.
李晓杰.战国时期齐国疆域变迁考述[J].史林,2008(4):101.
后晓荣.战国政区地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205-206.
朱力伟.东周与秦兵器铭文中所见的地名[D].长春:吉林大学,2004:17.
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M].黄永年,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73:60-61.
陈其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45-446.
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88,118,231.
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M]//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191.
岐山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等.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J].文物,1976(5):31.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吴树平,李解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573.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33.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8:13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96.
王命新.汶上县志:下[M].明万历三十六年.
马焕奎.再续汶上县志:下[M].清宣統三年手抄本.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470.
唐敏.山东省古地名辞典[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156.
孙刚.东周齐系题铭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199.
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罗琨,张永山.中国军事通史: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275.
辞源:第四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103.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11.
何浩.成国存亡之谜试解—兼析“成为楚灭”说[M]//楚灭国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247-266.
朱继平.春秋成国地望考析—兼论杜注“东平刚父县西南有郕乡”说[M]//历史地理:第2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4-170.
胡渭.禹贡锥指[M].邹逸麟,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4.
尹世积.禹贡集解[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19.
史念海.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M]//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3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汶上县东贾柏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3(6):481-48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汶、泗流域发现的一批细石器[J].考古,1993(8):673-682.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262.
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40.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20-23.
朱活.从山东出土的齐币看齐国的商业后交通[J].文物,1972(5):59.
辛德勇.巨鹿之战地理新解[M]//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39.
杜宇,孙敬明.考古发现与战国齐兵器研究[J].管子学刊,1992(2):9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1.
山东省汶上县志编撰委员会.汶上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马王堆汉墓整理小组编.战国纵横家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唐兰.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珍贵资料—长沙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M]//战国纵横家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151.
秦丙坤.《战国纵横家书》所见苏秦散文时事考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0.
乐史.太平寰宇记[M].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218.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28-237.
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9:69.
陈隆文.春秋战国货币地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7.
[责任编辑 王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