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煜人生变迁看其词风的变化

2017-07-04 14:20牟丽丽
甘肃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词风人生态度李煜

牟丽丽

【关键词】 李煜;人生;词风;内容;意象;人生态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86—01

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伟大的词人,堪称一代“词帝”。由于他人生经历的不同,词风也发生了变化。他的词以宋太祖开宝八年降宋时为界,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清丽自然,不加雕饰,后期的词则是沉郁悲慨,凄清哀婉。本文仅从词的内容、意象以及李煜的人生态度三方面来阐述它巨大的人生变化对其词风的影响。

一、词的内容

1. 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李煜前期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宫廷中的宴乐歌舞,豪华奢靡的生活,可以说是写尽了繁华,写尽了男欢女爱。语言自然明快、清丽如雨,形象生动传神,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他用真实而坦率的语言抒写了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季特耶夫对贵族诗评价说:“贵族的抒情诗并未提出较大的社会问题,却展开了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的感觉和爱情经验最细致的情绪,这一切都使读者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更为提高,并且指示了新的审美价值,就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价值。”这段话用来评价李煜前期的词是非常恰当的。

2. 离愁别恨与追思怀旧。李煜后期的词作都是以抒发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基调的,以沉雄奔放之笔,表达追念故国江山之情,同时也体现出对昔日美好生活的眷恋,意境深远,题材扩大,感情自然,富有感染力。在哀艳凄绝的作品中也表现出孤独感和对人生的厌倦,由于命运的转变,他对人生的看法和生命的体验,又陷入悲观的境地,处處充满了愁苦与悲凉。詹安泰对他后期词的风格做了如下的概括:“他在这时期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是意境大、感慨深、力量充沛,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不仅是凄清,而且是悲慨,不仅是沉着,而且是郁结,成为李煜词的最显著的特征,成为李煜词独创的风格。”

二、意象方面

1. 实境意象。李煜前期词多为实境意象,且意象的客体多为色彩明丽而鲜艳的、香软的物象。这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是密切相连的。前期词主要是写其帝王生活的,有欢娱、有爱情、有离愁别绪。如,词作中的“月”显得灵动、淡雅、诗意,且带有一种淡淡的相思,给人描绘出一幅优美恬静、清远空寂的图画,它是自然之月。

2. 泛指和虚境意象。李煜后期词的意象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概括性极强的,以一当十的泛指意象,如,家国、河山、南国以及无限江山等,从而开阔词的境界。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故国”、“春花秋月”等景物,都与他此时身为阶下囚的处境形成强烈的反差。二为梦中或忆中的虚境意象,虽表现为具体的一事一物,无奈只是幻影。这些意境皆表现为阔大豪华,热烈明朗,而其囚徒的处境、悲哀的心情却是令人至叹的。

三、人生态度

1. 归隐与今朝有酒今朝醉。李煜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太子、君主、臣虏大起大落的人生巨变,然而荣华富贵、悲哀血泪,均不是他的初衷,他最初的人生理想是做一个远离尘寰,逍遥山林的隐逸之士,这种无所羁绊、自由自在的生活正是李煜所向往的,是他刚开始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但随着他身份、地位的变化,所体现出的又是另一种人生态度,这在他的词中都有所体现。由刚开始的追求归隐到纸醉金迷、矫奢淫逸、放纵生活、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但是,好景不长,好梦难从,就在李煜还似梦中时,一声霹雳,南唐灭亡,他由一国之主变为阶下囚,从此以后,他的生活、身份、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生的态度也有了彻底的变化。

2. 宇宙、人生与自我的审视。“亡国之音哀以思”,他从终朝宴乐、尽日笙歌的乐园中走到“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囚室,人生命运的转换,带给了后主以彻心的痛苦和悲怆!而此时,他则以自己作为描写对象和抒情主人公,反映他的囚徒生活,感触国破家亡的悔恨,从而人生态度也随之而变,升华到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判断。从对人生态度的变化来看,李煜词的风格也有所转变,前期多带一些文人的脂粉气,而到后期则是对自我的审视,从而开创了独一无二的词风。

总之,李煜不同时期的经历在他前、后期的作品中都打下了很深的烙印。也就是说,词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和对人生的态度都随着生活遭际的不同而不同。从审美的意义上看李煜,前期的他执著于人生,没有放弃人生的欢乐;而国破家亡后的李煜也没有回避人生的痛苦,则是直视人生的悲剧。他演绎了一部悲壮的人生,其词以真挚、深沉的思想感情,独特的艺术风格,超越了晚唐五代的所有词人,成为宋词的开山。他的词作将作为一种真正的美,具有永恒的魅力,流传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词风人生态度李煜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李煜
李煜作品
人生态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
论伊拉斯谟
怀柔文化政策影响下的清初词风嬗变——以朱彝尊、陈维崧为中心
李煜和李清照追求思想自由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