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场
据《新京报》报道,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重点高校今年继续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人数。据此,2017年“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6.3万名,较2016年增加3000个名额。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这一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已经4次“扩招”。从2013年到今年招生季结束后,将有累计超过25万名贫困学子通过这一专项计划圆梦重点高校。这些“高考扶贫”计划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有效拓展了农村孩子进入优质大学的通道。但是它能不能真正地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还有待观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对社会的考验,关系着个人命运、家庭幸福乃至国家的发展大计。想当初,恢复高考初期,高考升学率虽低,但仍旧让寒门子弟心怀憧憬,“寒门英杰辈出”是那个时代的温暖记忆。毫无疑问,要帮助寒门学子通过教育实现社會流动,唯有政府实施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才能达成。近年来,国家持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向更多贫困学生敞开了大门,给农村考生更多圆梦名校的机会。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了公平的上升通道,其意义不只是每年向农村考生多提供多少个招录名额,更体现了对农村考生的尊重,对教育公平的强力维护,让农村考生“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必须指出,由于城乡教育的不均衡,社会转型后逐渐形成利益分化的排斥性体制,名校依然是众多寒门学子难以企及的梦想。客观地讲,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突出体现在城乡差距。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高等教育前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投入差异大,导致“超级中学”大多集中于城市,城市学生更容易享用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学生处于明显劣势。此外,招生制度中的“城市视角”,户籍歧视、素质教育、自主招生、特长生、保送生等制度尽管拓宽了高校选拔渠道,农村考生却很难从中“分一杯羹”,影响了教育公平。普遍来看,农村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质量远低于城市学生,在强调分数的竞争中很难取得好的成绩,结果只能进二本、三本、高职高专之类的学校,被重点大学录取比例自然就低。
国家持续提高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扩大中西部招生比例等,固然能够“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但这只能是一种手段,很难扭转农村考生的劣势。对于农村考生而言,“教育扶贫”除了高考政策优惠,更需要的是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让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镇孩子一样享有优质教育。此外,还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扶持力度,让更多农村孩子在身边就能找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简言之,“高考扶贫”不能止步于招录阶段,纠结于城乡生源比例本身并无助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化解。长远看,无论是来自教育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改观,如果不能切实扭转现行的教育体制,不能首先让寒门学子享有实质的“平等”,“寒门难出贵子”就一日难以消除。
惟有更加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才能消弭人们的不满情绪和社会不公。有力的佐证是,日前的人民日报以《郸城农家娃 上大学的多》为题,报道了郸城县教育改革发展典型做法,该县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产生了于寨、李小楼、信寨、刘小集等一批“大学生村”,打碎了“寒门再难出贵子”、“寒门学子难进名校”、“读书无用论”的偏见。“教育发展不仅为郸城积蓄了发展后劲,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应该看到,读书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改变。也许在今天,上大学没有数十年前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不读书更可怕,一个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人与一个没有上大学的人相比,其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