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隐喻视域下的创造力培养模式构建

2017-07-04 10:10刘靖
关键词:创新设计

刘靖

[摘 要]隐喻的构建和运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多模态隐喻中模态间的协同和不可通约性,以及语境的多样性,能不断产生新的跨域映射和意义表征,这为多模态隐喻的创造力提供了理据。二语学习者对多模态隐喻语篇进行解构、建构和重构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设计和再设计,更是一个不断求异创新的过程。创新思维培养与二语学习有机融合,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2-0063-05

对二语学习者来说,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批判、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二者不可偏废。对此外语学界已有共识,不断呼吁、探索从重视语言技能转变为重视思辨、创新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1]。而“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2],也就是说,隐喻通过独特的想象力,将一个系统中的实体的某些特性映射或归属于另一个系统,因此,“隐喻的构建和运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3]。学界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方兴未艾,探讨其对二语学習者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拟从多模态隐喻性语篇的创造力、批判新思维、多模态隐喻语篇的解读设计等多维视角,探索二语学习者在多模态学习环境下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

一、多模态隐喻的创造力理据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概念隐喻理论(CMT)认为,隐喻是“更具体或基于身体体验的源域和更抽象的目标域之间的映射”[4]。这种映射根植于人的日常经验及知识,因而具有体验性的特质,其中,语言是概念隐喻的物质外壳。隐喻的实质在于以具体来理解和体验抽象,通过并置具体和抽象,隐喻暗示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着事先未被注意到或未被发现的相似性。

近年来以Forceville为领军人物的学者们将隐喻研究进一步拓延,认为隐喻如果在思维中具有基础作用,那就不应仅存在于语言之中,也应存在于静止或动态画面、音乐、手势,甚至触觉和味觉及其各种组合中。他们提出多模态隐喻概念,“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标域分别利用或主要利用不同的模态来呈现的隐喻”[5]。并开始聚焦于文字、图像、颜色、声音等多种不同模态符号对隐喻的构建和表征,引领了隐喻研究的多模态转向。Lakoff & Turner在谈及诗学隐喻时认为隐喻的创造力主要在于诗人通过拓展、详述、质疑、组合等手段对常规隐喻进行策略性的加工[6]。体验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范畴、概念、推理、心智等都是由人类的身体经验尤其是感觉运动系统和外界客观事物的互动所形成的。K?vecses认为,隐喻创造力的理据正是源于其体验基础,同时指出还应把语境因素考虑在内[7]。因为隐喻的创造力不仅需要体验基础,还要受到语境(自然环境、社会因素、文化语境等)的制约。体验基础决定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而语境的多样性则决定了隐喻创新的无限可能。

多模态隐喻中,意义的创造是多种模态协同、共生的过程。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语境中,不同的模态符号具有自身独特的表意潜势,它们协同作用、共同合奏,使源域的形体和空间维度更加鲜活、直观,再加上模态符号间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为新奇隐喻的构建提供了机遇,进一步增强了多模态隐喻的创造力。比如常规隐喻TIME IS MONEY, 如果视觉模态参与构建,将会衍生出大量富有新意的隐喻表征。Semino 认为,隐喻的创造力“需要从其概念映射的新颖性,隐喻选择和模式的突显性和原创性来考虑。”[8]多模态隐喻中,各模态符号的非常规运用,异质模态符号的相互混搭,不断产生新的跨域映射和意义表征,无论对于隐喻的构建者还是解读者来说,都是对其创造性思维的有益历练。

二、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基于逻辑方法,并结合人们日常思维的实际和心理倾向发展出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技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对教育、经济、民主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9]。创造力是在面对特定问题时,能生产新异、独特的创意和解决方案的能力[10]。而创新通常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不相容的体系进行异类联想,进而对习惯的思维模式进行重构。Bailin et al提出应把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内容相结合,引导学习者参与推理、评判等活动,提供激发批判创新思维运行的有效环境[11]。而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与现实贴近、富有挑战性的热点议题更有利于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内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先验知识、学科理论和实践知识,以调动其感知觉、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欲,激发其兴趣[12]。Luke & Freebody构建出包括文本解码、意义建构、文本使用和文本评论在内的四层学习行为模型。其中的文本涵盖纸质、电子、网络、视频等各种语类的多模态语篇。学习者运用语言等模态符号知识图式对文本内的符号信息进行解读、推断和意义建构;根据日常经验知识图式理解、掌握和运用文本的社会文化功能及其交互作用;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分析、思考,并对文本的观点、立场和倾向进行重构[13]。该模型在大数据时代对于外语学习者辨别、分析、整合、评价海量文本信息,有效提高目标语识读能力、文化素养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Alnofaie提出一个将批判性思维培养和外语教学有机融合的理论框架,指出在提高外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总体目标下,应明确各语言课程的具体批判性思维技能目标,并将其有针对性地融入教学实践。必要时可通过专门的思维技能课程,使学习者熟悉涉及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概念,以增强进而内化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并迁移到其他领域[14]。

三、多模态语篇设计

设计本身就是创新,设计意味着无限可能。现代交际方式的多元化和交际语篇的多模态性,对学习者的多模态语篇设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设计能力包括对多模态语篇进行解构、建构和重构的能力。从社会符号学视角来看,设计就是“运用所有的符号模态,或符号模态的组合作为符号资源的过程,是在某个交际语境中体现话语的方式”[15],即多模态语篇的设计 。在这个设计过程中,语言及其他符号的实际使用是人们根据语境做出的语义选择,是意义潜势的实例化[16],也就是说,多模态语篇的设计是各种符号资源潜势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实现,表现为不同的模态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交际语篇的整体意义。

从语境设计层面来看,多模态语篇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即交际语篇所属的社团文化规约和社会历史背景。在语篇设计中,要明确交际目的,遵循交际的程序,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内,合理地选择模态表意符号。其次是情景语境。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理论认为情景语境包括语旨、语场和语式三个方面,分别制约着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和语篇意义的构建。其中,语旨指的是多模态语篇的设计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即设计者要充分了解受众的兴趣和潜能,不断调整多模态语篇的设计策略;语场是指多模态语篇设计的核心主题,即语篇的设计者要围绕这一主题,调用丰富的设计资源,进行意义建构,完成交际目的;语式是指对多模态设计资源的筛选、调用、编排和整合,以及对多模态语篇呈现方式的选择。多模态语篇的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各模态符号之间以及各模态符号内部不同媒介之间的互补制约关系,实现“最佳效果”。情景语境三要素协同互动,保证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从意义设计层面来看,就是要对实现意义的要素资源进行设计。新伦敦小组认为,包括语言、视、听、手势、空间等在内的设计资源要素要通过“设计资源”(Available Design)、“設计进程”(Designing)和“再设计”(Redesigned)三步来实现意义[17]。“设计资源”是进行多模态语篇设计时所有可以利用的符号资源的总称,以及这些符号资源生成意义的秩序和规则。包括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语言资源及其语法规则,视听资源、手势资源和空间资源及其表意规则等。“设计进程”是符号资源从意义潜势到意义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选择,即选择什么模态或模态组合结构来表征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和语篇意义[18]51。在这一过程中,多模态语篇的设计者要对可用的设计资源进行评估,对设计过程做出评价,最终筛选出最佳的模态或模态组合以成功地实现交际。筛选评估的过程要受到规则和语境的制约。对于制约,设计者可以有两种策略:要么遵守这些规则,按照惯常的做法对模态进行设计,要么打破这些制约,创造新的模式和行为方式,用以取得更加特别的效果[18]58。而打破制约,就意味着创新,这一点对多模态语篇的设计者来说尤为重要。“再设计”是设计过程的完成产品,同时又可以是新一轮意义设计的“可用设计资源”,如图1所示。这一动态的循环过程具有互文性和杂合性特点,在新一轮的意义设计中,设计者根据新的设计需求,把以往的设计产品当作设计资源重新构建意义,并创造性地糅合多种模态符号,开始新的设计进程。如此循环但不简单重复,不断创造新的意义。

图1 多模态语篇意义设计

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在二语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习者都是多模态语篇的设计师,都是为了“学”而设计,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力”而设计。而创新力是一种最重要的学习力,学习者在设计多模态语篇的过程中学,不断提高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多模态交际能力,特别是对具有创新潜势的多模态隐喻性语篇进行解读和设计,使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新伦敦小组(1996)提出一个“设计学习”的框架:(1)情景操练(situated practice),基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之沉浸于有意义的仿真操练,是设计者对设计资源的处理过程。(2)明确指导(overt instruction),以明确的方式(包括使用元语言),系统地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使之理解意义设计的概念系统,意识并监控学习行为。(3)批评性框定(critical framing),关注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在意义设计中的作用,使学习者从社会、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视角批评性、建设性地思考、框定学习活动。(4)转换操练(transformed practice),使学习者完善、修正学习设计原则,并应用到新的语境产生意义。基于此,并参照Luke & Freebody的四层学习行为模型[13],我们提出一个多模态隐喻视域下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如图2。

图2 多模态隐喻视域下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创新思维培养模式是基于多模态隐喻性语篇和二语学习环境的四个互相关联的学习过程: (1)解构实践(Interpretation Practice),(2)明确指导(Overt Instruction),(3)批判框定(Critical Framing),(4)再现实践(Representation Practice)。多模态隐喻性语篇的创造力使设计成为无限可能,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语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沉浸于两种不同社团文化语境中,虽然文化差异会在解构二语多模态隐喻语篇时遇到困难,但不同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反而更丰富了构建新的隐喻语篇的可用设计资源。该培养模式不仅注重学习者多模态隐喻知识的建构,更注重学习者对已有和新建多模态隐喻知识的创造性运用,通过对具体语篇的解构、建构实践,使创新意识逐渐内化,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在该模式中,“解构实践”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历和已有知识,解构识读不同语境中的多模态隐喻语篇,在实践操作中主要是二语多模态隐喻语篇。西方媒体报道中的政治漫画是分析、解构多模态隐喻的最佳语类之一。这种语类的多模态隐喻通常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图像以幽默夸张的形式浓缩政治现实,文字简明扼要,引导解读者对漫画做出创作者所预期的解读,形成情感或立场的共鸣,实现对社会现实的复制和重构。由于这种语类的解构会受到文化规约、语篇风格、交际目的、自身经历和知识背景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学习者对同一漫画的解读往往会有所差别,甚至与创作者的预期大相径庭。但“一千个读者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模态隐喻的解读与此类似,而且这种求异思维恰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明确指导”是对多模态隐喻语篇意义设计的概念理论系统的理解过程,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学习者指导,发展学习者自身已有的设计资源,包括元语言,交际模态的特征和功能,模态选择的规则、模态间的协同等。在多模态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由不同的模态符号呈现。在多模态的语境下,各模态或符号协同合作,相互补充,构成概念隐喻。指导者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多模态隐喻语篇的相关术语、不同模态的意义潜势以及多模态隐喻语篇产生的社会文化和情景语境等。学习者通过解读、制作多模态隐喻语篇,深入理解隐喻语篇的生成机制,以及各种模态在构建语篇中的不同作用,特别是语言模态在表达意义上与其他模态的差异。

“批判框定”是指引导学习者的批判性意识以及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层次。客观对待、评价、反思自身已有知识,并对之进行创造性的延伸和应用,着眼于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在意义设计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多模态符号的表意功能。这是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由于新闻热点议题更有利于触发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以及学习者的先验知识,调动其感知想象力和表达欲,鼓励具有建设性的不同观点。对于学习者来说,应从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着眼,批判性地分析、评价、反思他人甚至自己的多模态隐喻语篇作品。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习者勇于突破规则和语境的制约,进行异类联想,发现和创造新的跨域映射,以更好地进入新一轮的“再设计”。

“再现实践”是基于对多模态隐喻语篇的解构实践、评价反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构建创作、重构完善多模态隐喻语篇,再现、固化隐喻的创新思维和多模态表意的能力。学习者在已有的设计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选择源域,并进行多模态化的呈现,设计出自己的多模态隐喻语篇,并在小组内相互解读、评价,听取建议,取长补短,完善重构作品。需要指出的是,文字隐喻和图像隐喻在人脑中的解码方式有所不同,对文字隐喻的解构是由字面意义到隐喻含义线性进行的,而对图像隐喻的解构则是画面意义和隐喻含义的整合同时进行,令解构者“顿悟”,这也是多模态隐喻的优势所在。虽然有些多模态隐喻是语言隐喻的多模态化呈现,但图像隐喻大都具有原创性,通过选择出人意料的源域和打破常规的视觉设计,创造两域之间新的相似性,发现看待常规事物的新视角。从这一点来说,多模态隐喻对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不可低估。

五、结语

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已大量出现在各种语类的多模态话语里。对二语学习者来说,解构、建构和重构多模态隐喻语篇的能力不仅影响多模态话语的交际效果,也影响其批判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多模态隐喻在二语学习中应用探索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丰富了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为二语学习者思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视角,也顺应了读图时代语言教学与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Finke R A, Ward T B, Smith S M. Creative Cogni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2:105.

K?vecses Z.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67.

Forceville C, Urios-Aparisi E. Multimodal Metaphor[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9:24.

Lakoff G, 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69.

K?vecses Z. A new look at the metaphorical creativit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10(4):663-697.

Semino E. Metaphor in Discour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54.

彼得·费希万,等. 作为普通人类现象的批判性思维—中国和美国的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55-62.

Feldhausen J F, Westby E L. Creative and Affective Behavior: Cognition,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M]// Houtz J C.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2003:95-105.

Bailin, et al. Conceptualizing critical thinking[J].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99(3):285-302.

Greenlaw A S, Deloach S B.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with electronic discussion[J]. The Journal of Electronic Education, 2003(1):36-52.

Luke A, Freebody P. Further notes in the four resource model[J]. Practically Primary, 1992(2):5-8.

Alnofaie H. A framework for implementing critical thing as a language pedagogy in EFL preparatory programmes[J].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013(10):154-158.

張德禄.论多模态话语设计[J].山东外语教学,2012(1):9-15.

Halliday M A 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Maryland: University Park Press, 1978:39.

The New London Group.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96(1):60-92.

Kress G, 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 Arnold, 2001.

[责任编辑 祁丽华]

猜你喜欢
创新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