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出海:在挑战中拼杀

2017-07-04 20:51王辉辉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马来苏州大学厦大

王辉辉

“现在中国高校‘走出去,想要后来居上,需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有独特的吸引力,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课桌上的盒子里摆好了要拍摄的“产品”,再三调试台灯角度,寻找最好的光线效果,然后按下快门。就这样,吴翰洋和他的小组成员用简易设备,在教室里拍出了淘宝“买家秀”的效果。

这是吴翰洋在摄影课上的场景。吴翰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像这样有趣的实践课程会经常出现在他的学习生活中,“相比国内,这里的教学更注重实践,教学形式也更加有趣和多样。”

2016年9月,吴翰洋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以下简称厦大马来分校)新闻学专业录取,成为该校招收的第一届中国大陆学生。

事实上,目前不仅厦门大学创办了海外分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其他一流高校同样投身于出海热潮。

“大学创办海外分校,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新形式,也标志着我们的教育国际化迈进了新阶段。”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闫月勤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

然而,这些国内一流大学“走出去”之后,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拼杀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到海外办学

随着国际生的到来和中外交换生的互派,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之路早已开始,且方式日益多元化,比如,其中还包括了教师间的国际交流、科研项目的国际合作等。

从2010年开始,到海外办学成为一些高校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新选择。

2013年2月,厦门大学宣布要在马来西亚开设海外分校。

厦大马来分校校长王瑞芳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

首先是来自马来西亚政府的邀请。马来西亚希望自己能成为区域教育中心,计划在2025年吸引250000名国际学生到马来西亚读书。目前,马来西亚有十余所外国大学分校,主要来自于英国、澳大利亚等,政府希望邀请一所中国大学以促进教育多元化。

厦门大学一直与东南亚接触较广,其国际化水平受到了马来西亚政府的青睐。2013年1月,在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的见证下,马来西亚高教部部长向厦门大学移交了办学邀请函。

对厦门大学来说,“走出去”也是顺应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趋势的要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核心要义。同时,我们又迎来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机遇。”王瑞芳告诉本刊记者。

“我们希望将马来分校办成一個教学与科研并重、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性大学。同时,努力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探路。”王瑞芳说。

当然,高校“走出去”的目的并不相同。

2011年7月,苏州大学投资成立了老挝苏州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境外大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于老挝的中资企业。

“今年9月,我们将从之前临时租住的校区整体搬迁至占地350亩、我们完全拥有产权的新校区。”老挝苏州大学回复《瞭望东方周刊》称。

资金从哪里来

到海外办学,所需资金和资源不可小觑,普通高校一般难以承担。

“初期投入大,且是持续性的投入。这至少要包括土地、基础建设、教学设备、师资和管理运营的费用。”闫月勤说。

目前来看,中国为数不多到海外办学的大学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老挝苏州大学是苏州大学与老挝的一家中资企业合作的。

据知情人士披露,当时的老挝苏州大学主要是为当地的华资企业培训中文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中,中国语言教育成为重要部分。

该人士还透露,厦门大学创办海外分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开发银行。

闫月勤更看好的是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在美国合作创办的全球创新学院(GIX)。

她介绍说,这一每年由微软公司出资400万元,支持清华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共同搭建跨国、跨学科、跨界融合的高等教育和研究平台,培养了全球经济发展和科研创新急需的优秀人才。

清华大学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2015年11月,GIX推出的第一个项目——互联设备双学位硕士项目——正式启动。

生源如何解决

“中国大学走出国门,就是要与世界一流大学同台竞技,靠什么保证教育质量、稳定生源,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闫月勤认为。

在她看来,作为世界上的教育输出大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质量早已得到世界的认可,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形成吸引力。

“但目前中国高校中能够进入世界百强的还不多,整体上来看,对生源的吸引力还远远不能与欧美国家比肩。”对此,闫月勤深感遗憾。

因此,学校如何打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成为能否成功“走出去”的关键。

厦大马来分校的做法或可借鉴。

在课程设置上,厦大马来分校按照国际惯例,结合厦大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考虑当地的需求,制定既有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课程体系。在本科阶段共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中医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海洋技术等13门专业,同时提供硕士和博士层次的课程。

王瑞芳认为,无论是对当地学生,还是对中国学生,厦大马来分校都有其独特的吸引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马关系的不断深化,马来西亚许多学生都希望能够接触和了解中国。“马来分校就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就近读中国名校的机会,毕业后还有机会参与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技术交流。”王瑞芳认为。

当地私立大学多数注重教学,忽视科研。“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得知,当地不少大学的教师每周要上18~20节课,基本上没有时间搞研究。”曾被派往马来分校任教的厦门大学教师邱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而厦大马来分校则依托厦门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与平台,提出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的发展理念。

“我们的教师每周最多上12节课,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科研。”邱明说。因此,厦大马来分校能在当地吸引到更多优秀的教师,为其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厦大马来分校提供给《瞭望东方周刊》的数据显示,目前该校1900名(含预科生500余人)在校生中,当地学生的占比远超预期。

“刚开始我们的设想是中国学生、当地学生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学生各占三分之一。”王瑞芳说。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厦门大学的学术实力和知名度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而马来分校的英文教育体系与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也是学生和家长看重的因素。

“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出国学习,厦大马来分校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将来再去欧美国家读书也会更容易和方便一些。”吴翰洋说。

低于厦门大学本部的录取分数线,也成为吸引国内学生的另一个理由。2016年,来自中国大陆14个省份的441名学生,最终通过高考进入厦大马来分校学习。

能否掀起高潮

“教育国际化”的理念由来已久。

早在1983年,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时,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多位专家看来,当时“面向世界”的教育就是國际化的教育。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纲要发布之后,教育国际化越来越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随后,中国多所高校纷纷走出国门。

2011年7月,苏州大学投资成立老挝苏州大学;2014年,同济大学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设立海外分校;2015年,浙江大学海外分校进入筹建阶段;2015年,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等联合创办的GIX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启动,成为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2017年,北京大学在英国牛津着手创办独立海外分校。

高校出海似乎正在成为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

但闫月勤认为,以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很难说会在将来形成高校出海潮。

“高校出海不仅需要输入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其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有资金支持和稳定的生源。二者缺一不可。尤其是稳定的生源,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获得长期发展。”闫月勤强调。

相比于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中国高校到海外办学的步子已经落后了许多,且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现在中国高校‘走出去,想要后来居上,需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有独特的吸引力,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闫月勤认为。

但是,从目前已经出海的高校来看,其运营情况不容乐观。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称,目前中国高校出海,高层次的合作少,多以服务当地经济、为当地培养急需人才为发展定位。甚至有一些是专门服务于当地华人,“对当地学生很难说得上有无吸引力。”

同时,他还透露,一些高校海外分校的招生情况并不乐观,有些甚至一年只招到了几十名学生。

“高校有‘走出去的意愿是好的,但最终能不能‘走出去,尤其是大规模地‘走出去,目前来看还面临许多挑战。”闫月勤说。

猜你喜欢
马来苏州大学厦大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马来宝诗词一首
Simple Life is Far Away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厦门大学:一场流动的圣洁
执此长情
贺捷
车迟国斗法
马亦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