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明清以来,以爱情为题材的戏剧受《西厢记》影响,几乎是___的现象,即使爱情小说,如《红楼梦》也都不同程度地留有《西厢记》的某些___,至于其他遍及天下的言情小说,受其才子佳人恋爱____的影响,更是___ 。
A.普通 痕迹 格式 浩如烟海 B.普遍 印记 格局 不胜枚举
C.普遍 印记 格局 浩如烟海 D.普通 痕迹 格式 不胜枚举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棵桃树生长在这么空旷的地方,与低矮的灌木和丛生的野草为邻,显得茕茕独立。
B.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这家酒店不仅要求服务员面带微笑,而且严格规定上菜时要举案齐眉。
C.崔莺莺看轻功名利禄,只愿与张生长相厮守,不愿劳燕分飞,受那离别折磨。
D.每当日薄西山的时候,德胜老汉就把一群山羊赶回家来,这样的日子一晃过了十年。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化虚为实手法的一项是
( )(3分)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B.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4.按语意顺序给下面六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归有光的散文博采唐宋诸家之长,继承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同时又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②归有光一生著作繁富,涉及经史子集各部,但是其主要成就在散文创作上。
③这是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钝翁类稿》里,从散文发展的角度对归有光贡献的评价。
④他进一步扩大了散文的题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进了严肃的“载道”之古文中来,使之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
⑤这样,就容易使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平易近人,给人以清新之感。
⑥扫台阁之肤庸,斥伪体之恶浊,而于唐宋七大家及浙东道学体,又不相沿袭,盖文之超绝者也。
A.②⑥③①④⑤ B.②④①⑤⑥③
C.②①⑥③④⑤ D.⑥⑤②④③①
5.年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年”文化的重要标志,贴年画是中国老百姓庆祝新年的重要方式。如今,这种民间艺术已濒临灭绝,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面是一幅传统年画,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4分)在于他的适时性”,所以虽然莎士比亚生存的古典时代消逝了,但他的作品却顺利地被现代文化接受。
在漫画与广告中,莎士比亚的元素也是无所不在。关国DC漫画公司旗下的《绿箭》系列故事就常被粉丝质疑借鉴于《哈姆雷特》,日本则有专门的莎士比亚漫画类别,这类漫画在向韩国和欧关推销时总是最为抢手。莎士比亚的台词也常被巧妙地应用于广告,杀死了国王的麦克白夫人为了摆脱罪恶感而喊出的“洗掉吧,这该死的污点”被用于去污剂、痤疮膏、半导体清洁技术,甚至是遮瑕笔的广告中。
实际上,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娱乐,莎士比亚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英语世界中,“莎士比亚”甚至成了一个形容词,它或者表示伟大的或者表示不幸的,可以形容那些和莎士比亚完全无关的人与事。
如此,莎士比亚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在这个解构一切的时代被填充和改写。
(选自《新京报》2014年4月20日版,有删改)
16.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述层次。(6分)
17.请简要阐述文题中“被消费”的含义。(6分)
18.美国学者马乔里·加伯说“莎士比亚的永恒性在于他的适时I生”,而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在《论莎士比亚和戏剧》中表示“造作”而“真诚阙如”的莎士比亚作品“让我感觉极度恶心”。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6分)
附: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篇出自四川凉山贫困地区彝族小姑娘之手的作文《泪》在网络热传:“爸爸四年前死了……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我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泪水。”字字带血,句句含泪,让无数人动容,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生作文”。短短三百余字的作文,何以让人如此感动?
请选取恰当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不得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套作。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爺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14.试概括文本中的刘安爷的特点。(6分)
15.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6.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6分)
17.“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20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到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endprint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識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