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敏
摘 要: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化音乐教育是系统化的,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要求都有着音乐学科所独有的特点,它不同于其它文理类学科,甚至于与高等院校的公共音乐课程也有很大的区别,它培养的是具有专业水平且热爱音乐对音乐有独立理解能力的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音乐教育;问题
一、高等音乐教育的类型
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由来已久,但对于高等音乐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却有不同的认识。有部分学者认为高校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藝术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听觉感受能力和艺术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和审美情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将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公选课程,纳入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然而,本文所论述的高等音乐教育并不是针对旨在提高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素质教育,而是针对传统的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教育及其发展。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内容来看,其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学校类型:一是专业的音乐学院,它以培养专业演奏(唱)人才为目的,重在研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演奏(唱)技艺;二是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高等音乐师范教育,重在教育性;三是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大学,重在音乐理论的研究。
二、高等音乐教育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够,定位不准确
至今为止,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甚至有人认为音乐不就是唱歌,学生自己唱就行了,何必开课呢?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选修音乐课的不到10%,即便选择了音乐课,学习态度也不够好,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以有一半以上是谱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科教兴国,虽然现在国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的提高了,高等教育已经变得大众化、普遍化。但是对于高等音乐教育,我国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其实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得到了提高,这对学生的培养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我国目前高校的状况是英语、体育、语文是必修课,而像音乐、美术这类课程只有少数的选修课,这样就会导致有些学生想选选不到,或者是不会主动去选修。再者,课外活动中艺术节、歌唱比赛等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如科研比赛、学术研究,由于这样的态度,极大地影响了学术对音乐艺术追求的积极性,高校的音乐教育现在正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令人担忧。
2.课程设置不科学
首先对于非专业的学生,现在的课程过于专业,虽然只是一些基本乐理以及各种音乐风格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基础、天赋、兴趣都不同的非专业学生,这些课程还是有一些脱层次。其次,课程的设置比较散,音乐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属于老师会什么、擅长什么就开怎样的课。由于国内高等教育对音乐教育的长期不重视,专业师资队伍配备少,根本不可能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出的课程都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等音乐课程结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方法等相对滞后现象比较严重。由于长期受“重洋轻中”的音乐教育理念影响,高等音乐在课程结构上缺少民族音乐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给予学生的影响只是音乐学科本身的重要性。忽视音乐审美,忽视教学生演唱各地方民歌、戏曲和传授中国经典的演唱技巧,与中华民族音乐如声乐、戏曲的传承者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将来教授内容相脱节。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基本上实行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师生之间在教学上缺乏沟通,学生之间缺乏学术上的交流……教学方法采用“你教我学”、“你讲我听”、“你唱我练”。不能以“学生为本”,学生个性发展被剥夺。与《标准》要求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是“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基本理念相脱节。专业性过于突出,缺乏跨学科的文化知识,忽视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难以满足中小学音乐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对于人才培养需求没有匹配良好的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对音乐人才的培养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过于单一,目前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一对一的关系,很少会有一对多或者是多对一的状况。第二,教学不能达到以学生为主体。当代教学模式所依据的重要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4.音乐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音乐实践的灵活性和必要性,有些高校仍然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5.高等音乐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不明确
长期以来,高等音乐教育专业遵循的主要是欧美音乐理论体系,采用的基本是培养专职演员的教学模式,强调的主要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对教育学科理论、教育实践、综合人文素质及音乐教育的培养;同时受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就业的压力。高等院校在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引导方向上,出现迎合市场需要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不能胜任中小学多元的音乐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另一方面导致所培养的师资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或使即将毕业的学生不愿从教。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是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和具有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的合格的“通用式复合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相脱离。
6.高等音乐教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容乐观
高等音乐教育教师队伍中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研究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较少;满足于技艺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普遍存在对教育理论、教育改革关注不够,教学方法缺少创新,科研意识与行为缺乏,不能驾驭高科技信息处理能力等现象。
7.生源质量下降,师资相对匮乏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专业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进入高等音乐教育队伍,由于音乐敏感性差、音乐理解力等相对欠缺,学生日后难能胜任教师职责,有些甚至不能完成学业。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对高等音乐教师提出更高的科研要求,使高等音乐教师忙于教学或疲于写论文,不能有效协调教学和科研。造成高等音乐教师缺乏或相对缺乏,制约高等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措施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应该以以前的经验教训为基础,结合国际多元化的新趋势,最终达到音乐教育以及教学的全面提升。
1.改变观念,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俄國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方法中,音乐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音乐就不可能有更高的智力发展。从学生的全面培养和人性的完整度上来说,通过音乐的教育,可以使得人们在一生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更好的欣赏美和享受美,,从而创造更多的美,在美好的生活下不断的去完善自我的心灵。因此,对于音乐教育中我们一定要树立起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观念,从思想态度上改变以往的想法和做法。
2.努力创新,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高校音乐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那么就要创新音乐教育的思想,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学校办学方面,一定要树立全方位为基础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理念,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全面人才,另外还要要注意人才培养的时代性与实用性。我们在教育思想上,要以终身教育为理念。高校音乐教育应该重视学生们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继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建立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观念。必须根据知识与经济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定音乐人才培养的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我们更要重培养能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使学生基本达到能歌善舞、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
3.结合科学教育,加快改革步伐
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是课程、教材以及学科的发展,所以要组织专家、学者共同来研究并编写出适合普通高校或非专业学生音乐教学的科学、合理的系统教材。紧跟时代的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热衷的网络、随身听等,设立新一批的音乐课程,逐渐抓好学科建设,最终形成科学、合理、规范、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体系。加强音乐教学的全面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监督,把现代教学理念切实的落到实处,使高校音乐教学能够真正的发挥其审美、育德以及娱乐等多重功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4.音乐教学还必须加强实践
一切真理的检验标准唯有实践,音乐也不例外,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学习,他们最终的落脚点必将是实践。因此,音乐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实行教与练相结合,在上课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2]李小峰.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