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珉
[摘 要]让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如果我们的课堂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愉悦其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舒畅地完成教学,这样的和谐课堂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气氛;营建
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它使课堂教學真正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如何,不仅影响到每个学生的未来,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品德与社会课在小学阶段的作用已经举足轻重。所以我们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造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个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环境的作用。应创造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我们教师应该依据教材而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思想品德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构建思想品德课堂优良的教学环境,开创课堂的生命长廊,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考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更需要教师的悟性、创造性劳动的积累。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理解信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让思想品德课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地释放,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激发“参与”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出发点,既是学生学习后的喜悦结果,又是他们如饥似渴求知欲的起点,有了参与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学生的学习将是进取的、主动的、高效的。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动力,推动学生不懈地、积极地参与教学。 例如我给同学们讲要珍惜粮食的知识时,首先创设情境,把同学们引入回忆:“以前我们曾学习过一首古诗《锄禾》,谁还记得?”“谁能说说这首古诗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当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后,我不失时机地又说: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吃的粮食是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我们应该爱惜粮食。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一粒粒大米又是怎样来的呢?(学生思考发言)“大家说得很对,但不够完整,现在我们听听‘小小一粒米是怎样讲它的成长历程的吧!”这样,一开始抓住学生爱听新事物的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本课内容上,使学生兴趣昂然,学习劲头鼓起来,情绪调动,使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引发学生极大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三、转变角色,发展自我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教学活动是程序化了的,由教师领着孩子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环节。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在目前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而这门课程的自身特色在更大程度上引导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她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和作者。她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一次次地教学,也不再是一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而是一位能与孩子一块儿活动、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的好朋友。学生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互动中,鼓励学生迈出自己的小天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多听听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新的启迪。在游戏活动中,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公平对待,通过角色的转变,获得自身的发展。
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主动地去学习,积极地去思维。教师就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形象导入,激情引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激趣引入会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措施。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小小游戏,趣味无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思考,活泼的发展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而孩子在游戏中,既能明白道理,又能指导行为,并且提高辨别能力。 使其交流互动,扩展认知范围,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行为,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能动性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主动发展的过程,做到学生自读理解、自我升华。为此,在教学中我尝试采取以下方法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使学生感兴趣。让学生动口。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这样既可启发学生思维,又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动手。即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所谓“不动墨笔不读书”,教师要在课前安排预习,课堂督促学生做好笔记,课后布置适当的练习,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六、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
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越高。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不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不应仅满足于学生能“学会”,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会学”。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应该从怎样讲知识,转向怎样引导学生提出来问题和思考问题上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通过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呢?第一、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学看书。事实上,学生阅读《品德与社会>>课的习惯和能力,普遍比阅读语文课要差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有计划、有步骤、一环套一环、持之以恒的抓好《品德与社会》课本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对不同的品德与社会课提出不同的要求,或设计阅读提纲和思考题,指导学生自学或让学生在自己看书时提出问题,把握重点,并坚持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检查。这样,通过读、议、讲,使学生既能透彻地理解知识,又能提高阅读能力,在学生探求和理解新知识的同时,精读和深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第二、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动手操作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也占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手段和方式。教学中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如教学《通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要求课后让学生给自己最想念的人写一封信,按要求写好信封寄出去,并且比比看,谁的信没被退回来。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自觉性充分得到了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作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来,使《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充满活力,缩短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达到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