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皎皎
摘 要:为体现中高年级说理文的阅读价值,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说理思路,也要从列举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悟说理文的表达特质,让学生在写作或者说话中体会到“举例必须紧扣观点,语言简洁概括”,从而从说理文中习得说理的智慧。
关键词:说理文;事例典型;迁移运用
说明事理的说理文,都比较抽象,虽然这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数量不多,但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价值不能忽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说理文体裁的独特之处,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文章说的是什么“理”,更要明白如何说清“理”,让学生从课文叙述的内容、展开的结构、表达的方法等多个角度习得说理的智慧。
一、明晰结构,感悟文体思路
教学说理文时,我们要从文体特点入手,不仅让学生知晓和理解文本的“理”,更要引领学生领悟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说理的。要明确作者的说理思路,就必须关注整篇课文的结构和段落间的关系。
如教学《谈礼貌》时,先让学生明白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学会礼貌待人的重要。”接着提问:“作者又用什么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学生在阅读、讨论的基础上发现,文章通过古代牛皋与岳飞问路,现代小学生给女青年道歉和周总理宽容理发师傅三个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结尾段进一步总结观点。而三个事例都采用分总的结构,每段先描述事例,段末总结前文、强调观点。如第一个事例:先描写牛皋和岳飞不同的问路方式所得到老人不同的对待。段落结尾用一句俗语总结观点。第二个事例:女青年长裙被踩,小朋友有礼貌地给她道歉,避免纠纷。然后强调礼貌待人的重要。第三个事例:理发师傅划伤了周总理,却得到了总理和蔼的宽容,进一步说明观点。从中学生不难发现:说理文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让说理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结构严密。
二、对比阅读,品悟事例典型
说理文与普通的叙事文不同,它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通过典型的事例,有效的编排,形成内在的逻辑性,让人产生信服感。说理文的重要方法是举例论证。因此,感悟说理文的表达特質就必须从列举的事例入手。
如《说勤奋》这篇课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说理性文章,作者举出了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都是先说明了勤奋的过程,然后再说明了成功的结果。针对教材的特点,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明白“举了几个例子”“每个例子写了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发现例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这些例子与文章观点的关系,明晰这篇文章与写人记事文章的不同。我先让学生概括出两个事例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两位名人的“勤奋”,接着提问“为什么不举老师的例子或者同学中的例子?”“你从这两个事例中发现了哪些异同点?”进行合作探究,在环环相扣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说理文选择事例论证时的典型性。古代的司马光和现代的童第周两位名人都是通过“勤奋”获得成功,摘得鲜花的。所不同的是,司马光天资聪颖,从小就刻苦学习,长大后终于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而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基础比较差,但是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依然获得了成功。从而强有力地论证了,在不同情况下,唯有勤奋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从而让学生明白,写说理文时,所举的事例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才能让读者信服自己的观点。
三、关注表达,尝试迁移运用
阅读教学中,不仅仅要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吸收与积累的过程中,学以致用,生成自己的个性表达。说理文的语言表达具有确切与简洁的优势,注重精准表达客观事理。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其表达特点后,需要给学生搭建言语表达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写作或者说话中体会到“举例必须紧扣观点,语言简洁概括”。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的语言应用,同样可以很好地说明说理文的语言特色。作者在引用名人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时,毫不拖沓累赘,介绍李时珍和爱迪生用两句话,介绍齐白石用四句话,在作者笔下只是寥寥数语,却将他一生的事迹功业鲜明地刻画出来。这种简洁凝练的概括性语言需要学生经历一个品与悟的过程。教学时,让学生比读如何写。本单元前面几篇课文也是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的,如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等,引导学生与之进行比较:“本文举的三个例子跟前面学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何不同?”引发学生通过细读讨论,比较发现记叙文与说理文中的写人叙事之差异。文中在四个事例后面是一个省略号,教学时,由这个省略号延伸出去,让学生尝试用凝练、概括的语言,介绍一位自己熟知的名人,进行课堂小练笔。
总之,立足语文课程性质,基于文体特征,从文章体裁、说理方法、说理语言等几个维度出发,习得说理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挥说理文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海舟.强化语言与实践运用中不能忽视文体特征[J].教育导刊,2015(2).
[2]秦美华.把握好“度”,让说理文更高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5(10).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