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2017-07-01 10:18魏有红
新课程·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词语课文文章

魏有红

摘 要:阅读是学生与文字之间的桥梁。阅读是一种活化大脑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可以激发人的兴趣,又可以增长人的知识,还能开发人的潜能。阅读更是语文阅读中的重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怡情,可以长才。喜欢阅读的人一般不会感到孤独,喜欢阅读的人与人交谈时会出口成章,而且阅读能力强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会比较强。现讨论一下如何阅读,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中学语文

随着教学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七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该达到200万字以上,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阅读教学重点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营造读书的良好气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阅读,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潜力与素质。

一、明确“读”的意义

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就应该明确读书的重要意义。多读书最大的优点和好处就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什么是语感呢?顾名思义,就是语言的感觉,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的刺激入手,而“读”则是最有效的方法,读多了,语感就上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提升了。具体来说,读文章有以下六种好处。其一,多读可以识记生词。读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词,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查找,查找的次数多了,有助于学生记住单词。其二,多读可以分析词句。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体会文章的意思,从而很好地理解词语与句子的意思。其三,多读可以深化理解。只有多读,读透了,才可以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意思,从而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作品。其四,多读可以背诵美词美句。初中学习时期是学生学习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多读书,读好书有利于为以后文学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五,多读可以强化思维。作者的思想是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多读书,多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强化他们的思维。其六,多读有利于掌握写作技巧。学生读得多了,词语积累深厚,语文素养功底深厚,多读有利于感知领悟写作手法,这是课堂上很难学到的。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愿意去做。只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加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从而从中感到快乐。特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循序渐进地提高理解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抓住作者的思想,因此体会不了作者流露的细腻感情,只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但这并不是阅读的目的。下面我们来看个列子。

……一场以西方借以发迹的技术革命战胜了所有其他文明,并强行将他们联合成一个差不多是世界范围的社会。革命的西方人发明的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为全世界交往的媒介。西方首先以帆船,然后通过轮船利用海洋,统一了整个有人居住以及可以居住的世界……

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没有字词的障碍,但是学生要想看懂它,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些学生看完之后并不清楚文章说了什么,要理解这段文字还需要其他一些能力,如以下几点能力

(1)学会分析这段文字的层次。(分析、概括能力)

(2)能够找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推理能力)

(3)发现句中并没有理解的关键词语,并推测其含义。要合理地加上自己的想法。(质疑和推理能力,在心理上寻求解释的能力以及记忆能力)

(4)学生要学会重新组合各层含义,尽量归纳出核心意义。(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当然这比较困难,一般来说学科与综合学科材料的阅读与上面的例子都会有相似之处。

2.合理安排任务

新学一篇课文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任务,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第一,比如新课文开始上课前,教师可以讲明这次阅读的主要目的,慢慢引导学生确立阅读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读,读什么。第二,要让学生学会质疑,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提问题,然后找答案,也可以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三,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细读,根据教材的结构与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阅读。第四,多读,阅读一定要多读几遍,文章每读一遍就会有新的感受,多看、多想会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起伏。第五,让学生自己思考文章的写作手法、修辞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教师最后补充并总结。

3.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文章可分为结构和内容,文章会有段落和层次,长篇的文章还会有章和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这些结构,并可以通过图表来分析各部分的关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注释法,注释法不是指简单地对生字词进行解释,它更多的是补充,对文章背景的补充以及对作者早年经历的补充,并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矛盾的地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得。如有篇文章就是写周恩来总理坐飞机去参加一个很重要的谈判,结果飞机遇到气流很危险,周恩来总理就把自己的降落伞让给了一个没有降落伞的人,当时好多学生都被周恩来的行为感动了,结果一个学生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

4.通过有感情的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有感情地阅读有利于学生体会语文课本的魅力,有利于学生去感受其中的美,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会与理解,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同时体会文学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去富有感情地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5.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兴趣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有许多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美文,它们启迪学生积极追求美好的人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外,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课件背景下感受语文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并逐步向课文拓展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学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语法来组成句子,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真实的感情。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学生不只要在课堂上有效地阅读课本的知识,还需要在课下阅读一些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书籍。同时教师也要相信初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不要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课本全部靠教师讲解,即使学生懂了,老师也要反复地讲解,这样学习兴趣就不浓厚了,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而没有了主动地思考。这样,阅读能力怎么会提高呢?课内課外有效结合,并逐步地向课文拓展,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还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去发现、去积累,才能找到最好的途径去帮助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从中找到快乐,从而使学生喜欢去阅读,愿意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铁臣.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87):49.

[2]林鸿举.谈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4(13):46.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词语课文文章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