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银
摘 要:在本课例《哪吒闹海》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发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过程中,学生敢质疑、会发现问题,能互相补充、多角度表达与交流,体现了探究的自主性、过程性、开放性特征。
关键词:探究;对话;开放
一、案例背景
本课例的课题是《哪吒闹海》,讲的是哪吒三闹东海、打死东海夜叉和三太子、为民除害的故事。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学生是刚从二年级上来的,还在低中段的转折与磨合中。要用这节课教学生学习什么呢?想到这篇课文是一个神话故事,这种文体属于民间故事的文学样式,字里行间充满了想象的张力,弥漫着神奇的色彩。有人说,神话是儿童的神话,儿童是神话的儿童。通过奇特的想象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是神话的一大特点。于是,我决定从这篇课文的文体入手,以《哪吒闹海》为范本教学生学习神话这种文体,感受神话的神奇。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后,我开始寻找这节课要体现的对话教学的着力点,多方考虑后,发现采用挑战性话题贯穿全课比较合适,于是带领学生围绕话题“《哪吒闹海》是一个神话故事,你觉得它神奇在哪儿呢?”展开了学习。
围绕这个话题启发学生重点从“法宝、法力、人物”这三方面对神话故事的神奇进行了探究性学习。
二、案例分析
基于以上的理解和认识,接下来,我简单地介绍下这个案例:
1.哪吒三闹东海,有三个关键性动作:摆混天绫、扔乾坤圈、抖混天绫,我让学生也做做这三个动作,问道:你们能掀起滔天巨浪吗?你们能打死夜叉吗?你们能喷出一团团火焰吗?学生当然说不能,并发现他们不能做到,是因为他们没有法宝,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在神话中都可以发生。然后从文中找到了描写哪吒两大法宝神奇的句子,在积极的交流中,细细体会神话故事中法宝的神奇。
2.就这样直接过渡到探究神话故事中法力的神奇,水到渠成。可见,只要课堂是开放的,话题是吸引学生的,学生的思维是非常积极、活跃的,年龄小没关系,他们也会思考,老师和学生不太熟也没关系,课堂会在孩子们的探究中精彩纷呈。他们从文字中揣摩、发现、推策、联想,读出了一系列体现法力神奇的地方。
3.个人认为,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是探究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神奇这个环节,在探讨过程中,孩子们会尊重同学的观点,会自信地帮同学补充,也会有理有据地反驳同学的看法,如,在探讨哪吒的形象时,孩子们从文中字里行间找论据,互相补充着,总结出了哪吒许多正面形象,有正义感、勇敢、善良、为民除害……也有学生很理性,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说哪吒太偏激了,可以先教训一下,不至于一下子把人打死……一时间,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探讨出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想法。
最后,我又抛出一个话题:你觉得哪吒大闹东海后,龙王会怎么告状?哪吒会怎么为自己辩解?编者是站在谁的角度写的,为什么?孩子们在角色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目的不同,说法不同。在听到别人讲述一件事时,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将探究学习活动推向高潮。
在这些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踊跃,每个孩子都大胆自信,乐于对话,充分体会到了“神话”这种题材是如此的富于想象、如此的神奇、如此的充满魅力。
三、案例反思
(一)对话探究品质的体现
对照探究品质的体现来看这个话题式教学的案例,我觉得这个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对话的探究品质:
1.学生敢质疑、会发现问题
正如前面案例描述中讲到的,课上学生的表现是非常积极的,虽然只是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但是他们敢于在好几十个老师听课的情况下大胆地向老师质疑、向文本质疑,发现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很了不起的,也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能互相补充、多角度表达与交流
在教学中,老师的角色更像个主持人,偶爾点拨一下,偶尔煽风点火一下,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他们围绕话题或新发现的问题作深入思考,然后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给别人补充完善,有时又换一个角度谈自己的看法,都说得有理有据,学生的头脑就像一个个被点燃的火把,不断有奇思异想出现。
(二)探究品质特点的体现
1.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原有的对神话的了解为基础,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将对神话这种题材新的认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尝试去解决新的问题。
2.过程性
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方面中,探究品质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案例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神话故事的神奇有了充分的体验和感悟。
3.开放性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法宝、法力、人物形象等方面感受神话的神奇”,在学习内容上是开放的,在探究结果的要求上也是开放的。并且打破了传统教学在统一规定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学习环境。
四、延续性思考
以上是我借一个案例,谈了谈我个人在对话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做法。教学研究的空间是无限的,在操作过程与反思中,我也有些小小的困惑,如,本案例的话题是老师抛出的,这样合不合适?如果让学生提炼话题,如何操作更真实、更有实验性呢?本案例我是采用挑战性话题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的,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还有哪些途径呢?学生探究品质差异的矛盾如何解决呢?这些思考将会指引着我不断实践,不断探究,不断反思……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