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贤
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公认主题,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快慢和水平。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本文从当今实验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总结出了几点关于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当今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1.师生对待生物实验的思想观念
既然“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探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那就是说,实验应该是生物这门学科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针对学科的这个特点,把实验作为探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的实验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师生却只把生物实验课当做生物教学的“副产品”,甚至认为实验可有可无,上课上到以往几年一直在做的实验了,就给学生布置下去“某节课做某实验”。而学生大多就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带上实验册或课本到实验室煎熬或者荒废一节课。
2.当今实验教学模式
(1)讲解实验代替演示实验甚至学生实验,扼杀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
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仍有少数教师由于学生考分、自身教育理念等原因对“应试教育”“乐此不疲”。
(2)用模仿式实验形式代替了其他学生的实验形式,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有的教师为了每节课能让学生训练与考试有关的本节课内容及题目,简化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只是将课前事先准备好的演示实验留下最后的一两步在学生面前演示一下,重结果,轻过程;在学生实验的教学中都是采用模仿式实验,即在实验时,教师一边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示范操作过程,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一边仿照进行实验,全班学生的步骤一致,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同一实验步骤。
二、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如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学生的创新潜能如何激发
注重直观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地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或自己动手,这是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强有力的措施,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激发学生内在创新潜能。
2.创新思维如何形成
充分利用实验现象,启发学生联想。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形象,但它却为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维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使学生学会联想,善于联想,敢于联想,以发挥他们的联想能力,萌发创新思维,并使学生的这种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3.创新能力如何培养
指导学生的启发式探究实验。启发式探索实验,是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收集整理材料,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自己获得未知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验。在这类实验课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点拨者,学生作为新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通过思维活动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三、实验教学的改革
1.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传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
2.开放实验室,提供探究平台
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按学生个性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和试剂将面临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可以把个别实验室作为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和设备的不足。
3.增加社会调查课,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其研究目的都是为社会服务,生物科学更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所以,生物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科学,认识到社会对生物科学的需要,认识到自己该去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同时提高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还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的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