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

2017-07-01 10:21谢丽娜
魅力中国 2016年44期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谢丽娜

摘 要: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工程造价管理。而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来说,施工阶段的管理可谓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各种内外部因素均容易影响建设工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工作,因此,工程管理人員在施工阶段必须将各种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阶段 工程造价 管理

1、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跟踪管理机制

目前,工程项目监管通常采取“计评分离”的手段,即计量环节同评价环节相分开。在合同的实施环节,往往会出现“阴阳合同”的现象,导致合同履行主体钻空子。此外,一些工程监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过关,没能熟练地掌握合同、预算等关键环节,致使一些不应签证的项目被“开绿灯”,无法合同外支付环节提供相应的依据。有时承包商违规填写签证单,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却未能做好调查审核工作,就随意予以确认。还有些承包商唯利是图,采取欺骗或变相欺骗的手段牟取高利润。例如刻意模糊合同中的边界概念,虚报浮夸,蒙哄欺骗,高估冒算。

1.2 对质量成本管控不够重视

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不少施工企业都陷入了只重视工程质量而忽视工程成本的误区。这导致了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管控方面不够重视。虽然工程质量或许过关,然而因质量成本的可控性不够,却造成了质量成本过高,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施工收益,使企业无法满足预期的资本积累量。项目经理部只重视经济收益而忽视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尽管某一项工程的利润指数能够达标,然而由于工程质量不佳,造成不必要的额外质量成本,不仅使企业的工程造价不划算,而且还有可能损害企业的社会信誉度。

1.3 缺乏完善的项目工期成本管控手段

为达到工期目标及合同工期而采用的一些手段所需的经济成本,称为项目工期成本。工期目标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决定合同工期的信誉度。为实现预先设定的工期要求,常常会造成成本的改变。现在不少企业缺乏完善的项目工期成本管控手段,尽管项目经理部规定了固定的工期,但却很少探索工期瑜成本之间的关联。有时甚至一味追求进度,使工程成本不断提高。

2、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2.1 建筑材料成本的控制

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应该分成两方面进行推进,首先就是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控制,在对价格进行控制的过程中,第一应该充分考虑施工阶段的资金周转时间以及周转速度,在整体资金周转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对资金的占用时效,将材料采购的时间与数量进行合理性的规划,以保证降低对材料的储存;第二对买价进行控制,在保证对市场有一定分析的情况下进行货比三家,按照质量的要求标准择优选择;第三就是对运费进行控制,在选购材料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最为经济的运输途径,将路程尽可能的缩减,降低运输成本。

然后就是对材料的用量进行控制,第一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情况,将材料的损耗进行进一步的降低;第二实行限额领料制度,这种制度可以将施工人员对于材料的领取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假如出现超额领取的情况,需要找到其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第三对材料进行性能上的审验,保证将材料能够低价格、高质量,用价格低的材料对价格高的材料进行合理代替。

2.2 严格合同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合同签订前要加强对造价编制从业人员的管理,根据现有的工程资料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利用施工合同文本控制合同风险。在合同中要明确合同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合同文本界限,做到资料齐全、文字严密、避免含糊其词,才能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完善的、有效的合同也可以预防纠纷的发生,有效的减少、避免施工索赔,减少工程费用的发生。施工合同的重点是工程造价,加强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要加强合同的备案审查,审查其内容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合同履约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提高合同履约率,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强化施工阶段分包合同的管理特别是劳务合同的管理,目前主要是从事劳务合同管理的人员专业性差,法律意识不健全,导致劳务合同内容不能履行,出现经济纠纷的风险较大,阻碍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施工阶段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劳务合同的管理:①建立完善的劳务合同管理体系,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在劳务合同实施过程中开展严格、实时的跟踪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细化劳务合同内容:对劳务合同应从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生活卫生等各方面展开,保证条款拟定严密,做到无漏洞避免风险的发生。③加强劳务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对刚入职人员应进行系统、专业的岗前培训,确保入职人员的基本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对在职人员进行定期的符合工作岗位的专业素质培训,最后对劳务合同管理人员实行优胜劣汰的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2.3 充分利用工程变更,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根据施工合同文本工程变更一般指:合同中所列出的工程项目中工程量的增加或减少;取消合同中部分的工程细目的工作;改变合同中某项的工作性质、质量要求及种类;改变工程部分的标高、线形、位置和尺寸;改变为完成本工程所必须的种类的附加工作;改变本工程部分规定的施工时间安排等。引起工程变更的原因较多,比如:设计变更;施工变更;业主变更。工程变更应严格按相关规定程序办理,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因此工程应尽早提出,越早提出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越少,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均需监理工程师确认并签发工程变更指令,做到有据可查,在变更实施过程中留存影像资料,监理工程师在变更指令实施过程中要检查并确认变更的合理性。工程变更的程序:提出工程变更—分析工程变更的原因以及对造价的影响—分析变更的依据及分析有关合同条款—拟定变更产生的费用,对工期的影响—确认签发工程变更—接受变更指令并且实施工程变更—实施变更中检查及时修改变更,留存变更影像资料—变更结算。

2.4 工程索赔管理

在施工阶段,应加强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工程的索赔基本常识,必须高度重视工程索赔管理工作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影响。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索赔工作一直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尽快提高对索赔重要性的认识,讲究索赔策略与技巧,要做到着眼于重大索赔和合理让步小索赔以顺利达到索赔目的,进而减少或转移工程风险,避免亏损,获取利润,保护企业的自身利益。为此,企业应努力培养自己的优秀索赔管理专家,深入细致地做到施工阶段项目索赔管理工作当中。

3、结语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需要参与工程的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的顺利竣工,实现参与各方即定的各项指标,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校文.浅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J].建设科技,2014,12:85-86.

[2]魏海军.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浅谈[J].江西建材,2015,15:243+ 248.

[3]陈富平.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要点[J].四川水泥,2016,08:174+125.

[4]冯展文.试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J].价值工程.2011(36).

[5]何鹏.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中华建筑报.2011(003).

猜你喜欢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